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过六十五岁,人生的长河已悄然流过大半,那些曾经的起伏波折、悲欢离合,渐渐化作心底的一抹平静。年轻时总在追赶,追事业,追家庭,追一份安稳与体面,肩上担子沉甸甸,脚步从不敢停歇。为了孩子奔波,为了家计操劳,日复一日,把别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仿佛只有这样才算尽责。可
走过六十五岁,人生的长河已悄然流过大半,那些曾经的起伏波折、悲欢离合,渐渐化作心底的一抹平静。年轻时总在追赶,追事业,追家庭,追一份安稳与体面,肩上担子沉甸甸,脚步从不敢停歇。为了孩子奔波,为了家计操劳,日复一日,把别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仿佛只有这样才算尽责。可岁月流转,到了这个年纪,才慢慢明白,许多曾经放不下的事,终究如云烟飘散,再重要的人与事,也抵不过时光的冲刷。
如今,不少人虽已退休,却依旧停不下来。清晨去买菜,白天带孙儿,晚上还要搭把手做饭看孩子。这份对家的牵挂与付出,是爱,也是习惯。然而,太过操劳,累的终究是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奔忙,到老时,何不试着慢下来,允许自己“懒”一点?这份懒,不是懈怠,而是学会心疼自己,学会把生活的重心,从他人身上轻轻收回。
不必总拿自己和别人比,人比人,真的没有尽头。知足,才是晚年最踏实的幸福。不再为一句闲话辗转反侧,不再为外界的眼光委屈自己。从前拼的是成就,如今拼的是健康。身体好,才能看遍春秋,才能笑对儿孙。天冷了记得添衣,吃饭讲究均衡,定期检查身体,每天走一走,动一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守护余生最坚固的防线。有病不拖,无病预防,别再拿身体去硬扛。年轻时能扛,年老时要学会“藏”,藏的是力气,养的是元气。
曾国藩说得好,养气以涵虚,修身以守静。静下来,才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才能感受到阳光洒在肩头的暖意。生活不必太满,心也不必太累。与过往和解,不纠结于曾经的遗憾,不苛责自己的不完美。宽容自己,允许步履缓慢,允许记忆模糊,允许不再事事亲力亲为。宽容内心,不为昨天懊悔,不为明天担忧。宽容岁月,让它带走该走的,留下该留的。
学会与孤独共处,也是一种成熟。能独自喝一杯温热的茶,翻几页喜欢的书,或在小院里慢慢踱步,都是难得的清欢。不必热闹,不必喧嚣,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富足。老人不一定要做家里的顶梁柱,但可以做温暖的陪伴者,更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健康是福,平安是喜,简单是乐。每一天醒来,能自由呼吸,能安然行走,已是莫大的恩赐。让身体轻一些,让心更自由一些,让日子慢下来,这便是对自己最深的温柔,也是晚年最珍贵的奖赏。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