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还记得千禧年前后那阵不?“电视黄金时代”刚冒头,电视剧主角就开始变了,不再是那种一看就喜欢的正面角色,从《黑道家族》开始。
HBO的《继承之战》下周就要更第二季了,这剧在“拍不讨喜主角”这块儿,近几年真没几部能比。
你还记得千禧年前后那阵不?“电视黄金时代”刚冒头,电视剧主角就开始变了,不再是那种一看就喜欢的正面角色,从《黑道家族》开始。
人物全往黑暗、道德复杂的路子上走,《继承之战》直接把这股劲儿拉满,专剖美国超级富豪家族抢右翼传媒帝国的事儿。
要说这剧里的罗伊家,那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你都分不清谁最可怕,大家长洛根,脸总透着一股灰白。
发起火来像要炸了似的,育儿水平我觉得跟达斯・维达有一拼,完全是靠威压管孩子。
长子康纳更离谱,会因为黄油温度不对发脾气,还养着女友,连半点政治经验都没有,居然跑去参选总统,这操作我实在没看懂。
中子肯德尔更糟,之前吸毒还开车,直接把人撞死了,幼子罗曼也没好到哪去,卫星爆炸那事儿,好多人因为他没了命。
女婿汤姆更谄媚,当了新闻主管后,解雇下属跟玩似的,一点不手软,唯一的女儿希芙虽说也没道德底线,但剧里那些让人不舒服的瞬间,大多是男角色搞出来的。
本来我以为这只是编剧瞎编,后来才知道,罗伊家的形象不是凭空来的,主创杰西・阿姆斯特朗早年写过关于默多克家族的剧本,这剧的创意就从那儿来的。
而且罗伊家还掺了麦克斯韦家族、特朗普家族的影子,你想啊,默多克家族抢传媒帝国的控制权,特朗普家那套权力运作方式,不都跟剧里有点像?
这么一看,这剧哪是编故事,简直是把现实里富豪家族的事儿扒了层皮。
这剧最特别的地方,我觉得是它没按常理来,没设那种传统的“道德指南针”角色,之前看剧总盼着有个好人撑场子,搞不清为啥这剧偏不按套路来。
后来才知道,编剧团队早讨论过这事儿,最后还是决定放弃,编剧露西・普雷布尔还开玩笑说“这是不是一部关于坏人的剧?没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而且这是必要的”。
主创阿姆斯特朗也说,当初想做这剧时,没刻意凑时代潮流,这是剧集本身的DNA。
我挺认同这个做法的,生活里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人?尤其在钱和权堆里,没道德中枢才是真的现实。
而且剧里还特意避免美化富豪生活,阿姆斯特朗就说“富人通常不是伟大的审美家,他们住在像五星级酒店的地方,根本不会去打造美好的人生”。
第二季开头有个镜头,洛根在汉普顿的豪宅里,临时把豪宴取消,改点外卖披萨,你看这多荒诞,哪有半点“豪门精致感”?
为了不让奢华感盖过问题,剧组还用了纪录片式拍摄,手持镜头晃来晃去,还总快速拉近,奢华感一下就没了。
其实类似的剧也有,比如制片人亚当・麦凯之前拍的《副总统》,专讲权力男性的自大和冷漠,还有《最响亮的声音》,说的是福克斯新闻前老板罗杰・艾尔斯因为性骚扰垮台的事儿。
但《继承之战》不一样,它不靠“正义角色”推动剧情,就靠一群“坏人”的冲突撑着,反而更真实。
这剧最戳我的,是它没只拍豪门争产,还拍了家族里的虐待循环,第一季里,你能慢慢看到罗伊家的代际创伤,洛根背上全是伤疤,罗曼小时候还总被兄弟关进狗笼。
到了第二季,这事儿更明显了,洛根专门抓孩子的软肋,把原本还叛逆的肯德尔,硬生生变成了服服帖帖的样子,看着都让人压抑。
为了不让剧情太沉重,剧组还加了不少幽默元素,阿姆斯特朗说“如果不加入荒谬与滑稽来刻画富人和权贵,你其实是在说谎”。
把史诗感的戏剧张力和尖刻的喜剧放一块儿,效果特别好,就像编剧普雷布尔说的,喜剧作家擅长拍男性的懦弱,观众笑着笑着就震惊了,能清楚看到权力背后的脆弱和阴暗。
现实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家族,比如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家族,抢传媒权力时闹得沸沸扬扬,还有美国的赫斯特家族,早年也因为继承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家族虐待其实是代际传递的,上一辈这么被对待,下一辈就学着这么做,洛根对孩子的态度,说不定就是他小时候经历的翻版。
《继承之战》真不是一部简单的豪门剧,它把不道德的富豪当主角,不是为了博眼球,是为了撕开权力和财富的假面。
下周第二季要播了,我还挺期待的,想看看罗伊家又会闹出啥事儿,也想看看这剧还能挖出多少现实里的问题,毕竟现在敢这么“不装”的剧,真的不多见了。
来源:墨史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