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电池弹射技术引发争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23:20 1

摘要:北京零下,一台日产轩逸,揣着块2度电的小电池,居然能连续弹射30次。

冬天续航打骨折的电车主们,看到这新闻估计得沉默。

北京零下,一台日产轩逸,揣着块2度电的小电池,居然能连续弹射30次。

编辑

这操作,简直是在给那些动辄上百度电的大块头们上课,技术路线这事儿,还真不是谁电池大谁有理。

这套e-POWER说白了就是个增程式,但又有点不一样。

发动机完全不参与驱动,就一心一意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发电,当个随车充电宝。

编辑

很多人喷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能量转换多一道,效率低。

尤其跟比亚迪DM-i那种高速能发动机直驱的比,高速油耗确实是个问号。

日产这套系统,本质上还是油发电,再用电驱动,逻辑上存在能量损耗。

编辑

但日产这次的玩法,妙就妙在那块小电池上。

它追求的不是容量,是功率。

快速充放,瞬间顶上。

编辑

2度电,热管理好做,冬天性能衰减也小。

大电池怕冷,它这个“小暖宝宝”反而没那么娇气。

连续30次弹射,考验的根本不是电池容量,而是电池的瞬时放电能力和系统的能量管理水平。

编辑

电机需要大电流,发动机全力发电,电池也跟着补。

一减速,动能回收又立刻给电池“回血”。

整个过程形成一个极速循环,电池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的、随叫随到的状态。

编辑

所以,这30次弹射,秀的不是极限性能,秀的是一种思路:解决问题不一定非得堆料。

在人人都在卷续航、卷电池包大小的时候,日产搞了这么个“奇葩”,专治续航焦虑和充电桩不足。

它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也不是全工况最省油的,但对于那些没家充、又想体验电车平顺感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个刚刚好的选择。

技术路线没有绝对的对错,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就是好技术。

来源:汽车司机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