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A股设立三十余年,早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比如不再单纯重视融资的作用,有学者提出要限制大股东“一股独大”,严查违规上市、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等股市乱象,祛除股市顽疾,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到台面来说等等。
股市的设立,从来都不是为了照顾穷人发财,也不是为了使普通人实现阶层跃升。
A股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企业融资,说直白点就是给企业输血,拯救陷入发展困境的国企。
当然,A股设立三十余年,早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比如不再单纯重视融资的作用,有学者提出要限制大股东“一股独大”,严查违规上市、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等股市乱象,祛除股市顽疾,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到台面来说等等。
A股近年来虽有一系列重大变革,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市场,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市场还是太年轻,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任重而道远。
西方成熟市场设立上百年,规则已趋近透明,公平公正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国外的投资者普遍都赚到钱了吗?
没有。而是大部分人经历了投资的阵痛之后,变得清醒了,转而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去打理,或者自己购买指数基金,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而反观A股市场,大部分投资者都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把希望寄托于牛市,妄图在牛市大展拳脚,以实现财富的倍增。
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因为人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无异于把自己置于险境之中。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每当市场狂热的时候,都会有大批股市新丁嗅到赚钱的机会跑步入场。
这次牛市也不例外,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发现端倪,只要讨论股票的人多了起来,说明此时的股市一定是很热闹的时候。
然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一场牛市短则几个月结束,长则几年时间,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而常常会伴随剧烈的调整。
老股民还好,至少经历过一次这样的行情,可能都会有一些应对的方法。
股市新丁就没那么幸运了,不需要牛市结束,也许只是过程中的一次大的调整就可能出局。
牛市确实很好赚钱,毕竟赚钱效应在那里摆着。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伙在这个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A股不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形成了频繁交易的习惯。
这一习惯最大的坏处就是会不断推高持仓成本,涨了追,跌了呢又抛,久而久之持仓成本越来越高。
过程中有人可能也赚了一些小钱,但也是因小失大。
牛市的泡沫就体现在股价再高也总会有人去追高,一直循环下去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游戏继续,那要是场外的新进入资金枯竭了呢?
这就会意味着一场击鼓传花游戏的结束,大量的人被高位套牢,想抛都没人接。
几家欢乐几家愁,最终能赚到钱的人也会有一些,但不会多,10%的人赚钱始终是股市的一条铁律很难会被打破。
牛市的结局,尘归尘土归土,财富终究是属于与自身认知相匹配的人,认知与财富不匹配,赚到的钱在你的口袋里捂不热。
那些把全部家当都压在股市中的人,牛市终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有可能是返贫,要是借钱(杠杆)炒股,情况可能会比想象中的更糟心,背上巨额债务,想想都觉得累。
这次牛市过后,A股将会诞生一大批股市新穷人,话虽难听却是事实。
股市有95%的交易时间都是无效时间,只有5%的时间会有大行情。
要捕捉这5%时间的股市高光时刻,谈何容易。
股市赚钱在于提前布局,而不是投机取巧,投资跟做实业其实都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有也是一种假象,一种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假象。
要成为一个厉害的投资人,关键在于提升认知改变自己,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市场。
牛市确实是收获的季节,但你春天没有播种,到了秋天谈何收获。
而市场上很多的投资者就试图在秋天播种,再来个秋天收获,这可比揠苗助长狠多了。
殊不知这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而已,投资没有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用认知去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而已。
如何才能成为一轮牛市的最终受益者?
我们始终坚持低估值买入优质股票再高估值卖出优质股票的投资策略,不贪心,赚到自己预期的投资收益就清仓离场,而不是试图去赚到所有收益。
这个过程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可能要忍受长期没有收获甚至浮亏的痛苦,也要忍受明明市场还在一片欣欣向荣,却要克服自己的贪婪离场。
说直白点就是熊市布局牛市收获的投资策略,也是一种逆向投资策略,也是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但斌、段永平和林园等投资界大佬成功的投资方法。
这种投资方法与大众的投资方法完全相反,不是牛来了,才后知后觉入场,而是早有布局,低估值埋伏,只为等待股市的那5%的稀缺行情。
较低的持仓成本,注定了在牛市里会大有斩获,只要适时退出离场,那么将会获得惊人的投资回报!
来源:价投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