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浪浪山小猪妖的猪鬃毛,不止能刷锅,还能买航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21:56 2

摘要:在一群没有姓名的普通小妖怪跌跌撞撞穿越自身困境的故事里,不知有多少职场人被戳了心经。像是临时工小猪妖为了完成任务用了自己的鬃毛刷锅,却因效果出类拔萃而惹了祸。

大家看近期热映的《浪浪山小妖怪》了吗?

在一群没有姓名的普通小妖怪跌跌撞撞穿越自身困境的故事里,不知有多少职场人被戳了心经。像是临时工小猪妖为了完成任务用了自己的鬃毛刷锅,却因效果出类拔萃而惹了祸。

努力刷锅的小猪妖 图源:《浪浪山小妖怪》剧照

真可惜小妖精自己都不知道,这几根猪鬃,其实大有用途,一度是异常珍贵的“软黄金”!

猪鬃的神奇之处

猪鬃是沿着猪脊骨上方生长的毛发。和其他普通毛发一样,从外向内分成三层: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

鳞片层厚度只有0.5微米左右,透明无色素。在其之下的皮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这一层的厚度决定了猪鬃有多柔韧不易折断。最里面的髓质层是一层松软的组织,髓质细胞充满空气,呈海绵状。

猪鬃毛的结构 图源:typepad.com

不过猪鬃的毛尖没有髓质,且会分成两个甚至更多个分叉。不过这并非像人类头发分叉那样是发质不太好了的表现,而是它的“出厂配置”。

显微镜下的猪鬃分叉 图源:jerrysartarama.com

自然分叉的猪鬃尖端配合表面微小的鳞片,让猪鬃的表面积成倍增加。这大大提高了它“抓住”其他材料如油漆、皮脂和灰尘的能力,从而让猪鬃能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

一簇尖端分叉的猪鬃 图源:shoemakercraft.com

猪鬃,跨界大师

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从文明史之初就已显形。

石器时代的人就已经学会了用动物骨、木棍和毛发制作笔刷绘制壁画。从中世纪起,猪鬃就成了画师手里的心头好。它的尖端柔软且自然分叉,更易“抓住”颜料,且能保留细腻的笔触;还耐磨、耐洗涤剂和其他溶剂,使用寿命有保障。

不同型号的猪鬃油画刷,如今依然被广泛运用 图源:tsofa.com

在纺织业中,猪鬃被制作成拉幅机上不停转动的圆刷,用于将布料维持在均匀固定的宽幅,减少皱褶;或者组成圆柱刷以除去织物表面的纤维和灰尘。

拉幅机上的猪鬃圆刷 图源:toscanaspazzole.com

在日用品上,曾有一件人人每天都要用的小物件离不开猪鬃——那就是牙刷。尽管早在宋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用马尾做的牙刷,但彼时刷牙的习惯还没普及开。进入20世纪后,刷牙变成了一件“时髦的事”,不少民族品牌如“梁新记”、“张新记”等纷纷采用比马尾更便宜的猪鬃制造牙刷。

梁新记牙刷著名的slogan:一毛不拔 图源:广州日报

猪鬃还跟着人类进入运动赛场。有一项冷门而高雅的运动需要猪鬃的帮助:冰壶运动中有一个影响成绩与胜负的重要环节:用专门的扫帚不停刷冰面干涉摩擦,以控制冰壶石的滑行轨迹。

冰壶扫帚有很多种,传统上,猪鬃扫帚受欢迎了半个世纪。当空气潮湿或观众满座让冰面起雾结霜时,猪鬃扫帚能格外有效地除霜

尽管近年来随着场地技术发展,结霜问题已大大减少,合成纤维扫帚也层出不穷,依然有一些运动员喜欢在国际大赛中使用传统扫帚。

使用猪鬃扫帚的加拿大运动员Marinna Martini 大部分用于制作猪鬃扫帚的猪鬃毛来自中国 图源:mlive.com

猪鬃,重要的出口品

不是什么猪都能“薅”上几根猪鬃。

首先,猪得能长出鬃毛来才行。猪鬃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饲养环境、当地气候和品种等因素的影响。如今不少猪种为了屠宰方便,已经被选育得相对光溜溜的,毛发又细又软,自然也就取不到能用的猪鬃了。

常见的肉猪——长白猪 即便是种公猪也“毛发稀疏” 图源:fwi.co.uk

相比之下,我国著名的优质产鬃猪——荣昌猪,就显得“毛”有所值。它从小毛发旺盛,鬃质优良,能产出更为被偏好的白鬃。在其开始被集中饲养和保育的1930年代,一头猪的猪鬃产值能达到全猪价值的1/8~1/10。

成年雄性荣昌猪 图源:秒懂百科

猪鬃自18世纪50年代起,便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出口品之一,量多质优,深受国际市场认可。

到了抗战时期,猪鬃的地位更进一步:无论是清洁枪膛、炮管,还是为军用武器与设备上油漆,都离不开猪鬃刷,使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了必备的战略资源。1938年~1945年,国民政府统制机构共出口猪鬃80871公担(1公担=100千克),带来了达30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相当于当时一艘航母的价格

用猪鬃刷清洁武器 图源:百家号

剧集《北平无战事》中所提及的那条传奇“驼峰航线”上,飞行员们冒着生命危险飞跃喜马拉雅山脉所运送的:除了提供给对日作战远征军的战略物资外,还有战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外贸出口品,如钨、锑、锡等矿产、桐油以及猪鬃。

执飞驼峰航线的运输机 图源:美国驻华大使馆

根据世界银行的贸易数据:中国2023年出口猪鬃2900余吨,价值2,925.41万美元,占全球出口额的82%。这意味着:即便合成材料不断发展,这些粗长、坚韧又有弹性的猪鬃依然有着广泛的需求

其实除了猪鬃,猪的身上几乎没有可浪费的地方——它可以衍生出500多种副产品!我们所使用的皮革、肥料、玻璃、化妆品、色素、肥料、胰岛素等物品里都有猪的付出。

兴许,小猪妖要是换个赛道,早已经是商界大亨了呢!

参考文献:

[1]鲍塑石. 华北猪鬃产业变迁研究[D]. 保定. 河北大学, 2024.

[2]季致和. 猪鬃毛尖再造机理的探讨及工艺试验[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1, 5(4): 24-26.

[3]陈岗. 近代四川猪鬃业的开发与经营[J]. 史学月刊, 2008 (4): 92-98.

[4]80年前广州牙刷品牌用“一毛不拔”做广告语,广州日报-2015年9月17日

[5]谭刚. 西南土产外销与大后方口岸贸易变迁 (1937—1945)——以桐油, 猪鬃, 生丝和药材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 2013 (2): 97-110.

[6]陈岗. 民国时期四川猪鬃开发在猪种改良中的作用[J]. 农业考古, 2013 (4): 245-248.

[7]廖均华, 陈先达, 朱建军. 荣昌猪鬃几项理化性状的测试[J]. 畜牧兽医学报, 1994, 25(3): 226-232.

[8]China Pigs', hogs', or boars' bristles or hair exports by country in 2023, https://wits.worldbank.org/trade/comtrade/en/country/CHN/year/2023/tradeflow/Exports/partner/ALL/product/050210?utm_source=chatgpt.com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