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边朋友最近愁得睡不着——他家孩子专业对口、简历写得满满当当,面试时对答如流,可连着5次劳务派遣招聘都没中。更让人纳闷的是,有次明明看到对手面试时磕磕巴巴,最后却被录用了,后来才知道对方有亲戚在相关单位任职。
身边朋友最近愁得睡不着——他家孩子专业对口、简历写得满满当当,面试时对答如流,可连着5次劳务派遣招聘都没中。更让人纳闷的是,有次明明看到对手面试时磕磕巴巴,最后却被录用了,后来才知道对方有亲戚在相关单位任职。
不少人遇到这种事,都会忍不住吐槽“关系大于能力”,甚至让孩子别再折腾了。但仔细想想,吐槽解决不了问题,与其纠结“不公平”,不如帮孩子找到更稳妥的出路。毕竟劳务派遣本身就不是长久之计,与其在这上面消耗精力,不如把方向转对,反而能走得更稳。
第一,别死盯劳务派遣,先搞懂它的“本质”再决定
首先得明白,大部分劳务派遣岗本来就不是为“选拔精英”设的。这些岗位多是辅助性工作,比如资料整理、后勤协助、基础行政等,不需要特别强的专业能力,只要能完成基础任务就行。对用人方来说,招个能力6分的人,和招个能力8分的人,对工作结果影响不大。
这种情况下,有些负责人可能会优先考虑“熟人推荐”,毕竟能卖个人情,还不用担心新人不好沟通。但反过来想,就算孩子靠关系进去了,干的也是重复性工作,学不到核心技能,工资待遇一般,未来也很难转正,相当于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成长”的岗位上。
我邻居家孩子之前就是这样,托关系进了某单位做劳务派遣,每天就是复印文件、整理档案,干了两年,除了熟练用打印机,啥本事没学到。后来单位缩减人员,第一批被裁的就是劳务派遣员工,孩子再找工作时,简历上还是只有“整理资料”的经历,根本没竞争力。所以与其纠结“为啥没选我”,不如先问问自己:“这个岗位真的适合孩子长期发展吗?”
第二,比“找关系”更靠谱的,是打造“不可替代”的能力
真正能让孩子站稳脚跟的,从来不是“谁认识谁”,而是“别人没我行”的硬本事。之前有个晚辈,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开始也跟风考劳务派遣,两次没中后,就专心提升技能,报了编程培训班,还自己做了两个小程序项目,放到网上展示。
后来本地一家科技公司招聘技术支持,他虽然没相关工作经验,但把自己做的项目演示给面试官看,还当场解决了面试官提出的一个技术问题。公司直接给他发了offer,虽然不是体制内,但月薪比劳务派遣高3000多,还能接触到核心技术,不到一年就升了小组长。
其实现在很多行业都缺“有真本事”的人,比如新媒体运营需要会写文案、剪视频,电商行业需要懂直播、会选品,就连传统的行政岗位,现在也要求会用Excel做数据统计、会写简单的报告。孩子与其花时间研究“怎么找关系”,不如沉下心来学个技能,哪怕是把PPT做得更漂亮、把Excel函数用得更熟练,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竞争力。
第三,换个赛道:这些“稳定又有前景”的方向,比劳务派遣更值得试
如果孩子就是想找份稳定的工作,除了劳务派遣,还有不少更靠谱的选择,而且这些方向更看重个人能力,几乎没有“关系干扰”。
第一个是“事业单位统考”。很多人以为进事业单位只能靠关系,其实现在事业单位招聘大多是全省或全市统考,从报名、笔试到面试,全程公开透明,笔试靠自己刷题,面试是随机抽考官,根本没机会“走后门”。我同事的女儿去年考了某事业单位的综合岗,笔试考了第一名,面试发挥稳定,顺利上岸,整个过程没找任何关系,全靠自己努力。
第二个是“国企校招/社招”。现在很多国企都在公开招聘,尤其是能源、通信、交通这类大型国企,招聘流程规范,而且待遇比劳务派遣好很多,还能享受正式员工福利。比如国家电网、中国电信每年都会有校招,只要专业对口、笔试面试过关,就能进去,根本不用靠关系。
第三个是“技能型岗位”。像护士、幼师、会计、电工这些岗位,市场需求大,而且都有明确的资格证书要求,只要孩子考到证书,能力达标,找工作根本不难。我表哥家孩子学的是护理专业,考了护士资格证后,通过医院的公开招聘进了当地的中医院,虽然工作累点,但待遇稳定,还能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未来发展路径很清晰。
其实仔细想想,孩子5次劳务派遣落榜,未必是坏事。至少让家长和孩子看清了这个赛道的“局限性”,不用再抱着“走捷径”的想法,而是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毕竟职场是场马拉松,刚开始靠关系可能会领先一步,但长期来看,只有能力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身边有没有孩子通过提升能力,找到比劳务派遣更好的工作的例子?或者你们觉得还有哪些稳定又有前景的岗位,适合年轻人尝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更多迷茫的家长和孩子指指路!
来源: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