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加坡薪酬体系以“市场化调节”为核心,未设统一最低工资标准,而是通过差异化政策保障不同群体,这既适配多元劳动力结构,也让各类员工面临不同薪资境遇。从员工视角剖析保障情况与需求,能更全面理解其薪酬政策实践效果。
新加坡薪酬体系以“市场化调节”为核心,未设统一最低工资标准,而是通过差异化政策保障不同群体,这既适配多元劳动力结构,也让各类员工面临不同薪资境遇。从员工视角剖析保障情况与需求,能更全面理解其薪酬政策实践效果。
一、本地低技能员工:累进工资模式下的稳步提升
对本地低技能员工,“累进工资模式(PWM)”是核心保障,覆盖清洁、安保、餐饮、零售等行业,通过强制薪资标准及逐年上调,实现薪资与技能双增长。
2025年9月零售业纳入PWM后,全职员工最低月薪将从2175新元升至2305新元,2027年达2565新元;清洁行业2024年最低月薪2215新元,较2022年增近15%。政策还要求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但部分员工反映,当前部分PWM行业薪资未达2024年2906新元/月的生活工资基准线,生活压力仍存。
二、外籍员工:准证门槛下的分层保障
新加坡对外籍员工分类管理,不同准证对应不同薪资门槛,形成分层保障,高技能者薪资有竞争力,中低技能者则面临增长空间有限与合规风险。
2025年政策调整后,高技能外籍员工EP准证最低月薪升至5600新元(金融行业6200新元);中低技能S准证普通行业门槛增至3300新元(较2023年增10%),雇主需缴外籍劳工税从550新元升至650新元。部分中低技能外籍员工表示,薪资增长被生活成本抵消,且企业若未足额发薪可能影响准证续签,同时他们无法享受本地员工的“工作福利收入补助(WIS)”。
三、中高技能本地员工:市场化调节下的自主与挑战
中高技能本地员工薪资由市场供需决定,无强制最低工资,凭借技能优势薪资较高且增长空间大,但也面临薪资差距扩大与竞争压力。
2024年新加坡中高技能岗位(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平均月薪超6000新元,较2022年增约12%,员工可通过协商、提升技能争取涨薪。不过,科技行业2024年薪资涨幅较2023年降3个百分点,且外籍高技能员工涌入加剧竞争,本地员工需持续提升技能维持优势。
新加坡不同员工群体薪资境遇不同,需企业精准把控薪资管理,平衡员工需求与合规。万领钧Knit People凭10年全球薪酬服务经验,可协助企业理解不同员工薪资保障要求,为本地低技能员工制定符合PWM的薪资方案,为外籍员工匹配准证薪资门槛;其华语服务中心与中国市场团队,还能为中国企业梳理合规要点,协助设计合理薪酬结构,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官网:
https://www.knitpeople.com.cn/country-guides/singapore-overview?platform=xny
来源:万领钧Knit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