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9月22日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宁夏煤业公用设施管理分公司对配煤中心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堆取料作业的无人操作等多个智能化场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质效和安全保障,其中,原需8小时的人工煤质分析大幅缩短至仅4分钟,正加速
本报讯 (记者 丁建峰)记者9月22日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宁夏煤业公用设施管理分公司对配煤中心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堆取料作业的无人操作等多个智能化场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质效和安全保障,其中,原需8小时的人工煤质分析大幅缩短至仅4分钟,正加速从“人工配煤”向“智慧配煤”转型升级。
作为年配供煤炭量达3500万吨、承担煤制油化工板块原煤供应任务的核心单位,宁煤公用设施管理分公司致力于以技术革新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性,通过安装多组高精度感应探头,实时监测煤仓内煤炭分布与流动状态,并将数据集成至中央控制室,逐步替代传统人工操作模式。
“随着智能化系统全面投用,料仓堆取料司机这个岗位将逐步撤离现场,实现‘无人则安’。”宁煤公用设施管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员工将从环境相对艰苦的煤仓转移至集控室,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作安全性显著提高。
不仅如此,宁煤公用设施管理分公司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配合国能集团推广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缩短工人煤质分析时间,指导生产、实时调整多煤种掺配方式;翻车机经改造后兼容11种车型,卸车效率提升10%;解冻库投用使冬季单列火车卸煤时间从4小时至6小时压缩至2小时至3小时,极大缓解了严寒环境下的作业压力。
“我们还通过建立全过程管控、推进智能化建设、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四大举措,实现了从传统供煤单位向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综合运营平台的转型。”宁煤公用设施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将以“匠心智控、数聚集成、源创赋能、稳链保供”为方向,持续推进无人值守智能化项目,包括翻车机摘/复钩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系统开发,逐步实现从“人工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质效飞跃,走出一条“新质焕生,智领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