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如果他们翻阅我的经历,知道我17岁就站上国际舞台拿下世界冠军,知道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格斗游戏这个赛场上拼搏至今,从未离开,他们就会明白:“小孩”不是为了装年轻,这个称呼,本身就见证了我是怎么一路成长起来的。
“你都36岁了,快40了,为什么还叫‘小孩’?”
这几乎是每个第一次听到我名字的人,都会脱口而出的疑问。的确,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听起来和我的年纪完全不相符。
但如果他们翻阅我的经历,知道我17岁就站上国际舞台拿下世界冠军,知道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格斗游戏这个赛场上拼搏至今,从未离开,他们就会明白:“小孩”不是为了装年轻,这个称呼,本身就见证了我是怎么一路成长起来的。
它不只是一个称呼,也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那个年少出发、始终热血未冷的我。如果撇开“冠军”“传奇”这些标签,我更希望别人记住,“小孩”代表的不是年龄,而是我选择走上这条路那一刻,留下的初心。
——曾卓君(小孩)
相杀
8月17日,2025年电竞世界杯(Esport World Cup,简称EWC)《街头霸王6》项目小组赛的分组结果出炉。日本选手立川正在直播,看到自己所在的小组名单时,愣了一下,随后释怀地笑了。
与他同在EE组的分别是日本的翔、中国的小孩、美国的PUNK。3位都是今年的夺冠热门选手。“……立川,卡杯冠军、EWC冠军、EVO冠军,”他掰着指头数,“都是怪物。”
对于其他3人来说,这同样是个非常“地狱”的分组。对手实力强劲,格斗电竞又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比赛,很难确定鹿死谁手。
国内观众们为小孩捏了把汗。有人觉得他出线的几率渺茫。最理想的情况是对上翔,从二者日常约战的表现看,小孩胜率很高。但如果碰上PUNK——他的拿手角色嘉米,很克制小孩擅长的维加和不知火舞。要真是那样,基本上就“走远了”。
小组赛EE组开打,小孩对战PUNK,不知火舞对战嘉米。
从各种层面上说,PUNK都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他狂妄,多次称自己是“The Goat”,也总是不留情面地嘲讽别人。同时,他又有堪称北美《街头霸王6》第一的实力,差合技巧用得出神入化。
所谓“差合”,就是利用挥空惩罚,躲过对手的招式后,抓住其收招时的硬直予以反击。在格斗游戏中,“躲过招式”远比“防御招式”困难得多,这需要优秀的距离感和准确的预判。因为差合的存在,原本安全的招式变得不再安全,这会给选手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行动受限。
事情似乎也向着预想的那样发展。PUNK的开场状态很好,原本就以速度见长的嘉米在他手中频繁出招、变招,差合也准得惊人,一连赢下2局,掌握赛点。
小孩被推到了绝境。
人在这种时刻,会想些什么呢?
想赢
网上流传着小孩的一件童年往事。6岁那年,他走进街机厅,和路人对战,输光了10个游戏币,然后他挨了父亲的一记耳光。“这种人你都赢不了?”父亲说。
那天他一直打,输了就挨耳光,直到赢。
当我获得和小孩对话的机会,我抛出了疑惑:“你那时在想些什么?”
他回答:“当时年纪还小,被打的时候,心里肯定是又害怕又委屈——但更多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赢回来,用胜利来证明自己。那种压力让我从一开始就养成了很强的胜负心,也让我在之后的路上一直记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要想办法赢下来。”
小孩现在36岁,他仍然理解并认同父亲的做法。在当时,游戏的名声比现在更差,寻常的父母巴不得孩子远离这个‘害人的东西’。但这对小孩的父亲可能无效,或者说,他不在意。
小孩告诉我,他父亲的态度很简单:“不管学习还是打游戏,只要是参与了的事情,就应该尽全力去赢。”
“我爸是一个很好胜的人,”他对我说,“在他看来,大家明明都是从同一起跑线出发,那就没有理由输。可能我也是在贯彻他的思想,一直想通过自己的成绩去证明,他是对的。”
这未必是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对格斗竞技来说却是真理。在格斗游戏中,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一位技术顶尖的高手心理状态产生波动时,他的操作准确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格斗老手教给新人的第一课往往是:不要主动放弃,永远心存斗志。
赛点局,PUNK试图给小孩致命一击,嘉米的攻击像疾风骤雨。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小孩手中的不知火舞在防御中开始精准反击,并且在每一次成功后都带走了嘉米大量的生命值——通过2场输掉的战斗,小孩逐渐找到了PUNK的节奏。
多次突破不成,又被强行反击,PUNK的状态明显下滑。他的进攻变得谨慎,少了原本的气势。小孩没有放过对手的变化,形势逆转,比分扳平。
决胜局,两人一起进入绝境。在常人难以承受的高压下,他们都产生了一些失误。激烈的缠斗中,PUNK的嘉米一套连招后打出CA——角色的终极必杀技。正常情况下,小孩的不知火舞会被这个伤害直接带走,导播提前给了镜头,PUNK如释重负,没等技能动画播完就起身庆祝。所有人都觉得小孩输了,但他依然坐在位置上没动,眼睛牢牢盯着屏幕。
PUNK过早地离开了比赛座位
奇迹发生了。动画结束,不知火舞没有死。后来有网友分析,此时不知火舞还剩下12点血量。《街头霸王6》中的角色大多有10000点血,12点血大约是角色生命值的0.12%,因为这0.12%的血量,胜负逆转了。
PUNK意识到不对,他用最快的速度冲回去捡起手柄。这大概用了几秒钟,但大势已去。小孩的不知火舞用一套升龙带走了嘉米。比赛迎来真正的结局,小孩赢了。
赛后,双方握手,PUNK还沉浸在刚才不可思议的事件里,咧着嘴笑。小孩的脸上反而很严肃,站起来的时候,被地上的线绊了个趔趄。
我问他:“你当时知道自己没死吗?”
