一年涨15倍,Figure估值飙到390亿美元,真金还是泡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0:20 1

摘要:美国的Figure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估值从26亿美元直接飙到390亿美元,翻了整整15倍,资本圈都看直了眼。

要说2025年科技圈最火的风口,非人形机器人莫属。

美国的Figure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估值从26亿美元直接飙到390亿美元,翻了整整15倍,资本圈都看直了眼。

要知道,这个数远远超过了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动力,甚至比百年工业巨头通用电气还高。

Figure到底凭啥能拿到这么高的估值,这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还是资本炒作出来的泡沫?

从农场小伙到“机器人圈小马斯克”

2022年,阿德科克又把目光瞄准了人形机器人,创立了Figure。资本圈一看这是“有连续创业神话的小马斯克”,自然是信心满满,钱就跟着进来了。

有了钱,技术进步也快。

2023年3月,Figure的第一代原型机Figure 01亮相,虽然当时只能简单走路、抓东西,但到了10月,升级版已经能自主学习、动作流畅多了。

2024年一开年,Figure就和宝马达成合作,机器人直接进了宝马工厂“上班”。

到8月,Figure 02登场,能搬25公斤重物,还能续航5小时。

2025年更厉害,推出了号称革命性的Helix系统,能把抽象指令自动变成具体动作,智能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Figure这轮C轮融资,豪华阵容令人咋舌。

百汇创投领投,英伟达、英特尔、LG、高通等科技大厂全来了,连资产管理巨头布鲁克菲尔德都跟进了。

这些大厂不只是送钱,还能给Figure带来一大堆资源:英伟达的AI芯片,英特尔的人体感知和芯片制造,LG的电子制造经验……可以说,Figure一出生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为什么资本这么看好人形机器人?说白了,大家都觉得通用人形机器人是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能解决劳动力短缺、危险作业等一堆实际问题,市场前景巨大。

2025年4月,《财富》杂志质疑Figure夸大和宝马的合作成果,说什么“成规模部署”,其实只是单台机器人的初步测试,宝马官方都出来澄清了。

这让Figure的技术透明度和合作真实性都被打了问号,资本市场一旦信心动摇,后面融资、供应链、客户信任全都可能受影响。

说到底,Figure的390亿美元估值,其实是资本对通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期待,而不是Figure现阶段的实力。

人形机器人确实有望改变制造业、服务业和危险作业等各行各业,但潜力不等于现实。

资本的热情终究要回归商业本质,只有把技术变成收入和利润,才能站稳脚跟。

2026年将是Figure的生死关口,能否量产、能否商业化落地,决定了它到底是“真金”还是泡沫。Figure要是能迈过这道坎,资本就能放心大胆“梭哈”;要是落地没戏,资本的耐心也迟早会消耗殆尽。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