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本土化创新密码:博西家电如何在中国市场“根系生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9 11:25 1

摘要:2024年,全球经济震荡、消费疲软,博西家电却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全年营收153亿欧元,新兴市场增长14%,北美市场稳中有升,大中华区稳居外资品牌头把交椅。

2024年,全球经济震荡、消费疲软,博西家电却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全年营收153亿欧元,新兴市场增长14%,北美市场稳中有升,大中华区稳居外资品牌头把交椅。

这份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在广袤中国市场的“根系之力”——深耕30年,博西家电早已不是那个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面孔,而是将创新基因深植中国土壤的“本土化领航者”。

在此前不久结束的AWE2025上,博西家电更是以一场“AI科技+嵌隐美学”的盛宴,向行业宣告了其对中国市场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搭载AI智瞳的烤箱、能自动除菌的eNose冰箱、沸石烘干的洗碗机、严丝合缝的嵌入式套系……这些产品没有浮夸的标签,却精准击穿了中式厨房的痛点。

从“功能满足”到“场景革命”,从“德国品质”到“中国定制”,博西家电30逾年本土化之路,恰是一部外资企业“生态级融入”的教科书。

博西家电旗下品牌西门子家电展台


破壁用户需求

从“功能满足”到“场景革命”

在中国家电市场,“AI”早已不是新词,但真正将技术转化为“生活解决方案”的企业寥寥无几。在我们看来,博西家电的答案很务实:AI不是炫技,其价值在于成为用户需求的翻译器,而非营销话术的包装纸。

这一理念在AWE2025的展台上化为具象——从厨房到阳台,从单品到系统,博西用技术重新定义了“智能”的边界。

有一个典型案例。西门子家电展出了一台搭载AI智瞳摄像头的烤箱引发众人围观。它能实时监测食材颜色变化、联动云端菜谱推荐火候,甚至能根据用户选择的“焦香”或“多汁”偏好自动调整程序。

这种技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中式烹饪场景的深度洞察——中国家庭并非缺少烹饪技能,而是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一键复刻大师级菜品”。

同样,展出的西门子洗衣机搭载“超氧空气洗”科技,以超氧分子有效渗透织物纤维,同时以蒸汽除皱、深层净洗两大程序更好地满足娇贵面料护理及日常顽固污渍洗净。为让洗涤护衣更智能化、绿色化,“智能投放i-Dos2.0”升级版系统精准配给洗涤剂,避免洗涤剂残留或洗不干净。AI智能科技的深度应用,正变得更懂用户真正想要什么。

如果说AI是博西家电的“软实力”,那么嵌入式技术则是其“硬壁垒”。

传统嵌入式家电的痛点显而易见:散热导致橱柜受潮、安装缝隙破坏整体美感、功能与设计难以兼得。对此,博西家电提出的“4.0隐嵌”理念,则直击行业痼疾,掀起一场迎合国人审美和需求的嵌入式革命。

一方面,主导技术破局,我们看到西门子AI超氧回鲜舱冰箱采用定向散热路径和防冷凝技术,将热量快速排出,避免橱柜变形;博世Z10 Pro洗碗机搭载的全新升级的沸石烘干专利技术,能吸收湿气并释放热能,既节能又杜绝水汽渗透。

另一方面,兼顾美学共融,以冰箱为例,西门子其中一款采用了特调的“湖蕴蓝”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欧洲雪山湖面。玻璃材质中融合了低调的珠光处理,呈现出幽蓝恬静且光影交错之美,波光粼粼,让家电隐于橱柜,显于格调。

此外,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对于博西家电这样的洋品牌而言,本土化不是口号,而是要学会“痛点狙击”。为此,企业研发团队深谙一个道理:“在中国市场,技术创新的原点必须遵循用户的生活习惯。

博西家电旗下品牌博世家电展台

例如,我们能看到,为了应对中式厨房重油污,西门子智净魔方洗碗机便研发iTurbo智能洗技术,以四倍高压水流定向冲刷锅底焦糊;为解决中国家庭冷冻食材解冻难题,博世全域智净T3对开门冰箱便搭载10分钟射频解冻功能,让冻肉恢复“细胞级鲜活”;为解决消费者更健康更便捷的喝水问题,西门子嵌入式净饮机便集成四级RO反渗透过滤与Hi-Turbo速热模块,实现“净水+即热+冰饮”三合一……

这些创新没有宏大叙事,却点滴透进中国家庭的日常,成为难以替代的“习惯养成者”。

构建护城河

研发扎根与创新反哺

扎根的结果,是为了更好地生长。从用户场景的精准破壁到技术护城河的构建,博西家电的“本土化创新”绝非单点突破,而是一场从研发到生态的系统性战役。

2024年,博西家电做了一项战略级决策:将南京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这里驻扎着700多名研发工程师,90%的在华销售产品实现本土研发生产,甚至反哺全球其它市场。

