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天冷不冷?秋分这天早知道!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8:35 1

摘要:“暑退秋澄气变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不知不觉今日“秋分”。秋分中的“分”,有“平分”和“半”和“平均”的意思,不仅表示昼夜平分,还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半,气温不热不冷非常平均。

导读:2025年冬天冷不冷?秋分这天早知道!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暑退秋澄气变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不知不觉今日“秋分”。秋分中的“分”,有“平分”和“半”和“平均”的意思,不仅表示昼夜平分,还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半,气温不热不冷非常平均。

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白天和夜晚的时间几乎均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白天变短,夜晚变长,气温有明显下降。

秋分从时间上来看,处在90天秋季的中间,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半。此时暑热之气基本消退,冬季的寒冷尚未到来,处在冷热相对均衡的时节,不冷不热,是气候处在相对平均的一个节点。

秋分,是冷热变化的分水岭。秋分有三候:一侯雷始收声。秋分前五天,最为明显气候变化,就是下雨时几乎听不到雷声。古人认为打雷是由阳气过盛而发声,秋分之后阴气占据了主导地位,雷声也就消失。从现代气象学来看,打雷是由冷暖空气相遇,形成强对流而发声,秋分之后,夏季的暖湿气流退去,开始转为冬季冷空气所控制,也就不会现强对流天气,形成不了打雷的天气现象。在科技落后的古时,人们认为秋分打雷是不祥之兆,民间有着“秋分打雷,遍地是贼”、“秋分雷声发,遍地起新坟”的说法。秋分打雷会带来不好的年景,秋分不打雷才是正常的天气变化规律。

秋分二候:蜇虫坯户。秋分五天之后,蛰伏的虫类感受到秋冷,开始藏入土中,以土把洞口封住,开始冬眠。古人观察发现,秋分虫类开始蛰伏冬眠是个好兆头,老话说“秋分虫坯户,来年好收成”,是正常的物候变化,有利农业生产,预兆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分三候:候水始涸。秋分后五日,随着雷始收声,降雨变少,地表水份蒸发快,江河之水大量减少,低洼之地开始处于干涸。古人认为此时,要开始为过冬天做准备,老话说“秋分水始涸,开始备冬物”,意味天气开始寒冷,人们要准备好过冬天的物资。

秋分,也是“秋收”、“秋耕”和“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老话说“白露早,霜降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此时,北方开始播种冬小麦,南方进入晚稻收割。人们即担心秋分出现连绵阴雨,影响到秋收种,也担心秋分气温下降,带来霜冻造成农作物冻害,更害怕秋分影响到接下来冬天的天气。

今日秋分,2025年冬天冷不冷?秋分这天早知道!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预测怎么说?

一、上午秋分冻死牛,下午秋分穿单衣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秋分出现在上午,冬天会比较冷,下午出现,冬天会比较温暖。

按照一天的气温来说,一天当中下午要比上午热,古人按照天气变化,认为上午出现的秋分,天气比较凉爽,接下来的冬天会是个寒冬,下午出现的秋分,天气比较热,接下来的冬天会是个暖冬。

从今年秋分出现的时间来看,是凌晨2点19分04秒,属于“上午秋分”分。按照古人的农谚预测,今年冬天会比较寒冷,人们要做好冬天防寒保暖准备。

二、秋分有雨冬要寒,秋分晴天冬不冷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秋分下雨冬天会比较寒冷,秋分晴天,会是个暖冬。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分下雨会加快气温下降,天气冷得就会早。老话说“秋分雨寒露霜,三九雪打墙”,意思是说,秋分下雨,到了寒露就会出现霜降,三九天雪下得比较大,就像墙一样高。三九是冬天最冷的时节,降雪会加剧冬天的寒冷程度,说明这年冬天是个严寒的冬天。

冬天寒冷,虽然不利于人们过冬,但有利于农业生产,老话说“该冷当冷,好年景”,冬天的降雪寒冷,能增加粮食产量,会遇到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秋分晴天,按照古人的经验,这年冬天不会太冷。老话说“秋分晴天冬必暖,三九不寒单衣穿”,意思是说,秋分晴天冬天会温暖,连最冷的三九天都不冷,穿着单衣可以过三九。冬暖虽然利于人们过冬,但不利于农业生产。老话说“秋分晴天必久旱,冬暖无雪人讨饭”,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秋分天气晴朗,会带来持续的干旱天气,冬暖无雪的天气,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于绝产,在生产力落后的古时,遇到这样的年景,人们为了生计只能外出讨饭过日子。

总结:这些农谚都是古人在长期的耕种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反映了秋分时节的天气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根据这些农谚,人们对于天气变化个,就会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更好地安排农事作业和日常生活。但这些农谚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个大概率,只能供人们选择性地参考。随着时代进行,科技发展为人们,更快更准备的掌握天气变化,提供了条件,人们通过现代化的种植模式,年年都能做到大丰收。

今日秋分,您那边天气如何?有哪些说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

来源:地锅的味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