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众的认知里,皇帝坐拥天下,尽享荣华,山珍海味、佳丽三千,生活潇洒肆意。前几年爆火的《甄嬛传》,以雍正朝为背景,展现了后宫的尔虞我诈。剧中,雍正皇帝似乎整日周旋于后妃之间,被复杂的后宫争斗裹挟,最终在权谋算计中离世。然而,真实的雍正皇帝的生活究竟如何?让我们
在大众的认知里,皇帝坐拥天下,尽享荣华,山珍海味、佳丽三千,生活潇洒肆意。前几年爆火的《甄嬛传》,以雍正朝为背景,展现了后宫的尔虞我诈。剧中,雍正皇帝似乎整日周旋于后妃之间,被复杂的后宫争斗裹挟,最终在权谋算计中离世。然而,真实的雍正皇帝的生活究竟如何?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宗,探寻这位帝王的一天。
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文献资料较为完备,其中“起居注册”详细记录了皇帝的日常生活,是了解雍正生活的重要窗口。
每天寅时一刻,即早晨5点,紫禁城交泰殿的自鸣钟敲响起床钟,住在养心殿的雍正皇帝便要起床。即便前一晚加班至深夜,也难以赖床,因为会有宫女跪在床前,不停地呼喊“吉祥”,直至皇帝起身,这独特的“人形闹钟”才会停止工作。
穿戴整齐后,雍正会前往永和宫向母亲乌雅氏请安,这一习惯传承自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康熙堪称大孝子,每日清晨都会前往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和嫡母孝惠章皇太后处嘘寒问暖,这个惯例持续了57年,直至两位长辈离世,彼时康熙也已65岁高龄。雍正深受父亲影响,将孝道铭记于心,他所著的《庭训格言》详细记录了康熙教育子女的语录,其中不乏关于孝道的教诲。正因如此,康熙培养出了孝顺的儿孙,雍正对父皇孝顺有加,乾隆做皇帝后也孝顺母亲崇庆皇太后长达42年。祖孙三代的良好品德,为康雍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请安归来,雍正便直接回到养心殿早读。令人惊讶的是,他不吃早饭就开始投入“工作”。早读内容从圣训和实录开始,圣训是圣旨集萃,记录着国家大事的决策;实录是祖辈皇帝的起居录,涵盖管理国家的实战流程。此外,雍正还广泛涉猎汉学、满文,对天文、数学、物理、地理、机械、钟表、医学等西洋科学也颇有研究,堪称一位学霸型皇帝。一番早自习结束,天色大亮,才到了吃早饭的时间。
皇帝的早餐一般有8道主菜、4道小菜,还会根据季节和皇帝喜好加配汤粥或小火锅。早餐时,通常没有嫔妃作陪,雍正独自用餐,这也是他一天中难得的闲暇时光。
用餐完毕,已至辰时,即早上7点,正式办公时间来临,雍正要上朝了。清朝朝会制度本是每十天一朝,但雍正堪称历代帝王中的头号工作狂,在位13年,无一天不上早朝。想象中的上朝,皇帝高坐龙椅,大臣们跪地山呼万岁,皇帝一声“爱卿们有事启奏,无事散朝”,似乎轻松惬意。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上奏之事关乎军机大事,需要保密,并非所有官员都能听闻。因此,雍正上朝地点在乾清门,即“御门听政”,这是康熙定下的规矩。能前往乾清门的官员多为各中央部门主管。为了准时赶到,官员们常常凌晨3点多就得起床,一路气喘吁吁地赶往乾清宫,口中还念念有词,因为大清的工作报告不能读,只能背诵,一旦出错还会挨骂。朝会上,皇上端坐中央,旁边是机要秘书和各部门主管,汇报官员将奏章交给皇帝后跪地背诵,一个接一个,谁若背错,便会在众人面前丢脸。由此可见,在清朝为官,不仅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还得有良好的记忆力。
退朝后,官员们各自回部门上班,而雍正皇帝却还不能休息,因为他手中还有堆积如山的文件需要处理。各部委上交的报告都要批复,雍正通常会脱下朝服,换上便装继续工作,这种批复奏章的工作被称为“朱批奏章”,因皇帝常用红墨水批复而得名。由于奏章阅读量巨大,一般要求奏章不超过300字,不过也有个别“话痨”官员。曾有一位武官递交了一份5900字的奏章,直接被雍正骂了回去;明太祖朱元璋更直接,刑部官员茹太素递交超长报告,读到6000多字还未进入正题,朱元璋不耐烦,直接命人将其打了一顿,第二天接着读,直到16500字才看到要点,朱元璋斥责其报告500字即可,再写这么长小心挨揍。
经过一上午的头脑风暴,雍正稍作休息后开始用晚餐。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实行两餐制,皇帝也不例外,所以这里的晚餐时间大约在下午2点半。用餐后,雍正又会投入到他热爱的工作模式中,不过逢年过节时也会适当休闲。他的休闲爱好别具一格——cosplay。雍正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难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他让画家绘制了一套《雍正行乐图》,在画中,他身着各种服饰,扮演成勇士、雅士、仙人、陶渊明、钓鱼者等各种角色,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
这位勤劳的皇帝,一年364天都在工作,只有生日当天才会给自己放一天假,比当今的996码农还要辛苦,甚至超过一周平均工作100小时的当今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他在位13年,批了22000个私信、19万个盖公章的报告,书写了4000多万字,平均一天要写近1万字。如此忙碌,连生孩子都得抽时间,他的14个子女中,有12个是在继位前做雍亲王时所生,继位后仅生了两个。可见,他根本无暇像《甄嬛传》中所描绘的那样,整日纠结今晚去哪位妃子处。
工作到下午5点以后,雍正会吃些点心,然后祭拜神灵,之后继续批阅奏章。虽然按规定皇帝晚上10点钟就要就寝,但勤劳的雍正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
从雍正的一天可以看出,皇帝这份工作并非常人所能胜任。历史上正常死亡的皇帝,最常见的死因是长期劳累、紧张和心理压力大导致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南宋孝宗皇帝曾对大臣说:“朕以会子之故,几乎十年睡不着。”会子是南宋发行的纸币,因通货膨胀、贬值引发金融危机,让皇上忧心忡忡,失眠长达十年。长期失眠对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身处如此困境,皇帝又怎会有心思惦记晚上去哪位娘娘宫中风流快活呢?
那么,搞明白古代历史和当代史,究竟哪个更难?其实,这与时代并无直接关联,关键在于获取资料的难易程度以及记录的完整性。纸张、竹木简等书写载体寿命有限,几百年后便会腐烂解体,使得获取久远资料的难度增大,资料匮乏自然会增加了解历史真相的难度。石头和金属器具上刻的铭文保存时间虽长,但古人书写不便,留下的相对较少。我们之所以能将雍正的一天讲述得如此清晰,正是因为雍正皇帝的起居注保存得十分完整。
真实的雍正皇帝的一天,与影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他并非那个被后宫琐事缠绕、无所事事的帝王,而是一位勤勉敬业、为国家和百姓操劳的统治者。这也提醒我们,不能仅凭影视剧来了解历史,而应从真实的史料中探寻历史的真相 ,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来源:青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