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岁物丰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8:00 1

摘要:“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今日秋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与春分一样,秋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分”取昼夜平分之意,而秋分,更居于整个秋季的中央。西汉《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

转自:参考消息

【#今日秋分#:岁物丰成】“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今日秋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与春分一样,秋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分”取昼夜平分之意,而秋分,更居于整个秋季的中央。西汉《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节,蝉鸣渐隐,银杏初黄,光阴对折,天地平分秋色。因此,秋分的英文表达为Autumn Equinox。 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气温也逐渐降低。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已是第八个丰收节。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南方则忙着播种水稻。秋分,既吹响了丰收的号角,也播撒下来年希望的种子。秋分不仅标志着气候的转变,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许多传统民俗都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例如祭月、竖蛋、送秋牛图等。据史料记载,自周代起,我国便已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传统。秋分曾是古老的“祭月节”。但因秋分未必有满月,后来这一节日逐渐调整至农历八月十五,如今中秋节的诸多仪式正是源自秋分祭月的古俗。 而因秋分时昼夜均分,阴阳协调,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平衡”之日,因此民间流传了“竖蛋”的习俗——将鸡蛋轻轻竖立,成功者预示好运相伴。此外,古时秋分,人们还会在红纸或黄纸上印出全年节气与农夫耕田图案,称为“秋牛图”。此图由能言善唱者逐户赠送,送图之人会说一些鼓励秋耕和不违农时的吉祥话,句句押韵动听,俗称“说秋”,这“说秋”之人便被称为“秋官”。牛是古代农耕的主要“劳动力”,“送秋牛图”饱含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淳朴祈愿。 在我国南方,秋分“吃秋菜”也是广为流传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秋分时,人们会去野外采摘青翠纤细的秋菜,与鱼一起熬成汤,寓意家宅安宁、家人安康。除了秋菜,秋分美食亦丰富多样。在南京,桂花盛开时烹制的盐水鸭色味最佳,被称为“桂花鸭”。“秋风起,蟹脚痒”,此时蟹肥菊黄,品蟹正当时。有些地区还会煮汤圆并插于竹签置于田边,寓意“粘雀子嘴”,祈求麻雀不扰庄稼。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秋分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满诗意的时节。“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写尽秋夜的静谧与芬芳;“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描绘出秋雨后的清新景致;“山中秋已半,蓬荜晏方开。不听夜虫话,焉知节物来”则道出山居秋日的恬淡与闲适…… 秋季天高云淡,风清露凉,层林尽染,稻浪翻金……这斑斓秋色,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站在秋季的中点,静心感受“分”之平衡与和谐,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也能恰如其“分”,如秋天一般,收获丰硕果实。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