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第三天,娃的呼吸突然变快,胸口一鼓一鼓的,咳嗽也加重了,喉咙里还呼噜呼噜响;到第四天直接不对劲 —— 孩子突然喘不上气,吸气时锁骨窝、肋骨缝都往下凹,嘴唇憋得发青,连奶都不肯喝,送急诊后直接被拉进了 ICU!
上海有个二胎妈妈最近快愁到失眠!
前几天她家娃突然流鼻涕、偶尔咳两声,她想着自己带过一个娃有经验,没当回事,顺手喂了点感冒药。
结果第三天,娃的呼吸突然变快,胸口一鼓一鼓的,咳嗽也加重了,喉咙里还呼噜呼噜响;到第四天直接不对劲 —— 孩子突然喘不上气,吸气时锁骨窝、肋骨缝都往下凹,嘴唇憋得发青,连奶都不肯喝,送急诊后直接被拉进了 ICU!
后来医生说,孩子根本不是普通感冒,是感染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而现在上海感染这病毒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住院的孩子里,40% 以上都是阳性!
这消息可不是我瞎编的,新华网、澎湃新闻这些权威媒体都报道了,看完真让人揪心。
你知道这病毒最缺德的地方在哪儿吗?它特别会伪装!一开始的症状就是流鼻涕、轻咳,跟咱们平时得的小感冒一模一样。
别说新手爸妈了,就连二胎、三胎家长,都容易被它骗过去 —— 毕竟按往年经验,这病毒得等到 10 月底、11 月初才高发,现在刚开学,谁能想到它会提前 “偷袭”?
有个三胎爸爸就说,他家老三一开始也是流鼻涕,他想着 “前两个娃都这么过来的,小感冒而已”,结果两天后孩子开始喘,送医院才知道是这病毒。
医生说,现在发展成中重症的,基本都是半岁以内的小宝宝,他们免疫力太弱,病毒一入侵就容易攻到肺部,变成重症肺炎。
咱不是说家长不上心,实在是这病毒太会 “藏”!没有特殊症状,早期根本分辨不出来,等发现不对劲时,可能已经耽误了最佳处理时间。
可能有人觉得,这病毒只欺负小宝宝?不是的!所有免疫力低的人,都是它的 “目标”,尤其是这三个地方的人:
第一个是幼儿园和学校。刚开学,几十个孩子挤在一间教室,空气流通差,只要有一个孩子携带病毒,很容易传给全班。
而且学生课业忙,有时候感冒了也硬扛,免疫力一降,病毒就更容易找上门。
第二个是养老院。老人们年纪大了,免疫力本来就弱,有的还有基础病,一旦感染这病毒,恢复起来特别慢,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第三个是经常出差、旅游的人。再过阵子就是国庆,大家都要跨省玩,火车、飞机上全是人,要是碰到病毒携带者,很容易被传染。
而且国庆期间天气忽冷忽热,北方降温、南方还像夏天,一冷一热抵抗力就差,病毒正好 “趁虚而入”。
更麻烦的是,这病毒跟流感一样,就算没症状的人也可能携带病毒。比如你自己感染了,没觉得不舒服,回家抱宝宝、跟老人吃饭,就可能把病毒传给他们 —— 这才是最让人防不胜防的。
咱得说句实在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这病毒的特效药。治疗的时候,基本就是 “对症处理”—— 咳嗽了用止咳的,喘了帮着缓解呼吸,主要还是靠身体的免疫系统扛过去。
所以,与其等感染了再想办法,不如提前做好防护,把病毒挡在门外。这 4 件事,大家一定要记牢:
第一,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国庆出游尽量避开高峰,能错峰就错峰;平时去超市、菜场,要是人多就先别进去,等没人了再去。
第二,出门必戴口罩。别觉得麻烦,口罩是挡住飞沫传播的最好办法。尤其是去医院、幼儿园、学校这些地方,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家后及时把口罩扔掉,别随手放桌上。
第三,勤洗手、多通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搓够 20 秒,手心、手背、指缝都要搓到;家里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半小时以上,让新鲜空气进来,把病毒吹出去。
第四,别掉以轻心!重复感染也可能。不是说感染过一次就没事了,这病毒会反复入侵,就算之前得过,也得做好防护,尤其是家里有宝宝和老人的,千万别大意。
最近国内不少地方都开始降温,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容易让人感冒。
要是家里人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比如宝宝呼吸变快、咳嗽加重、嘴唇发青,或者老人发烧不退、喘不上气 —— 别想着 “再等等看”,早检查、早处理,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咱当家长、当子女的,最怕的就是家人遭罪。虽然做好防护可能麻烦点,比如出门要带口罩、回家要洗手,但比起看着宝宝进 ICU、老人难受,这点麻烦真不算什么。
记住:应对这种 “伪装型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 “防患于未然”。多留意家人的身体状况,做好防护,才能让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来源:小人物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