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第八期成功举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标准处(人才工作处)处长王晶对《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进行解读。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快手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103万。
9月16日,“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第八期成功举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标准处(人才工作处)处长王晶对《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进行解读。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快手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103万。
王晶处长针对《若干措施》中要素投入、产业全周期投入、长效服务机制3个部分,包括6个投入要素、6个重点投入环节、4个关键保障措施共16条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各部分内容具体包括:
1.健全未来产业要素投入体系部分,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施策破解未来产业发展中的要素制约,推动各类优质资源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集中集聚。
一是在人才要素方面,发挥人才重要创新地位,强化对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引育,妥善解决人才发展需求,打通人才流动堵点。
二是在投资要素方面,引导主要产业部门投向未来产业的资金不低于20%;支持投资基金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不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探索“拨投结合”“股贷债保”等新方式,建立包容审慎、尽职免责的创新生态。
三是在数据要素方面,推动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数据要素采集、标注以及数据接口等标准统一,在人工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具身智能、脑机接口、人类基因等领域建立高质量数据集。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形成行业和企业的可信数据空间;优化算力券、模型券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降本增效。
四是在特色平台要素方面,强化企业创新地位,支持企业牵头调动各方资源开展产业化任务总体设计和布局;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搭建“需求牵引-企业研发-联合验证”的攻关机制,建设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解决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
五是在场景要素方面,探索开放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应用示范场景,深化“融合试验+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场景设计,支持首试首用合作,推动“技术研发与商业应用同步”的创新范式。
六是在空间要素方面,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搭建产业共享设施,预留未来技术升级、产能扩张或功能转换所需的弹性空间;加强未来产业育新基地、未来产业先导区等空间建设,集中力量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2.加强未来产业全周期投入部分,围绕未来产业全生命周期,紧扣从研发到应用的不同发展阶段,精准匹配各阶段核心要素需求。
一是在跨领域跨平台联合攻关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生物技术等技术融合创新,催生新技术新业态。鼓励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瞄准未来产业新方向深度合作,承接重大任务,提升企业在科技项目设置、组织和资金分配等方面的参与度。鼓励在京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中心等不同类型创新平台深化交流合作。
二是在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支持企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构建财政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撑的多元研发投入体系;支持企业承担“揭榜挂帅”任务、在京设研发中心,试点经费 “包干制”与“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形成标志性技术成果。
三是在构建工程化成果转化体系方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验证,建立“原型-验证-中试”梯度开发机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促进工程化开发、生产工艺设计、产品可靠性验证,加速产品创制。
四是在创新成果首购首试首用方面。鼓励未定型成果首试首用,对全国首次试用产品给予补贴;允许安全范围内试错,将定型产品纳入首台(套)目录,支持民企与央国企合作,促进产品迭代,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五是在企业孵育与集成化方面。重点布局一批服务前沿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标杆孵化器,强化与创新源头的链接,推行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保障政策,培育早期硬科技企业。针对未来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力量打包支持。强化部门协同,在项目规划、审批、建设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
六是在企业裂变和规模化成长方面。推动大企业创新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促进大企业内部创业、技术团队创业,支持大企业以“新投资”“新并购”为裂变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推动裂变创业,形成对产业“强链”“补链”的发展态势。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汇聚国际优质资源要素。
3.完善未来产业长效服务机制。加强对前瞻技术和企业的识别与判断,建立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强化跨层级协同、全链条保障。
一是在工作推进机制方面。形成多级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格局,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部署;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争取先行先试政策集聚创新要素;市区共建育新基地,集中资源培育高成长企业;健全市级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压实部门责任,解决跨领域协同问题。
二是在知识产权开发利用方面。探索利用专利预审等方式加速高质量专利审查,开展未来产业专利导航与细分领域专利池建设;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推动简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程序。
三是在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方面。支持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鼓励在京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与国际标准研制;鼓励企业在共性技术、产品通用规范类等方面制定团体标准,形成引领产业升级的标准群。
四是在动态监测及服务方面。开展常态化的产业跟踪机制,鼓励未来产业多技术路线的不同尝试。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制定细分产业实施细则。完善潜力企业支持措施,用好“创赢未来”公开路演平台。通过“服务包”“服务管家”畅通政企沟通,强化企业联络对接服务。
此次直播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评论区互动热烈,大家就政策细节问题积极提问。王晶处长在“会客厅”环节中就企业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有效解决了观众的疑惑。
后续“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和“局长处长线上会客厅”将继续就中小企业关注的热点政策和问题开展解读直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北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