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一份旨在解除对伊朗制裁的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按理说,解除制裁对伊朗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美国、英国、法国等9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份草案最终没能通过。
最近,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在9月20日的一番强硬表态,将伊朗与西方国家在核问题上的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
9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一份旨在解除对伊朗制裁的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按理说,解除制裁对伊朗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美国、英国、法国等9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份草案最终没能通过。
这一下,伊朗可就麻烦了。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重新遭受联合国制裁的严峻风险。而对于一个长期在制裁阴影下挣扎的国家来说,这就是雪上加霜。
其实,这场风暴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早在今年8月28日,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欧洲“三驾马车”就出手了。他们以伊朗违反了2015年与世界大国达成的伊核协议为由,通知联合国安理会启动了一个叫“快速恢复制裁”的机制。
这个机制听起来有点绕口,但核心意思很简单:如果从启动之日起的30天内,安理会没能通过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期的决议,那么之前对伊朗的各种制裁就将自动恢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伊朗要在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和欧洲主要大国达成某种协议,否则,制裁的大棒就会再次毫不留情地砸下来。这简直就是一场“倒计时”危机,把伊朗逼到了墙角。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伊朗会怎么做?是选择妥协,还是选择硬刚?
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给出了答案。在国家电视台的讲话中,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他们想通过反弹来封锁我们的道路,但真正开辟和修建道路的,是智慧和思想。他们无法阻止我们。就算他们能袭击我们的纳坦兹或福尔多(6月份曾遭到美国和以色列袭击的核设施),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是人类建造了纳坦兹,也必将重建它。”
除了总统的强硬表态,伊朗外交部也立即发表声明,谴责英法德三国试图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制裁伊朗的决议,称此举“非法、不合理且挑衅,严重损害当前外交进程”。他们指出,在安理会没有达成共识且有多个理事国反对的情况下,这种做法进一步侵蚀了安理会的信誉,损害了核不扩散机制。
更狠的是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在20日宣布,由于英法德三国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对伊制裁,伊朗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要知道,之前伊朗官员就曾警告过,如果欧洲三国和美国无视伊方善意,执意恢复联合国对伊制裁,不排除伊方会以停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甚至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作为回应。这难道不是在向国际社会亮出自己的“杀手锏”?
那么,如果制裁真的恢复,对伊朗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把“利剑”会对伊朗造成多大的伤害?
可以预见的是,这将是全方位的打击。
一是军事方面。武器禁运将使得伊朗在军事装备更新和维护上困难重重,这对于一个中东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二是核计划。禁止铀浓缩和后处理,会严重阻碍伊朗和平核计划的推进。虽然伊朗一直声称自己的核计划是用于和平目的,但在国际社会看来,这无疑是限制其发展核武器的关键一步。
三是战略威慑。可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被禁止,将削弱伊朗的战略威慑能力。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地区,战略威慑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四是经济命脉。全球资产被冻结,大量资金无法流动,伊朗的对外贸易、海外投资等经济活动将遭受重创。这意味着伊朗的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困境,民众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五是人员交流。对伊朗个人和实体实施旅行禁令,限制了人员往来,这在科技交流、文化传播等领域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使得伊朗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孤立。
事实上欧洲三国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推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背后并非简单的正义之举,而是有着复杂的考量。
一方面,他们希望借此向伊朗施压,迫使伊朗同意恢复与美国的谈判。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后,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尽管今年4月在阿曼的斡旋下,美国和伊朗举行了首次间接谈判,并进行了多轮谈判,但由于双方在限制铀浓缩和解除对伊制裁等关键问题上分歧巨大,谈判陷入僵局。欧洲三国希望通过制裁压力,让伊朗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多让步。
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其对伊朗的强硬态度也影响着欧洲三国的决策。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一直对伊朗的核计划持高度警惕的态度,不断向美国和欧洲国家施压,要求对伊朗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可以说,欧洲三国的行动,多多少少都带有美国的影子。
然而,这种通过制裁施压的方式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西方的制裁并没能让伊朗屈服。伊朗在面对制裁时,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不断调整国内政策,努力减少制裁带来的影响。
而且,制裁只会进一步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让中东地区面临更大的冲突风险。这难道是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局面吗?
现在,距离9月底对伊朗制裁恢复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伊朗同英法德三国仍有沟通的机会。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表示,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不久后将与欧洲三国外长会面,“外交之门”并未关闭,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
来源:奇闻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