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园里这些统战文化知名地标成为市民和外来游客讲好团结故事、传递统战声音,汴地同心的一股力量。”每日清晨都会来此晨练的民革党员李姣姣感慨道。她曾在禹王台区繁塔办事处工作多年,负责过禹王台公园的管理工作,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尤其是这些统战文化地标的意义,
立秋后的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公园,花木繁茂、古树参天、余热犹盛。园内典型欧式风格建筑红楼和孙中山铜像、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庄严肃穆,宛如时光的见证者。
“公园里这些统战文化知名地标成为市民和外来游客讲好团结故事、传递统战声音,汴地同心的一股力量。”每日清晨都会来此晨练的民革党员李姣姣感慨道。她曾在禹王台区繁塔办事处工作多年,负责过禹王台公园的管理工作,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尤其是这些统战文化地标的意义,有着比常人更深的理解与感情。
近年来,开封市立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统战资源,以活化历史、凝聚同心为主线,系统性推进统战文化建设。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携手各民主党派开封市委会,将散落的历史遗存转化为“有形有感”的教育载体,把厚重的统战故事变为凝聚共识的精神纽带,为开封建设国际历史文化名都、推动多党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统战力量。
活化历史地标
凝聚同心力量
在开封繁华的北书店街与西大街交会处,有一栋建筑风格独特的二层小楼,这座位于闹市的不起眼小楼,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上世纪20年代中期,这里是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最早的领导机关。
“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领导和发动大革命的总指挥部。在中共豫陕区委的领导下,河南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蓬勃发展,是我党早期统一战线在这里指导着河南的革命,使河南的工农、学生运动掀起了高潮。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李大钊、王若飞、萧楚女等都在这里工作过、活动过。”听着讲解员的解说,参加开封市统一战线考察团的农工党开封市委会副主委蒋淇一边记录,一边与身边人分享感受:“到这些统战红色文化地标开展中共党史、统战史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这处小楼的故事,正是开封深厚统战文化底蕴的生动缩影。开封作为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革命火种的起源地。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光荣的统战历史,传承着优良的统战传统,更积淀了深厚的统战底蕴,孕育了丰富的统战实践,在中原统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至今,开封仍完好保存着众多见证统战历程的历史场所,有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李大钊讲演处这样见证思想觉醒与革命启蒙的场所;也有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豫东农民武装起义旧址这般镌刻着抗争精神的印记;还有刘青霞故居、杜孟模故居所承载的仁人志士家国情怀……它们成为开封统战文化的知名地标,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开封市丰富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作用,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统战文化,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培育推出开封统战文化知名地标、开封统战文化经典故事、开封统战文化精品课程、开封文化统战工作优秀案例等,推动全市文化统战工作“热起来”“实起来”,积极探索深化文化统战和红色教育、以文赋能统战工作的开封路径。
盘活红色资源
赋能同心品牌
近年来,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高度重视红色遗址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系统梳理散落于古城里的革命遗存,精心构建红色教育资源矩阵,打造统战文化品牌,以基地带动,丰富统一战线思想引领形式和内容,引领统一战线成员学习红色文化、学习统战史话,让宝贵的红色资源真正成为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激发力量的源头活水,不断凝聚起最广泛、最牢固、最坚实的同心力量。
已在民革开封市委会机关工作20年的民革开封市委会副主委陈军利对开封的统战文化坐标如数家珍。民革开封市委会成立于1952年10月,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每到清明节或重大节日,民革市委会都组织民革党员和辛亥革命烈士后裔到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刘青霞故居、张钫故居等开展纪念活动和红色教育。大家通过聆听革命故事、瞻仰历史遗迹、观看珍贵史料,深切感受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这份对红色资源的珍视与活用,也结出了丰硕成果。2024年6月,民革开封市委会上报的《盘活用好红色资源,提升作风建设质效》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自身建设典型案例。“开封作为文旅大市,有条件打造红色教育研学精品线路,开辟新的文旅融合增长极,助力建设高品质文旅强市。”陈军利说。
同样以红色资源赋能思想引领的还有民盟开封市委会。“杜孟模是中共早期党员,1947年3月,根据党的指示,杜孟模与王毅斋、李俊甫、卢志国等共同组织成立了河南省民盟地下支部,开展活动。1954年7月成立的民盟开封市委会,也是河南省第一家民盟组织。”前不久,在杜孟模故居,带领盟员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民盟开封市委会主委刘海潮一边给大家介绍杜孟模生平事迹,一边介绍故居内展示的杜孟模工作手记、日常生活照片、学术著作等。
近年来,民盟开封市委会加大对民盟相关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阐释,通过编撰生动读本、举办专题展览等形式,让全市民盟盟员在感悟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薪火中砥砺优良作风。一大批由民盟盟员创作的反映开封红色文化的诗歌、散文、小说等相继刊发出版。
深耕文化统战
奏响同心旋律
8月15日,由民革开封市委会与开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记忆里的开封—城市印迹文化藏品展”在开封美术馆开幕。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藏品,彰显开封的厚重文化底蕴,全面展示其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
展厅里的每一张证书、每一帧照片、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开封的往昔岁月,是这座城市珍贵的历史碎片。“此次展览特意呈现的民国时期老照片、文献等,正是我们聚焦开封市历史遗址保护开发的生动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去探寻开封的城市记忆,挖掘城市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密码,为开封建设国际历史文化名都增添动力。”民革开封市委会主委张志刚介绍说,“我们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开封文化统战,深入调研开封市红色资源现状,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推动把历史遗址融入红色教育研学精品线路,让原本静态的建筑转化为讲述历史的生动课堂。”
以统战文化为抓手,系统推进统一战线历史挖掘、理论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与价值引领,早已成为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市委会的共识与行动。他们通过展览、读本、主题活动等多元形式,让市民、游客、中小学生在观展中“看见”统战历史,在阅读中“思考”统战精神,在体验中“感悟”统战价值,成功打造了一批“永不落幕”的统战文化宣传阵地,让统战文化持续走入寻常百姓家。
贯穿这一系列工作的主旋律,始终是“同心”与“团结”。这份凝聚起的强大合力,不仅让统战文化焕发新生,更有力推动了开封统战工作和多党合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连年被中共河南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统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各民主党派的工作也多次受到党派中央的表彰。民革开封市委会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全国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民盟开封市委会被民盟中央评为“民盟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民建开封市委会获评“民建中央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九三学社开封市委会获评“九三学社全国机关建设先进集体”……
未来,开封市将持续以统战文化为核心纽带,在深挖、传承与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更实举措凝聚思想共识、以更活形式传递团结力量,让“同心基因”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搏。(李军涛)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