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时节,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野猪凹,漫山核桃树枝繁叶茂,青皮果实缀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村民们手持长竿轻敲树干,核桃噼里啪啦滚落,欢声笑语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这片曾人迹罕至的万亩荒坡,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果山”。而这一切改变,都源于62岁的湖南省
初秋时节,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野猪凹,漫山核桃树枝繁叶茂,青皮果实缀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村民们手持长竿轻敲树干,核桃噼里啪啦滚落,欢声笑语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这片曾人迹罕至的万亩荒坡,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果山”。而这一切改变,都源于62岁的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人谭霖。10年前,他毅然告别城市繁华,扎根深山用汗水浇灌绿色希望,在创业路上收获了满坡喜悦。
从城市老板到深山拓荒者
1987年,20余岁的谭霖背着行囊离开湖南茶陵,辗转来到十堰。他曾涉足多个行业,后来开发了一处旅游景点,凭借踏实肯干积累了可观的财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开发的景点因故停业,事业遭遇重大转折。
2014年,一次偶然的考察让他发现了新商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当他踏入郧西县上津镇野猪凹的那一刻,便被这片土地深深吸引。野猪凹地处鄂陕交界的大山深处,海拔较高,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纯净得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更重要的是,上津镇内疏松的土质与温润的气候,堪称核桃生长的“天然温床”。他当即下定决心,承包下这片万亩荒坡,要在深山里种出一片核桃林。
告别城市的霓虹,谭霖带着全部积蓄扎进了深山。眼前的困难远超想象,崎岖狭窄的山路宛如“羊肠”,仅能容纳一辆小货车通行,每逢陡坡路段,他都要帮忙推车。没有现成的供电线路,他就请电工一路架线到山顶;没有稳定的生活用水,他便带领工人四处勘察水源、修建蓄水池,再用管道将清澈的山泉水引入基地。
比起体力上的消耗,大山的孤寂更令人难耐。白天有工人一同干活,日子还算充实。可到了夜晚,四周只剩风声、虫鸣,偶尔还会传来野兽的叫声。他的子女和好友曾来山里看望,可住不过两晚就想离开,纷纷抱怨“山里太冷清”。但他总能在这份寂静中找到大山的馈赠:“这里的星星比城市亮得多,空气里都飘着草木的清香。”为了心中的事业,他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吃住在基地里,把这片荒坡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雇来当地村民一同劈荒整地,在3000余亩荒坡上种下5万余株核桃苗,其余坡地则栽下桃树、梨树等果树,林间还套种连翘等中药材、散养鸡和羊。
在困境中培育出“致富金果”
创业之路本就布满荆棘,在条件艰苦的大山深处创业,更是难上加难。最初栽种的“香玲”“辽核”等核桃品种,因抗病性差、易早衰,挂果时间一再推迟。
“不能让这么多人的辛苦白费!”谭霖没有气馁,四处奔波寻求解决办法,最终联系上湖北省林科院、十堰市林科所。科研人员告诉他,近10年培育出的“楚林保魁”“乌米子58号”“宜核163号”等核桃品种,不仅抗病性强,产量也更高。谭霖当即决定引进这些优良品种,开启品种改良之路。
品种改良对技术要求极高,他邀请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自己则像个学徒一样,跟在专家身边认真学习剪枝等技巧。核桃树嫁接完成后,他每天都仔细记录基地的温度、湿度。遇到雨天,他冒雨检查每一个嫁接口,用塑料布小心翼翼地遮盖好,生怕雨水影响嫁接成活率。
从十堰城区到基地,下了高速公路后,还有长达10余公里的山路。夏天,山里蚊子成群,谭霖常常被叮得满身是包;冬天,寒风在山谷间呼啸,夜里即便盖着几床被子,仍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但每当有人抱怨条件艰苦时,谭霖总笑着安慰大家:“现在苦一点没关系,将来咱们就能尝到甜头了。”
他的到来,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基地施工、育苗、日常管理等环节都需要雇人,附近村民纷纷前来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50余岁的徐大姐,丈夫早逝,家里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生活压力很大。自从在基地从事修剪枝叶、采摘核桃等工作后,她一年能挣2万余元。“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全靠谭老板啊!”徐大姐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每年,他为村民支付工钱近百万元;用工高峰时,每天有100余人,就连陕西省的村民都慕名而来。
2022年,基地的核桃树终于迎来大面积挂果。看着枝头饱满的青皮果实,谭霖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所有的辛苦与疲惫都烟消云散。他知道,这漫山遍野的“金果子”,没有辜负自己多年的坚守。
硕果满枝绿了荒坡甜了心
今年的野猪凹,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丰收季。村民们忙着采摘、搬运核桃,连六旬老人都主动来帮忙捡果。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基地按照每公斤0.6元的价格,为参与采摘核桃的村民支付报酬。干活麻利的村民,一天能摘500公斤核桃,光这一项就收入300元。
“水是生命之源,油是健康之源。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有益,是真正的健康好物。”谭霖说,为让核桃产业走得更远,他下功夫延伸产业链,于2023年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投资开办一家核桃油加工厂,并注册“智健果”商标。凭借纯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智健果”核桃油一经上市,就迅速打开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
随着核桃产量逐年增长,六里坪镇的加工厂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今年,谭霖又在郧西县新建一座加工厂,厂房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年产能可达6000吨。“把产业链做长、做稳,大家的收入才能更有保障。”谭霖的话语里,满是对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期盼。
如今的野猪凹,已不是当年那片荒芜的山坡。春天,桃花、梨花漫山遍野盛开,宛如世外桃源;秋天,核桃、八月炸等果实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这里成了真正的“绿色银行”。在谭霖和当地种植大户带动下,郧西县的核桃种植面积扩展到10余万亩,越来越多的农户依靠这小小的“金果子”享受到了产业红利。
谈及未来,谭霖表示要继续在核桃产业路上走下去,让更多人尝到深山里的“甜”。(罗伟、李镇海)
来源:神州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