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刚解放时,全市仅设四个城区,分别是市南、市北、台东与台南。1951年8月市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增台西、四方、沧口三区,形成六个行政区。当时的市南区多为机关、学校和住宅区,其西侧紧邻胶州湾,市南区的主干道是冠县路,在该路南侧靠近海岸的位置,有一片茂密树林。
1951年,10月8日,星期一,山东,青岛。
青岛刚解放时,全市仅设四个城区,分别是市南、市北、台东与台南。1951年8月市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增台西、四方、沧口三区,形成六个行政区。当时的市南区多为机关、学校和住宅区,其西侧紧邻胶州湾,市南区的主干道是冠县路,在该路南侧靠近海岸的位置,有一片茂密树林。二十年前,德国商人安格拉・默克尔在密林处开发建造了一栋两层小楼,当地人称之为 “小洋楼”。
此后二十余年间,这栋小洋楼的房主几经更迭。此时的房主名叫柏新仁,他是三个月前买下这栋楼的,当时仅花了七百万元(按如今币值换算,约合人民币七百元),原房主还附赠了全套德国家具。如此算来,这栋小洋楼几乎是原房主白送给柏新仁的。至于原房主为何愿意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其中缘由暂且按下不表。
柏新仁购下小洋楼后的三个多月里,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参观,甚至小住几日,亲身感受这栋小楼的精致与舒适。1951 年 10 月 8 日,柏新仁的侄子贾典珉因要回诸城老家探望父母和相亲,途经青岛时便顺路去看望姑父,柏新仁随即安排他在小洋楼住一晚。可谁也没有想到,贾典珉入住时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众人却发现他倒在小洋楼主卧室的德国铜架床上,已然没了气息。
更令人震惊的是贾典珉的身份 —— 他是一名现役解放军情报官。贾典珉出身于诸城一个小商人家庭,拥有初中文化。19 岁时,他加入了八路军。在那个年代,像贾典珉这样有文化的士兵并不多见,因此他被部队选中,从事情报工作。此时的他,在华东军区松江军分区担任情报参谋,是一个副营级干部。
贾典珉此次从松江远赴青岛,背后还有一段缘由,当时 26 岁的他尚未结婚,在诸城的父母对此十分着急,便在老家为他物色了一门亲事。女方姓丁,是一名小学教师。父母随即写信给贾典珉,让他抽空回家一趟。这封信早在劳动节后就寄到了贾典珉手中,可由于工作繁忙,他一直没能抽身,只回复说大概在国庆节后才有时间回家。
当时从松江到山东诸城,交通路线颇为曲折:需先从松江乘火车到上海,再从上海搭海轮前往青岛,最后从青岛坐汽车回诸城。如此一来,贾典珉便需在青岛稍作停留,顺便去姑父柏新仁家拜访。为此,他还特意给父母发了电报,告知自己的行程安排。
贾典珉的姑姑贾桂芝早年嫁至青岛,婚后生下两个儿子,六年前却因重病不治离世。当时,两个孩子都未满十岁,独自经营着一家纱厂的柏新仁,既要忙于事业,又要照料年幼的儿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柏新仁拒绝了不少人的提亲,坚持独自抚养儿子,再也没有再婚的念头。他的这份担当,也赢得了女方家人的敬重。
而柏新仁当初买下这栋小洋楼,也有一段插曲,就在他为接待内侄贾典珉做准备时,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这栋售价极低的小楼,原房主是一名外国商人,当时正急于变卖资产准备回国。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外国商人急于脱手,还有一个不愿提及的原因:这栋小洋楼一直有 “闹鬼” 的传闻。不过,柏新仁出身旧军队,向来不信鬼神之说,他当即去看房,见小楼品相不错,便与那位德国商人签订合同、付清款项,顺利办理了过户手续。
10 月 2 日,贾典珉与战友小黄一同离开松江驻地,10 月 5 日清晨抵达青岛。柏新仁特意亲自前往码头迎接,叔侄二人久别重逢,自然格外亲热。当天中午,柏新仁在市北区的 “大富豪饭店” 设宴款待二人,并邀请了几位亲朋好友作陪。不过,贾典珉的战友小黄并未出席,他在码头外偶遇了当年的老首长汪旅长。这位汪旅长当时正好去码头送客,见到小黄后又惊又喜,不由分说便邀他去部队做客。因此,柏新仁自己去饭店出席宴会。
