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碳吐油”的神奇技术!我国海上封存二氧化碳超1亿立方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19:41 1

摘要:2025年9月10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2025年9月10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这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植树220万棵,表明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瞻性重大技术,正在中国迎来快速发展期。从陆上到海上,从试点到规模化,CCUS正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随着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标志着中国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01 技术进展:从陆上到海上,CCUS项目遍地开花

近年来,中国CCUS技术发展迅速,各项技术均取得显著进展,总体水平已与全球接近。从2021年至2024年,全国规划运行的CCUS工程由49个发展至126个,数量成倍增长。

碳捕集技术可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富氧燃烧)和燃烧后捕集3类。其中,燃烧后捕集无需改变现有燃烧方式,直接从燃煤烟气中分离二氧化碳,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在封存技术方面,我国已形成陆上咸水层封存、枯竭油气藏封存、深海封存等多种方式。深部咸水层由于分布范围广,封存潜力最大。

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已有多个项目进行工业示范。2023年6月,我国首个深海封存示范工程也在广东珠江口盆地投运。

02 项目应用:规模化示范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延长石油已开展近20个油气田CCUS项目,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2022年8月,中国石化投运了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技术示范中后段,向成熟的商业化运营迈进。

中国石油部署了以松辽盆地300万吨CCUS重大示范工程为代表的“四大工程示范”和“六个先导试验”,形成了“四大六小”CCUS产业格局。

截至2023年底,中国石油CCUS项目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70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碳累计注入总量的近70%,累计增油超200万吨。

海上CCUS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2023年6月1日,中国海油投运了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量超百万吨级——恩平15-1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示范工程。

03 发展前景:政策市场双驱动,CCUS迎来新机遇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CCUS技术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3)》预测,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国CCUS二氧化碳减排需求2025年将为2400万吨/年,2030年将增至近1亿吨/年,2040年将达到10亿吨/年。

政策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布的新版《中国CCUS技术发展路线图》建议将CCUS技术纳入国家“碳中和”目标重大战略进行统筹考虑,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和标准体系。

碳市场的发展也为CCUS提供了经济激励。随着中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欧盟碳价攀升(超80美元/吨),CCUS项目的经济性将逐步改善。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中国石化与壳牌、宝钢股份、巴斯夫在北京签署华东CCS四方合作项目联合研究协议,共同评估在华东地区建设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S集群项目的可行性。

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成本降低。第二代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正在研发过程中,包括新型膜分离、增压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等新技术成熟后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煤电和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有效减排。

截至2025年9月,中国CCUS项目已快速增长至126个,具备年捕集二氧化碳能力6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年注入300万吨,多个百万吨级以上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持续下降,CCUS有望在2030年后成为中国向低碳能源系统平稳转型的重要战略储备技术。

到2050年,中国将构建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CCUS技术体系和产业集群,实现CCUS的广泛部署和区域新业态。

CCUS技术不仅是实现碳减排的战略性工具,更是驱动油气田高质量开发的核心引擎。


来源:碳氢能量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