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前阵子刷油管,整理了13 条“不露脸、不拍摄”也能做的视频方向,从 AI 小剧场到纪录片解说。其实,普通人真想靠 YouTube 赚点被动收入,其实压根不用上镜,也不用扛相机。
我前阵子刷油管,整理了13 条“不露脸、不拍摄”也能做的视频方向,从 AI 小剧场到纪录片解说。其实,普通人真想靠 YouTube 赚点被动收入,其实压根不用上镜,也不用扛相机。
我自己踩过无数坑,太懂“选对赛道”这四个字有多金贵,所以干脆把他那期内容拆成笔记,再掺点我的实测感受,凑成这份避坑小抄。我把它放在这里,就想让同样想搞点副业、却又不知道从哪下手的你,少绕几条弯路。
要是你也想趁着 AI 这波东风,在油管上悄悄把钱挣了,那就先收好,有空翻出来照着实操,准没错。
01. 新手AI轻松上手的3大赛道
我替“纯小白”把话放在前头:别怕手生,现在的 AI 就是外挂,已经把最脏最累的活揽了,我们只要挑条低门槛、脑洞大的赛道往里跳就行。下面这三条,我亲测“好上手、易出片”,供你抄作业:
1.X分钟“一口气讲完”系列
我常在深夜刷到那种“半小时带你看懂××”的合集,播放量高得离谱。秘诀?压根不用拍,全靠图+字+图标。
对标频道:有个只做 NBA 老故事的号,5 个月 8 万粉,日均 700 个关注,月收几千刀,素材就是老照片+公开赛事画面。2.“假如……会怎样”脑洞频道
越离谱越吸睛,比如“用吸管吸干尼亚加拉瀑布要几天”“全世界的钱全塞你卡里会胖几斤”,观众忍不住点进来。
3.AI 新闻快讯+工具教程
这一行很卷,但卷得值——信息迭代快,观众天天饿。只要你肯“日更”,流量跟滚雪球一样。
对标频道:AI Revolution,621 条视频 45 万粉;另一个更猛,月播放百万级,月收 5k-8k 刀。02. 打造专业IP的 5 大赛道
接下来,我把我踩过的坑先摆出来:只要你对某个话题真的懂、或者爱到骨子里,下面这几条路就能把“懂行”直接换成“到账”。
1. “2025 买它不踩坑”科技清单
我把这行叫“联盟营销天堂”——不用囤货、不用拆机,官方宣传片就能剪出大片感。
2.软件教程频道
我自己超迷这条“慢赛道”,这种只要分享技巧,视频躺三年还能替我赚钱。你可以挑一个你玩得最溜的软件就行:剪映、PPT、Canva,或者直接拿 OBS 录屏,边点鼠标边唠嗑,连脸都不用露,就能把“我会的”打包成“别人愿付费的”。
3.火柴人动画
我把“火柴人”叫成“灵魂画师”赛道——几根线条就能让高深的干货秒变人话,自我提升、社交套路、商业内幕,想盘啥就盘啥。
4.纪录片系列
我经常把纪录片叫“懒人金矿”——不用拍、不用露脸,全靠“找得到+写得好”就能把钱挣了。
5.编程和技术解说
我把编程视频当成“技术脱口秀”——越难的概念,越要用梗讲。
03. 小众但有潜力的5个赛道
还有一些小众赛道确实“冷门”,但也相当暴利,我挑几个实操感最强的给你简单说说:
1.行车记录仪+碰瓷名场面
核心不是“剪”,而是“解说人设”。可以先收集带冲突的片段(并线事故、花式碰瓷),再套“法律+段子”双视角口播:前半段 15 秒留悬念,后半段 30 秒科普责任划分,评论区瞬间吵架,完播率直接拉满。
注意:车牌、人脸必打码,超速画面要加“危险驾驶警示”字样,否则平台不给过。
2.执法记录仪“高能执法”
思路同上,但选题更硬:搜公开执法公示网或警方官方发布的素材,专挑“5 分钟火速解救人质”“交警教科书式执法”这类正能量+紧张感的片段。片头 3 秒放枪响/破门音效,留人效果翻倍。
变现靠高能广告位:安防设备、执法记录仪品牌会主动私信投单,一条 60 秒口播能报 1,500–3,000 刀。
3.“万物制造”伪纪录片
懒得写脚本就去 CIA 官网扒《世界概况》数据+YouTube Creative Commons 频道里找工厂实拍,顺序:原料→传送带→质检→成品,旁白用 AI 配音,一条 8 分钟视频 2 小时搞定。
我试发的“巧克力从豆到排块”单条 RPM 高到 8.3 刀,十万播放就是 800+ 刀,比日常 vlog 香太多。
4.地图+地理“冷知识”
直接 Google Earth 录屏,沿着国境线飞一圈,配合“为什么这个国家只有 1 个机场?”的标题,CTR 稳上 10%。关键素材全是免费的,连 BGM 都用 YouTube 版权库,真·零成本。
后期粉丝上来,可以卖定制地图海报、旅行攻略电子书,复购率意外高。
5.“最倒霉职业”火柴人动画
把网络上高赞“高危职业”回答改 200 字脚本,Canva 里拽火柴人模板,加摔倒、爆炸动画,一天能出 3 条。频道 5 万粉就能接职业安全培训机构的广告,软植入 30 秒报价 800 刀起,比纯流量分成爽。
一句话:小众=竞争小,把“公开素材+强钩子解说”玩明白,你也能在夹缝里开出金矿。先选一条,今晚就剪第一版,早发早占位!
方向看得再多,不踩下去永远只是观众。我当年做 AI 出海博客,也是黑着眼眶熬了半年才听见第一声“到账提醒”,可一旦跑道对了,复利比熬夜更香。今天的提过的哪些野路子,只是帮你把地图摊开,真正的宝藏还得靠你拿着铲子去挖。
别让“再等等”偷走红利期,有兴趣可以搜索关注「媒介管家 WeMedia」,把你的兴趣、技能、野心全部甩给他,1 对 1 定制专属赛道方案,下周就能上线第一条视频。
来源:维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