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的人,基本已经试过把《狂飙》二倍速、把《潜伏》台词背到能接龙,可还是空出一块——缺一部能把人按在沙发上的狠剧。
“国庆七天假,剧荒比堵车更可怕。
”
刷到这条的人,基本已经试过把《狂飙》二倍速、把《潜伏》台词背到能接龙,可还是空出一块——缺一部能把人按在沙发上的狠剧。
别急,9月30号晚上八点,央八甩出一部40集的新谍战《沉默的荣耀》,原名《暗夜深海》,直接把战场搬到1949年的台湾,卧底、电台、暗杀、情报暗号,一口气全端上桌。
先说最实在的:在哪儿看?
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手机党直接蹲央视影音、爱奇艺、腾讯视频,三端同步,地铁里也能追。
弹幕已开,第一批观众已经约好“暗号接龙”——谁第一个刷出“深海呼叫”,谁就是当晚的楼长。
剧情一句话:于和伟演的吴石,真有其人,真事改编。1949年解放前夕,他顶着少将头衔潜伏在台北“国防部”,每天睁眼就是生死局。
吴越演的交通员朱枫,拎着菜篮子送情报,菜叶子底下压着电台零件;曾黎演的保密局女科长,笑里藏刀,一句“吴少将,您昨晚去哪儿了?
”能把人冷汗逼出来。
导演杨亚洲拍惯了小人物大时代,这次把镜头塞进闷热潮湿的台北小巷,雨夜枪声、电报嘀嗒,压迫感像梅雨季的被子,潮得透不过气。
剧组这次较真到“变态”。
历史顾问团里坐着档案馆退休老爷子,专门盯“1949年台湾宪兵穿什么袜子”。
吴石办公室那张作战地图,是1:1复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原件,连铅笔标注的“×”都按档案来。
道具组跑遍两岸三地淘老式电台,最后在一间福州老仓库里翻出两台“美式BC-610”,开机还能响,录下来的“滴滴”直接当现场声。
演员也没闲着。
于和伟在微博直播里自嘲:“拍审讯戏,三天没洗澡,吴越一靠近就皱眉,说我味儿太真。
”吴越更狠,为了演活朱枫,把角色原型留下的家书抄了三遍,拍到后期,导演一喊“过”,她还在原地掉眼泪,“那代人把命写成纸条,我们不过是替他们活一遍。
”
国庆当天,剧组在厦门中山路摆了场“限时电报局”,观众可以现场发“密电”给主演,后台打印成复古纸条,盖“深海”钢印。
排队的人里,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问:“姐姐,朱枫真的把情报缝在旗袍里吗?
”吴越蹲下来答:“不是缝,是藏在旗袍盘扣的铜片里,一拧就开。
”小姑娘“哇”了一声,转头跟妈妈说:“我想学历史了。
”
有人问,谍战剧这么多,它凭什么出圈?
就凭把“台湾”这块谍战洼地拍成了高压锅。
过去我们看上海滩、看重庆巷战,第一次有人把镜头对准基隆港、对准台北警备司令部。
吴石在剧里有一句台词:“海那边是家,海这边是国,我站在浪里,两边都是岸。
”弹幕瞬间刷屏——“鸡皮疙瘩”“泪目”“国庆就看它”。
假期七天,有人选择堵在高速啃面包,有人选择窝在沙发啃剧情。
反正剧已经备好,历史顾问、老电台、真档案、老戏骨的汗味和眼泪,全在画面里。
唯一要提醒的是:别在深夜追,电报声一响,邻居可能以为你在搞地下工作。
来源:乘风破浪的溪流4FJ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