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产品文案为例,品牌一方面要求文案要具备“卖货能力”,一方面要有创意;AI成了大批量、快速反应的重要工具。
当下,AI协助创意已经很普遍了。
以产品文案为例,品牌一方面要求文案要具备“卖货能力”,一方面要有创意;AI成了大批量、快速反应的重要工具。
但我们经常吐槽一些内容,说“这个文案AI味太重了”。实际上就是文案脱离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对话,距离感太强了。
那么,既有人情味、也有卖货能力的文案,真实存在吗?
如果说价格、品质是决定购买的最重要因素,那么让人怦然心动的产品文案,则能给购买带来助攻。
让我们先看一看食品饮料行业中,那些优秀的产品文案长什么样?
1、瑞幸的杯套文案,为什么总能成为话题?
最近,瑞幸推出了新品「阿克苏苹果拿铁」,其杯套文案着实震撼了网友。
来看下文案:
世界上有超过7500种苹果,
可她好像还是所有水果中,
最没有性格的那一个。
直到阿克苏,给了她一颗心。
在这里,她甜得直接,像新疆,美得理所应当。
尽管苹果有了心,甜是看不出来的。
要靠近,要尝试,要开口。
甜心阿克苏,意料之中的甜。
瑞幸原产地季,要喝就喝原产地。
一时间,瑞幸的这杯「阿克苏苹果拿铁」凭借文案成功出圈,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大量点赞与好评,大家纷纷夸赞瑞幸文案组的才华,甚至有人为了收藏文案而去购买咖啡 。
我们再翻翻瑞幸之前的文案,会发现这份“心动”根本不是偶然,每一篇都写得相当出彩。
瑞幸咖啡X《长安的荔枝》联名款
瑞幸咖啡X褚氏农业联名款——褚橙拿铁
做品牌的都知道,好文案其中一条非常核心的要求在于——是否有清晰明了的销售推导,并把它转化为消费者语言。
就连deepseek老师也这么认为:
回过头来看,瑞幸的这几篇杯套文案其实都有共性可挖掘——宝藏原产地营销。
不使用各种专业、拗口的术语去讲述原产地在地理、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差异化与优势,也不用一个又一个数字去让水果的好吃“标准化”表达。
这是瑞幸面对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营销主张,用对话感的文案让消费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尝瑞幸咖啡的味道。
2、农夫山泉17.5°系列领跑果汁赛道
2025上半年果汁赛道的最大变化,在于头部企业间的营收差距显著缩小。
根据各家披露的半年报数据,康师傅虽仍以29.56亿元的营收保持规模第一,但农夫山泉以25.64亿元营收和21.3%的同比增速强势追赶,两者营收差距从2024年同期的12.84 亿元(康师傅 33.98 亿元 vs 农夫山泉 21.14 亿元)收窄至4.08亿元,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农夫山泉果汁业务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其高端产品的持续发力,尤其是17.5°果汁系列。这里以农夫山泉的17.5°橙汁为例,欣赏一下它的产品文案。
农夫山泉在《橙子熟啦!17.5°橙汁新鲜开“榨”》一文中这样描述:
“新鲜是大自然的禀赋,我们尊重大自然的天然禀赋,并追求将这份天然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
“我们坚持等待果子树上自然熟,让大自然的养分孕育出一颗颗好味道的橙子,为了传递大自然馈赠的新鲜,我们也把这样的好果子榨成了汁。”
由于是果汁产品,农夫山泉在电商平台的产品详情页中特别注明了17.5°橙汁的含量,每瓶约取自3.5个新鲜橙子。
这种数据化表达是消费者能听懂的语言。
在产品文案中保留口语化表达,能让产品充满烟火气与真实感,天然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这一点在山姆、盒马、朴朴超市的产品文案中都很亮眼。
“草原溜达牛,5斤生牛肉≈1斤牛脆片。”
“很干! 噎出天鹅颈 0蔗糖有点酸 ”
“0添加糖0脂不额外加水,冰镇后风味更加,犹如置身热带海边”
这些写在电商货架上的产品文案并不死板,不需要很完整、数据化、标准化地介绍自己产品,用一些没有距离感的语言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卸下官方腔调,充满人情味的“碎碎念”,反而比一丝不苟的“传播话术”更让人信任。
当然,这也是根据具体产品来定的,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这类型的文案。
比如在方便面品类中,由于产品特性的缘故,很难有合适、贴切的活人感文案。一般都是围绕方便面的口味、便捷进行描述,各家品牌的话术都大同小异。
表达上充满活人感、对话感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对齐颗粒度,即“带着人情味,讲清产品的价值”。
毕竟,产品文案最终目的是卖货,而不是仅仅让人觉得品牌很美。
这就需要品牌深入到用户具体的使用场景中,去挖掘那些不易被人察觉到的细节。
这里我们先看几个宜家的案例,文案在生活细节方面表现得很好。
以床垫为例,很多厂家都会从材质、参数、人体工学、功能设计等方面去阐释“我的床垫是静音的”。
但“半夜翻身的时候,不会有人被吵醒了”这么一句文案,很生动形象地还原了用户在深夜睡觉时的会面临的问题,给到用户一种亲身经历的共鸣、共情。
这种文案在宜家门店中比比皆是。
而在食品行业中,也不乏这样精准找到消费者痛点的案例。
例如这款在抖音长期畅销的劲家庄桑葚黑芝麻丸,作为一款滋补类零食,它的主要受众并不是女性,而是男性,尤其是劲家庄宣传语中的“30岁以上的男人,一定要爱自己吃芝麻丸”。
正是这种接地气、很生活化的文案,精准抓住了“30岁以上男性”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才有了桑葚黑芝麻丸的火爆。
无论是宜家还是桑葚黑芝麻丸的案例,他们也给到了另一种产品文案的解法:场景+痛点+消费者语言表达。
同样,deepseek老师也认为这样的文案能够打动人心、促进销售转化:
我们见过了许多充满人情味的创意文案,它们有的侧重情感共鸣,有的侧重生活痛点,但共同的点在于:通过文案,拉近了用户与产品、品牌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的购买理由+1。
但不可否认的是,AI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无孔不入了,我们可以从AI给到的创意文案中去不断完善,也可以通过AI去搜索我们想要的内容,只要指令准确,就能得到可用的答案。
这里,我们通过不断迭代指令词,让AI老师以17.5°果汁为例撰写了三个同样具有人情味的产品推广文案:
“他把新疆的“春夏秋冬”,装进了你的杯子”
“妈妈忘了许多事,却没忘记你爱喝甜一点的”
此外,我们可以用AI去搜索供应商、优化企业关键词。毕竟,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AI时,AI或许也将如同百度、抖音、小红书一样成为重要的搜索引擎。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
对于文案创作,我们永远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但也要善于使用工具,毕竟是人掌控AI,而非AI取代人类;
对于品牌而言,多用一些拉近距离感的话语同消费者沟通是不会错的;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品牌因为“高高在上”的言论所引发的公关危机,真诚永远是品牌要坚持的态度。
正如AI为本文写的结语。
当生活节奏加快,用户越来越需求充满“人情味”的文案,这要求品牌能像朋友一样与消费者对话,通过拟人化表达、生活共鸣和情感叙事来建立信任与情感连接。
而AI在其中的角色是强大的辅助工具,它能高效完成基础文案生成、SEO优化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极大提升效率。但AI的内容可能缺乏原创性与情感温度,存在同质化风险。
因此,人对AI的掌控至关重要:创作者需明确自身在顶层策划、情感注入和审美把控上的核心价值。
来源:小贾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