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国潮,走出“文化+”消费帮扶新路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8:06 1

摘要:近日,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新疆喀什成果展示区的艾德莱斯回力鞋成了全场焦点。回力经典标志与艾德莱斯绸彩色纹样交织,“00后”青年捧鞋赞叹“国潮才是顶流”,上海大叔感慨“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一位母亲则惊喜于孩子主动追问“艾德莱斯是什么”。这双“

近日,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新疆喀什成果展示区的艾德莱斯回力鞋成了全场焦点。回力经典标志与艾德莱斯绸彩色纹样交织,“00后”青年捧鞋赞叹“国潮才是顶流”,上海大叔感慨“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一位母亲则惊喜于孩子主动追问“艾德莱斯是什么”。这双“会讲故事的非遗鞋”,正是援疆、援兵工作以“文化+”破题消费帮扶的生动缩影。

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回力展位

非遗与国潮碰撞:百年品牌与千年技艺的融合

2024年9月,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回力启动“非遗100+”创新设计项目,同期上海援疆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两条轨迹因国家级非遗新疆艾德莱斯绸交汇。2025年3月,回力会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上海援疆前指对接下,与莎车县艾德莱斯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布祖热汗·努尔买买提深度合作,以产学研模式开启非遗与现代鞋履的融合探索。

国家级非遗新疆艾德莱斯绸

艾德莱斯绸不仅是新疆文化的“视觉符号”,其扎染技艺极具文化价值;而新疆多样地理环境,对鞋履耐磨性、舒适性提出高要求。团队在设计上保留核心特色:每双鞋用独立染制面料,确保纹样独一无二,“非遗手作”的稀缺性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延续回力经典鞋底,经人体工学改良适配日常穿着,让千年技艺走进现代生活。

沪喀协作赋能:从文化交融到产业升级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上海新一轮对口援疆15周年,回力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了纪念款鞋履:左右鞋帮外侧绣“70”“15”字样,鞋头用3D打印呈现“since 2010”标识,包装盒融入艾德莱斯纹样,成为沪喀文化交融的见证。从20余款样品打磨到量产,项目不仅实现非遗活态传承,更蹚出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路径。

纪念款鞋履

回力展位

在上海援疆前指统筹下,该项目实现“非遗手作”文化价值与实用属性的统一,探索出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模式。“上海企业+喀什资源”“上海时尚+喀什文化”的协作,让其既是沪喀文化载体,也是产业协作示范,为新疆非遗产业化开辟新路径。

双向赋能实践: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若说艾德莱斯回力鞋是上海品牌“走出去”的代表,“草湖汇客厅”则是徐汇平台“引进来”的典范。由徐汇区政府、草湖项目区、兵团驻上海办事处、上海援疆前指四方推动,“草湖汇客厅”在徐汇鑫耀光环二期揭牌,集特色展示、文化交流、消费帮扶于一体。

来自草湖的“兵团好物”

这里不仅将草湖恐龙蛋、坚果、老汉瓜汁等优质产品带入上海常年展销,更成了上海市民了解兵团文化的“第一客厅”。展销会期间,草湖参展商品几乎售罄,既打开了当地产品的上海市场,也让兵团精神通过这一“窗口”传播,架起两地资源互通、情感联结的纽带。

从回力深入喀什探索非遗创新,到“草湖汇客厅”扎根徐汇链接产销,徐汇始终秉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原则,以本土品牌创造力与平台搭建行动力,在东西部协作中持续发力。据悉,徐汇将深化“双向赋能”模式,推动本土资源与对口地区需求精准对接,为对口支援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提供更多“徐汇方案”。

记者:姚丽敏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来源:上海徐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