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题 识:此次河鱼之疾,字课荒阁,可叹。五月初十日记。蝯。鉴藏印:观瓶居鉴藏金石书画记、曾广镛(三十四次)、天玺堂藏后 页:华山碑。己未五月初十日,计二十九页。 钤印:曾广镛签 条:何绍基临华山碑。李义弘。 钤印:李義弘、在川
何绍基 隶书《临华山碑》
水墨纸本 册页(二十九开) 28×47.5 cm
题 识:此次河鱼之疾,字课荒阁,可叹。五月初十日记。蝯。
鉴藏印:观瓶居鉴藏金石书画记、曾广镛(三十四次)、天玺堂藏
后 页:华山碑。己未五月初十日,计二十九页。 钤印:曾广镛
签 条:何绍基临华山碑。李义弘。 钤印:李義弘、在川
何绍基学问淹博,学贯古今,四十岁踏上仕途,历任国史纂修,文渊阁总纂、提调,武英殿总纂等职,并典试闽、黔、粤诸省,复任四川学政等职,数十年尽职王事,然对于书法艺术的探求则从未停歇过。晚年,他在中国书坛已负盛名,曾国藩等都认为“其书必传无疑”,然他仍每天临池,挥毫总至“汗湿重衫”为止。他初工楷书,继攻行书,可称神品。晚则痴迷于隶书,每日朝起以临汉碑为日课,传世《临张迁碑》已见很多册,都书有时日,可见临写之勤。此册临华山碑,册末自题患“河鱼之疾,字课荒阁,可叹!”时为咸丰九年他六十一岁时,因腹疾甚久,体质虚弱,有过短时期搁笔,而心中因此郁郁。古人自律之严于此可见一斑。此册为病后稍愈时作。悬肘临书,依旧笔沉力畅,墨气直入纸背。可能病后初试用了一枝刚开动的新笔,运笔时尖锋毕露,更显出一种劲利的灵动之气,与习见的秃笔含毫笔意粗重的隶书不同,直至末页“邯公修苏朗”等字,则拙朴之势又见笔端,是他隶书中写得极用心极精彩的一册。
来源:大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