小孩回答:“PUNK黄血CA命中的瞬间,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可能要死了’。可心里又拼命祈祷:别死,千万别死。结果,真的奇迹般地剩下一丝血。那一刻我马上告诉自己要全神贯注,想着下一步该怎么打,怎么去逆转这比赛。”
“我的注意力完全锁死在比赛上,根本没空去管PUNK。”他告诉我,“后来他(PUNK)坐回来,2MK绿冲去展开打投二择前,我能果断第一时间迸反。再到他跳开重扇,我升龙对空。这些都是在他庆祝时,我坐在那里,心里预想他可能会做的对策。”
至于为什么没表情,他说:“笑不出来。”想赢的心越是强烈,险胜给身体带来的震撼就越大。
反击
这些年,不断有人跟小孩说,你老了。
按照常理,36岁的身体应该很难再承受高强度、快节奏的格斗电竞。小孩说他平时会注意锻炼身体,比如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一跑,保证心肺功能和身体敏捷度,作息也尽量规律。他觉得反应速度与训练量有关,只要保证高强度的对战和练习,“手感就不会掉太多”,对糖分的摄入也很谨慎,“可乐都喝无糖的”。
前些年,他成了家,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孩子,他没有强行灌输父亲和自己的“事事都要争第一”的观念。
从12岁被称作“东升机神”,一直到现在,他的职业生涯是个传奇。很多人觉得小孩就像拿了爽文男主的剧本。不过他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在别人眼里,我的经历或许像是一部剧情跌宕的小说。”小孩对我说,“但对我而言,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训练与坚持。大家看到的只是我在舞台上夺冠的那一瞬间的光辉,可只有我自己清楚,那些逆转与爆发,需要多少汗水和不屈来积累。”
“尤其是这几年,网上一直有声音说我老了,质疑我的实力,甚至攻击我的职业态度和家人。外界看到的只是结果,却很少有人看到,我在这些质疑声中咬牙坚持、扛着压力不肯低头的每一刻。所以,如果真要说像爽文,我也不是天生的‘主角剧本’,而是用一步一步的努力和不服输,一章一章拼出来的。”
2007年,小孩夺得了斗剧《拳皇98》项目的冠军,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格斗电竞的世界冠军。随后的十多年里,他在“拳皇”系列比赛里一直保持着统治地位。他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没太多练习也能打得很好”。
但是到了“街霸”的领域,事情又有所不同。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孩的成绩都无法达到在“拳皇”比赛中的高度。质疑声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出现的。尤其是2023年,作为“中国格斗游戏第一人”,小孩输掉关键一战,失去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赛的资格。
这曾让他饱受争议,许多人确信他年纪大了,不行了。他后来在一次采访中说:“当时大家真的骂得很惨,如果100条评论,可能有95条都是在骂我。”
电子竞技只能用成绩说话。后来,小孩的朋友告诉我:“他不只有在训练室里才是选手,他是时时刻刻都活在比赛里的那种人。”
拍摄的途中,化妆间等待的空档,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拿起手机回看比赛录像,分析别人的打法,思考应对策略,记录值得学习的细节。“很多时候,你以为他在放空休息,其实脑子还在比赛里转。”而身体机能下滑带来的困扰,他选择用大量的练习弥补、堆砌。用重复的肌肉训练,把操作变成本能。
他觉得自己不敢落下一天,因为每一天的情况都可能变得不同。
对策
8月24日,小孩登上EWC总决赛的舞台。
他对面是一位看起来很冷静的少年,名叫BLAZ,来自智利,15岁。
BLAZ是今年出现的一匹超级黑马。此前的卡普空杯,他接连击败了许多高手,SHUTO、诺亚、怒鸟、雷刹……最终获得亚军。人们称他为天赋怪,评价他很多反应和操作宛如人形AI,迅速又精准。
从此,格斗圈有两个“小孩”。现在,他们要开打了。
开局,小孩使用维加,趁着优势将对方逼入墙角。在这个位置,BLAZ无法后退拉扯,也就少了博弈的资本——仅仅一瞬,BLAZ按出完美防御,突破了小孩的压制,并予以回击。这是《街头霸王6》的一种机制,要实现完美防御,选手的操作误差不能超过2帧(1秒=60帧)。
比赛进入BLAZ的节奏,与此同时,他的另一个特质开始显现:在所有的对策中,他似乎总能找到最优解,并将它们实现。随着他的步步为营,比分来到3:0,小孩再次陷入危局。
就在这时,小孩做出决定,把出战角色换成了不知火舞。
“在大劣势下,你为什么选择更换角色?”我问他。