宴席上,贾典珉吃了一顿海鲜,可没想到不到两小时,他就开始腹痛、腹泻,折腾得浑身无力,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是因水土不服加上肠胃不适应导致不适,就这样,贾典珉在医院住了两天,直到 10 月 7 日下午才康复出院。另一边,小黄在汪旅长的部队招待所住了两天。
柏新仁在得知内侄出院的消息后,柏新仁便与小黄一同前往医院迎接,随后将两位军官送到了冠县路的小洋楼。10 月 7 日晚,贾典珉与小黄在小洋楼住了一夜,并未发生任何异常。10 月 8 日,柏新仁让自家纱厂的科长唐芝豪陪同两位客人游览青岛 。毕竟9号日两人就要离开,当晚柏新仁还在自己家中备了一桌酒菜,为他们饯行。
饭后,柏新仁让唐芝豪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将二人送回小洋楼休息。临出门前,柏新仁告诉二人,次日上午,他会来接二人去附近的茶楼吃早餐,餐后先送小黄去长途汽车站,然后,他再与贾典珉一同驱车回诸城老家。
10 月 9 日清晨六点多,小黄醒来后悄悄起床,发现隔壁贾典珉的房间仍无动静,便下楼运动一会儿身体,随后去洗漱。一个小时后,柏新仁驾车抵达,听说贾典珉还没起床,便上楼去敲门呼唤。由于此前听过 “闹鬼” 的传闻,贾典珉与小黄睡前特意将门窗紧闭,还从里面上了闩。柏新仁在门外又喊又敲,房内却毫无回应,一股不安心情油然而生,此时小黄见情况不对,当即砸碎窗玻璃,爬窗进入房间。进屋后,他发现贾典珉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实则早已没了呼吸与心跳!
两人顿时大惊失色,随即立刻退出房间保护现场。柏新仁让司机董百步赶紧去附近找电话,向公安局报警;小黄则前往邮局,起草电文,向松江军分区拍发加急电报。董百步与小黄驾车离开后,柏新仁独自坐在楼下客厅里,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
没过多久,小黄与公安局的警察先后赶到。由于这是一起命案,且死者是现役军官,警方高度重视,市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钱运闻亲自带着刑警赶来,市局治安处刑侦中队长邢端阳也率领技术员与法医一同到场。法医在现场看到,死者仰卧在床上,神情安详,丝毫没有痛苦挣扎的迹象;他睡前脱下的衣服,整齐地叠放在床前的椅子上,衣袋里的钱包与证件完好无损;两个旅行包也端正地放在房间一侧的墙边,拉链与锁具均未被撬动。经过对遗体的外观检查,法医得出初步结论:死者全身无任何外伤,口腔、鼻腔内也无血迹,结合其安详的神态判断,应是在熟睡中死亡。由于外表看不出伤势,只能需通过解剖才能查明。
随后,警方对小洋楼进行了周密勘查,尤其重点检查了死者下榻的二楼房间,却未发现任何可疑痕迹:房间门窗紧闭,无撬动痕迹,且房门上的德国司必灵锁从内部扣上了保险钮,这意味着,即便有钥匙,也无法从外面打开房门。警方还注意到,贾典珉睡前放在枕头底下的左轮手枪,仍在原处。地板上仅留有战友小黄、姑父柏新仁以及死者本人的脚印,卫生间里也只有死者的脚印。这些迹象表明,昨晚唐芝豪将两位客人送回小洋楼后,再无他人进入过死者的房间。
接着技术科的警察还在房间各处提取了多枚指纹,准备带回市局,与死者、柏新仁及小黄的指纹进行比对。此外,警方对小黄住的房间也进行了仔细勘查,同样未发现异常;小洋楼外一人多高的竹篱笆围墙,也完好无损。
勘查结束后,几名警察在客厅另一侧讨论贾典珉的死因,唯有刑警老许坐在沙发上默默抽烟,始终未发表意见。年过四十的老许出身于警察世家,他的父亲早年曾是德租界巡捕房刑事部的捕探,接着在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管辖的青岛市警察局当警察,虽然没有官职,却凭借丰富的经验破过不少大案。
二十年前,老许考入旧警察局,一直在刑侦队工作,直到青岛解放。旧警察局被接管后,老许父子俩都留在了新成立的公安局任职。当市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钱运闻询问老许的看法时,老许缓缓开口:“这栋小洋楼还有个外号,叫‘鬼楼’。要说对‘鬼楼’的熟悉程度,我比历任房主都要深 —— 二十年前,这栋楼发生的第一起案子,我就到过现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关注和点评。
来源:清水空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