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在线测试系统搭建与调试指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9:08 1

摘要:搞PCB测试就像给电路板做体检——光焊得好不够,还得确保它能"活蹦乱跳"不罢工。在线测试(ICT, In-Circuit Test)就是那个让板子"开口说话"的神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搭建设计合理、高效可靠的ICT系统。

搞PCB测试就像给电路板做体检——光焊得好不够,还得确保它能"活蹦乱跳"不罢工。在线测试(ICT, In-Circuit Test)就是那个让板子"开口说话"的神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搭建设计合理、高效可靠的ICT系统。

1. ICT系统的基本组成

(1)硬件三巨头

✔ 测试夹具(Fixture):板子的"按摩椅",用弹簧针(Pogo Pin)精准戳中测试点。
✔ 测试仪(Tester):相当于"医生",负责测量电阻、电压、短路/开路等参数。
✔ 开关矩阵(Switch Matrix):像"交通指挥员",快速切换测试通道,提高效率。

(2)软件两大护法

✔ 测试程序(Test Program):告诉测试仪"测哪里、怎么测"。
✔ 数据分析系统:记录测试结果,生成报告(方便甩锅给生产部门)。

2. 测试点设计:让板子"易测"的黄金法则

(1)测试点布局要"友好"

间距≥1.5mm,避免Pogo Pin"打架"。

尽量放在同一面,否则双面夹具贵到肉疼。

避开高大元件(如电解电容),否则夹具得挖洞,成本飙升。

(2)关键信号必须覆盖

电源 & 地:确保供电正常,别板子没通电就瞎测。

时钟 & 复位信号:数字电路的"心跳",不测容易漏掉大问题。

关键接口(USB、HDMI等):避免组装后才发现接口失效。

翻车案例:某工程师忘了留测试点,最后只能飞线测试,被产线小哥追杀三条街……

3. 测试夹具选型:弹簧针的"艺术"

(1)Pogo Pin选型要点

电流能力:大电流线路(如电源)选粗针(≥1A)。

寿命:一般针可测5万~10万次,别贪便宜选劣质针。

头部形状:尖头(用于小焊盘)、冠头(防滑)按需选择。

(2)夹具设计避坑指南

✔ 加导向柱:防止板子放歪,针扎偏。
✔ 考虑板子变形:加支撑柱,避免压弯PCB。
✔ 防呆设计:别让操作员反着插,否则针全废!

经典语录:"好的夹具让测试爽到飞起,烂的夹具让工程师哭到崩溃!"

4. 测试程序开发

(1)基础测试项

短路/开路测试:确保没有不该连的连了,该连的没连。

电阻/电容/电感值:对照BOM,别让物料"偷工减料"。

二极管 & 三极管极性:防止贴片机手抖焊反。

(2)高级操作

电源时序测试:比如CPU的上电顺序错了会直接"罢工"。

数字信号扫描:用边界扫描(JTAG)测复杂IC。

模拟信号测量:ADC/DAC的精度也得把关。

程序员吐槽:"写测试程序就像教AI吵架——得把各种异常情况都想到!"

5. 调试与优化

(1)校准!校准!校准!

测试仪本身可能有误差,定期用标准电阻/电压源校准。

接触电阻补偿:Pogo Pin本身有电阻,别让它"背锅"。

(2)误报率优化

阈值设置合理:比如电阻±5%,别设太严导致良品被误杀。

滤波去抖:避免接触瞬间的波动误判为故障。

(3)速度 vs. 覆盖率权衡

测试点越多越全面,但时间也越长。

80/20法则:优先测关键故障点,次要参数抽检。

来源:小细说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