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到长期,瑞卡西单抗2个月给药一次助力ACS患者全程血脂管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20:12 1

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ACS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ACS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早期和长期冠脉事件复发率均较高。绝大多数ACS复发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的结果,而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ACS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ACS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早期和长期冠脉事件复发率均较高。绝大多数ACS复发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的结果,而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又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快速持久降脂是预防ACS发病以及改善ACS预后的基础。

然而,在现有治疗模式下,ACS患者血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包括他汀类药物6原则鸿沟、他汀类药物耐受性较差、临床可及的PCSK9单抗因频繁给药导致的依从性下降等问题。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抑制剂——瑞卡西单抗起效迅速,且以其独特的“YTE”氨基酸突变技术,实现2个月一次给药频率,为我国ACS患者血脂管理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开启了ACS患者全程血脂管理新格局。

从易损期到长期,ACS患者复发风险高,需快速持久降脂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ACS患者发病后,斑块破裂部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小板高度激活、炎症反应等危险因素,易再发血栓事件,导致易损期和长期冠脉事件复发率高。一项纳入3387例因AMI收治并成功存活出院患者的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发AMI的患者中,36%的AMI复发事件发生在出院后第1个月(图1)1。另一项纳入82727例ACS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也证实,50%的ACS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在ACS发病后的前3个月内2。由此可见,ACS患者早期冠脉事件复发风险高。

图1. 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首次复发AMI的分布

此外,ACS患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心血管高危状态,也面临较高的事件再发风险。ACS患者长期随访研究显示,ACS患者出院后1年总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高达12.5%,2年内死亡率为 5.2%3。另一项纳入697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观察性研究结果也表明,ACS患者PCI后3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达20%,其中超过60%的MACE事件发生在第1年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水平升高是导致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ACS患者血脂管理,现有指南一致强调,LDL-C仍然为主要调脂干预靶点3。既往研究已经证实LDL-C每升高1 mmol/L,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4%,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6%56。近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也证实,ACS后2个月内尽早强化降LDL-C治疗,并持续至ACS后第2-8个月,有助于降低后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HR: 1.90;95%CI:1.20-3.01; P<0.01)(图2),验证了ACS患者早期、强化、持续降LDL-C治疗的重要性7。因此,更早、更低、更长血脂达标已成为改善ACS患者预后的关键。

图2. 早期和持续强化LDL-C治疗对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综合影响

E=早期;IP=强化和持续; **与E(+) & IP(+)组相比,P<0.01

瑞卡西单抗快速持久降低LDL-C水平,助力ACS全程血脂管理

瑞卡西单抗快速起效,满足ACS早期降脂治疗需求

近年来,PCSK9单抗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重要突破,为血脂异常尤其是ACS等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降脂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我国上市的PCSK9抑制剂包括PCSK9单抗和PCSK9小干扰RNA(siRNA)类降脂药。基于现有循证证据,《2022 ACC专家共识决策路径》共识推荐PCSK9单抗作为PCSK9抑制剂首选治疗药物8。PCSK9单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与PCSK9迅速结合,PCSK9的活性将快速降低,从而更快降脂。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给药后,LDL-C最早第2天开始降低,其中瑞卡西单抗450mg给药后第5天降低LDL-C近40%,给药后第7天降低LDL-C达51.3%(图3)

图3. 瑞卡西单抗起效迅速,快速LDL-C

瑞卡西单抗2个月给药一次,开启ACS长期血脂管理新篇章

既往研究证实,现有PCSK9单抗治疗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仅为4.4周,且平均接受PCSK9单抗给药次数仅为3.3次,停药的最主要原因是频繁注射不适应10,11。作为第三代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凭借其独特优势和创新点,展现出显著的临床潜力。瑞卡西单抗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引入“YTE”氨基酸突变技术,药物的半衰期显著延长,可达27.4天9,较长的半衰期使瑞卡西单抗可实现更长的给药间隔,最长2个月给药一次,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早期研究证实瑞卡西单抗通过与循环中PCSK9结合,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维持长时间的药效9。此外,近期其发表于国际顶级心血管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IF=21.7)上的Ⅲ期临床试验——REMAIN-1研究12和REMAIN-2研究13再次充分证实了瑞卡西单抗的强效降脂作用。上述两项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降低LDL-C幅度可达52.8%(图4),联合他汀显著降低LDL-C幅度高达62.2%(图5)。

图4. 瑞卡西单抗300mg Q8W单药治疗显著降低LDL-C水平

图5. 瑞卡西单抗150mg Q4W联合他汀治疗显著降低LDL-C水平

此外,瑞卡西单抗注射间隔可达2月,能够提供单月、双月及单药的灵活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血脂长期达标,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24周LDL-C达标率可达92.8%,瑞卡西单抗联合他汀治疗24周LDL-C达标率更高达94.5%

结语

ACS患者易损期和长期冠脉事件复发风险高,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水平升高是导致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更新,更早、更低、更长血脂达标已成为了ACS患者全程血脂管理的趋势。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起效迅速,可快速强效降脂,且其通过优化的分子结构、更长半衰期实现最长2个月给药一次和长效降脂。瑞卡西单抗带来的快速、持久,且灵活的降脂方案,为ACS患者的全程血脂管理提供了新选择。

专家简介

周斌全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心导管室主任,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会员(FSCAI)

美国心脏学会专家委员会会员(FACC)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介入学组副组长

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心源性脑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

临床上擅长复杂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心源性卒中预防方面的房颤左心耳封堵、卵圆孔未闭封堵和经皮主动脉瓣、二尖瓣的的介入治疗等

参考文献:

1. Song J, et al. Heart. 2020 Sep 16;107(4):313–8.

2. Chi G, et al. Clin Cardiol. 2022 Mar;45(3):299-307.

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0): 941-947.

4. Stone GW,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Jan 20;364(3):226-35.

5. Martin Bødtker Mortensen,et al. Lancet. 2020 Nov 21;396(10263):1644-1652.

6. C Baigent,et al. Lancet. 2010 Nov 13;376(9753):1670-81.

7. Kozo Okada,et al. J Atheroscler Thromb. 2024 Dec 1;31(12):1748-1762.

8. Donald M Lloyd-Jones,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2 Oct 4;80(14):1366-1418.

9. Mingtong Xu,et al. BMC Med. 2022 Jan 18;20(1):13.

10. Liu YQ, Li DD, Chai M, et al. J Geriatr Cardiol. 2021 Apr 28;18(4): 261-270.

11. Yuan Gao, et al.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Conference. 2023; Munich, Germany.

12. Xu 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Nov 12;84(20):2026-2036.

13. Sun 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Nov 12;84(20):2037-2047.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