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名单,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正式从测试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名单覆盖乘用车、客车、货车三大类别,九家车企获得首批资格,包括一汽、上汽、广汽、长安、北汽蓝谷、比亚迪、蔚来、上汽红岩和宇通客车。
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迎来历史性时刻。L3级自动驾驶汽车正式获准上路,在这场技术角逐中,蔚来成为“蔚小理”中唯一入围的首批车企,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名单,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正式从测试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名单覆盖乘用车、客车、货车三大类别,九家车企获得首批资格,包括一汽、上汽、广汽、长安、北汽蓝谷、比亚迪、蔚来、上汽红岩和宇通客车。
在这场备受关注的角逐中,蔚来凭借其自研的NAD系统成功入围,成为“蔚小理”三大新势力中唯一的代表。相比之下,理想和小鹏未能进入首批准入名单,其中小鹏因未申报而落选,华为则因非整车厂身份缺席此次名单。
自动驾驶领域一直存在两条主要技术路线:VLA(视觉-语言-动作)和WA(世界模型)。理想、小鹏等押注VLA模型,而华为、蔚来则坚守WA路线。WA路线需要巨额投入,华为在此投入已超200亿元,蔚来也专门成立“世界模型实验室”,累计投入超150亿元,这种高投入构筑了技术壁垒。
长安汽车成为本次名单中的大赢家,获得17张测试牌照,旗下深蓝SL03、阿维塔11等车型率先获得测试资格。赛力斯(问界)紧随其后,凭借11张牌照与问界M9车型,成为华为智驾生态下的核心代表。
L3级自动驾驶被称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在特定条件下系统可以完成所有驾驶操作,驾驶员需要在系统请求时接管车辆。与L2级相比,L3级的重大突破在于驾驶员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脱手”驾驶,责任主体也从驾驶员转向车企。
目前L3功能的使用有严格场景限制,仅能在高速、快速路等封闭或半封闭路段开启,城区复杂路况暂不支持。责任认定机制是L3落地核心,中国试点采用“谁控制谁担责”原则,车企需为系统缺陷导致的事故承担责任。
随着首批名单的落地,北京四环的首批L3车主已经可以松开方向盘。未来,这场由中国车企引领的智驾革命,将驶向更广阔的天地。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驾驶的核心始终是“安全与便捷”,只有技术成熟、场景合规的L3功能,才能真正提升出行体验。
来源:包菜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