据了解,专为中国开发的西门子嵌入式净饮机,因精准击中全球消费者对健康饮水的需求,即将登陆欧美;博世冰箱的射频解冻技术也被应用于海外高端冰箱产品线。“中国需求”与“全球标准”的边界,在博西家电的研发体系中逐渐消弭。

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和营销官胡博瀚先生接受采访

正如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和营销官胡博瀚先生此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所言:“我们的理念是‘在中国,为中国,也为世界’,因为我们觉得中国的消费者对于创新产品有着更高要求。我们对于创新因此也有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就是要赋能博西中国成为博西家电在全球的创新引擎和加速器。”

这背后,是博西家电对研发投入的战略性重视,其在2024年营收的5.5%(8.35亿欧元)用于开拓性的技术研发,力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企业争通过大力投资于激发消费者灵感的创新技术,并构建所需的人才储备与架构,以便能更快地将好想法转化为成功的产品。

2024年6月,在安徽滁州,博西家电产业园年产能不断扩产,200万台洗碗机成功下线,为公司拓展中国洗碗机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南京,去年同期成立的中国家电人才中心,则每年培养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实现本土化团队的人才反哺,加强博西家电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巩固其在家电行业的技术领导地位,

这种“研发-生产-人才”的闭环,让博西家电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始终保有快速响应的底气。也证明了博西家电的产学研协同策略行之有效,能为本土化供应链提供了强大的“韧性底座”,证明了本土化扎根,不是一场成本游戏,而是一场关乎生态竞争力的构建。

根系生长的韧性

多维穿透中国市场的“毛细血管”

技术研发作为根茎动脉,但若无法穿透市场的“毛细血管”,再好的创新也可能止步于实验室。博西家电的“根系生长”战略,正是一场渠道融合的全方位渗透。

一方面,线上渠道破圈,通过直播、社交电商重构消费链路。

面对社交电商的崛起,博西家电组建自有直播团队,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启“24小时全周期直播”,持续在线上主推高性价比产品,通过生活化、场景化演示,如洗碗机清洁顽固油污、冰箱10分钟解冻等,降低消费者对于技术的理解门槛,让高端品牌不再悬浮。

据胡博瀚透露,目前博西家电在中国已有25%的线上渠销售额来自“社交平台”,比如抖音直播。博西家电也希望通过直播平台展示产品、解说产品的优势,同时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性。

另一方面,线下渠道主打场景式体验,三四级空白市场纵深下沉。

在一二线城市巩固高端形象,如利用嘉格纳顶奢品牌展厅,吸引高净值人群的同时,通过西门子家电作为突破口,向三四线城市空白网点进行铺设,同步拓展博世家电的知名度并开设更多门店,触达更广的消费群体。

2025年中国家电行业呈现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态势,房地产市场的不振,整体消费需求的疲软,带来新房购置家电的数量减少,未来将步入一个存量时代,这是挑战;但国补以旧换新政策的驱动,也对高端的产品和能效更高的产品带来受益,政策的驱动效应,这也是机遇。

为此,博西家电方面表示将继续聚焦高能效、高品质产品,并与零售商构建紧密合作关系,为消费者推出“厨房改造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切入存量房市场——这恰是中国房地产转型期的最大红利。

目前洗碗机在中国市场的家庭拥有率和渗透率约是3%,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家庭也开始倾向于购买独立式干衣机。随着今年洗碗机首次进入全国范围的国补名单,这对博西家电而言也是一项重大利好,在企业看来,洗碗机、干衣机等新兴品类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归根结底,博西家电的渠道与政策战略,本质是一场对市场渠道“毛细血管”的精准渗透——通过直播电商触达年轻群体、借国补撬动存量换新、以本土化供应链支撑快速响应。不仅让其在外资品牌中脱颖而出,更在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的混战中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写在最后:

30年前,博西家电带着“德国制造”的光环进入中国;30年后,它用“中国智造”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乃至反哺全球其他市场,重新定义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内涵。这种蜕变的核心,在我们看来在于,源于两个“坚守”——

一是对“德国基因”的坚守:精工品质、技术纵深、可持续理念,始终是博西的底色;二则是对“中国土壤”的深耕:从用户痛点到渠道毛细血管,从研发前置到组织再造,博西的每一步都紧扣本土生态脉搏。

当不少外资品牌困于“本土化焦虑”时,博西家电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将成熟产品复制到新兴市场,而是让本土需求成为技术革命的起点。唯有将根系深扎用户土壤,才能穿越周期,成就基业长青。

来源:极智厨房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