“2:0落后时,我以为是自己对BLAZ还不够熟悉。通过这2局,我已经逐渐掌握他的一些习惯和套路,也调整了对策。所以我想,再尝试一局用将军(维加),或许就能赢,结果是被3:0。” 小孩对我说,然后又补充,“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再坚持当初的想法,我也该意识到,如果不换角色,我一定会像在CPT(卡普空杯)时一样懊悔。来到沙特前后,我几乎每天都练到凌晨三四点。我真的为不知火舞的登场准备到了极致,现在只差一个能真正证明自己的机会,我知道,就是现在了。”
在《街头霸王6》里,不知火舞并不是一个强势的角色。她的“拳脚偏软”,在许多选手眼里不讨喜。据一些格斗爱好者说,现在全世界都相对流行“科学街霸”,大家喜欢的是安全压制,打差合,因此“拳脚硬”的角色更受欢迎。
然而不知火舞又是一个很难公式化应对的角色。一旦碰上她,就得像个学生一样不停地“解题”,要高速转动脑筋。你不知道她会在什么时候蓄力扇子,也不知道她要继续牵制还是突进。不论使用她,还是对抗她,经验的积累总是很重要,而这一点,恰好是年轻的BLAZ所欠缺的。
抓到机会的不知火舞
果然,接下来的对战中,小孩一直在“出题”,BLAZ经常猜不到他的心思。比分被追平,二人进入决胜局。小孩对我说,到了那个时刻,心态好像更容易平稳下来,因为他“只专注于眼前的比赛,而不去想比分”。
“我参加了这么多次大赛,各种局面我都经历过了。至于BLAZ的心态,我能感觉到他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像AI’了,会有失误了。”
心理战,强与弱的流动就像地下的暗河。在实际的比赛中,观众只能感受到战况越来越焦灼,两个人都在犯错,都很狼狈。导播给了镜头,BLAZ擦手汗,小孩喝水。选手身心的承受能力似乎也快到极限了。
谁都没有服气。最后,小孩凹了一个升龙,按道理,不凹才是最优解,因为可以多做一次决策,一旦小孩凹错,比赛就结束了。但他就是凹了。BLAZ习惯于追求最优解,他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升龙——这场让人看得心绞痛的比赛终于谢幕:冠军诞生,小孩赢了。
网络上,很多格斗爱好者试图复盘二人在决胜时刻的博弈。
有人觉得这是小孩藏了几个月,提前准备好的“神之一手”;也有人认为,他是凭借多年的经验与对BLAZ习惯的洞悉,才在无限的可能性里,找到唯一指向正确的那个选择——许多决策与操作都是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做出的。
但小孩对我是这样解释的:“那种状态其实很微妙,说是高速计算也对,因为你会不断去判断对手的习惯和接下来可能的选择。但有时又像一片空白,身体和反应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可以说是经验和肌肉记忆在替你打。”
“以前我更强调进攻,觉得连续的压制和连招伤害是最重要的。随着经历越来越多,我慢慢意识到,心理博弈才是格斗游戏的核心。如何让对手在压力下犯错,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这些往往比一套华丽的连招更能决定胜负。”
尾声
总决赛现场,小孩第二次捧起EWC冠军奖牌。一旁的中文翻译比他更激动,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哽咽。被问到有什么话想对新一代选手说,他回答:
“我很享受。‘街霸’这个游戏真的太神奇了,这么多年轻的选手都可以参加到其中,还打到了决赛,跟我们这些打了30年的人同水平……我希望有更多年轻的人,可能是17岁、13岁,或者9岁,像我小时候就能打到广州第一的那个年龄……”
小孩捧起EWC奖杯,左边是他的妻子
看着36岁的小孩与15岁的BLAZ,就算是国内的观众,一些人的情感也曾有过动摇。人们希望小孩继续夺冠,铸就他的传奇故事。但BLAZ也不错,格斗竞技需要新生的力量,很明显,未来属于像他一样的人。
或许接下来,老将慢慢退场,新的传奇诞生——可能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就像精彩的故事该有一个结局。
小孩也是这样想的,他从来不吝啬表达对后辈的欣赏和期许。“现在,国内的年轻一代选手都非常有实力,而且也很努力。像村肉、小宝啊,他们拥有比我当年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只要他们一直坚持下去,我相信一定还能涌现出新的顶尖选手。”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方式,来尊重新旧交替的规律。每一场比赛,都是他和人们口中“未来”的战斗,而他要做的就是反击,狠狠地,决不让未来轻易抵达。
“我还没老,我会在顶峰看着你们来。”
来源:触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