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铁们,今年春耕的油菜籽可是种下去了,但秋收能打多少粮,关键就看眼下这管理跟不跟得上!咱老农在地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油菜籽种植的那些坑,可是实打实用汗水甚至泪水填平的。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唠唠,要想油菜籽亩产蹭蹭往上涨,务必记住这“三要三不要”!这都是咱实践里摔
老铁们,今年春耕的油菜籽可是种下去了,但秋收能打多少粮,关键就看眼下这管理跟不跟得上!咱老农在地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油菜籽种植的那些坑,可是实打实用汗水甚至泪水填平的。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唠唠,要想油菜籽亩产蹭蹭往上涨,务必记住这“三要三不要”!这都是咱实践里摔打出来的真经,不搞虚的。
先说“三要”,这是咱丰收的基石,一点马虎不得。
第一要紧的,就是科学施肥要跟上趟。 油菜籽这作物,是个“吃货”,但可不是胡吃海喝。它讲究个营养均衡,前期后期要的不一样。底肥一定要下足,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复合肥,把地力基础打牢靠。到了开春抽薹开花期,那就是需肥的“猛长期”,这个时候追肥至关重要,特别是硼肥,千万不能省。缺了硼,花而不实、荚果空瘪的现象就来了,那产量直接掉一大截。现在都讲究精准施肥,有条件的测测土,缺啥补啥,别光凭老经验一把化肥撒下去,那叫浪费钱还可能烧苗。
第二要紧的,就是田间管理要精细。 油菜种下去不是就等着收了。间苗定苗要及时,别舍不得,苗太挤了都长成细高个,风一吹就倒,哪还能高产?留苗密度得根据品种和地力来,保证通风透光。除草松土也得勤快,别让杂草抢了油菜的营养。开沟排水更是重中之重,油菜怕涝,特别是后期,田里积水久了,根系一烂,啥都白搭。雨季来临前,一定把沟渠清理得畅通畅的。
第三要紧的,就是病虫害防治要趁早。 蚜虫、菜青虫、菌核病,这些都是油菜的“老对头”。不能等到虫子满天飞、病害一大片了才着急打药。得勤下地看看,发现有点苗头,立马对症下药,把它摁在萌芽状态。现在提倡绿色防控,比如用黄板诱蚜,保护害虫的天敌,减少农药用量,这对咱的农产品安全和环境都好。打药的时候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
说完了“三要”,咱再敲敲警钟,这“三不要”可是咱老农用教训换来的,耳朵都得支棱起来听!
第一个不要,就是不要盲目抢早播种。 总觉得种得早收得就早?不一定!油菜播种得看天看地看温度。播种太早,气温高,苗子长得快,容易形成高脚苗,不壮实,抗冻能力差。一旦来个寒潮,冻死冻伤一片,后悔都来不及。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常年的霜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保证油菜在越冬前能长到合适的苗龄,安全过冬才是硬道理。
第二个不要,就是不要依赖单一品种。 不能看隔壁老王家种某个品种高产,咱就年年只认它。得考虑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比如有的品种抗病强,但产量可能不是最高;有的品种高产,但可能不耐寒或者不抗倒伏。最好能搭配种植,或者隔几年换换品种,降低风险。同时,一定要选正规渠道的、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可别贪便宜买了假种子,那才真是欲哭无泪。
第三个不要,就是不要采收贪图省事。 油菜啥时候采收有讲究,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熟。太生了,籽粒不饱满,出油率低;太熟了,荚果一碰就炸,割晚了籽粒都掉地里了,损失多大!最佳时机是当全田三分之二以上的角果变成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里的籽粒开始变黑时,趁早晨湿度大、不易裂荚的时候抢收。收割、堆放、脱粒,各个环节都得细心,减少损失就是增加产量。
老铁们,种地是个技术活,更是辛苦活。咱老农踩过的坑,希望大家能绕过去。记住这“三要三不要”,说到底就是“科学”二字。用心对待每一棵苗,精细管理每一步,咱这油菜籽亩产,想不涨都难!希望今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都能有个好收成!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