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肿瘤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免疫细胞治疗凭借创新机制与潜力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免疫细胞疗法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其中CIK细胞疗法进展迅速,诸多临床研究数据喜人,一次次验证了它的治疗优势和潜力。
在肿瘤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免疫细胞治疗凭借创新机制与潜力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免疫细胞疗法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其中CIK细胞疗法进展迅速,诸多临床研究数据喜人,一次次验证了它的治疗优势和潜力。
CIK,全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是一种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干扰素-γ等)刺激后,扩增出具有强大抗肿瘤活性的杀伤细胞,再将这些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
通俗来说,CIK疗法的核心机制就是可以“唤醒沉睡的免疫系统”,让患者的免疫细胞从“沉睡状态”转变为“战斗模式”。
CIK 细胞特点
增殖能力强:主要效用细胞CD3+、CD56+可增殖1000倍。杀伤活力强:远优于传统的LAK细胞和单独使用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杀瘤谱广:不受MHC限制,具有广谱杀肿瘤和病毒的作用,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仍敏感,杀瘤活性不受环孢素A(Cs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能抵抗肿瘤细胞引发的效应细胞Fas-FasL凋亡。毒副作用小,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过长度超过30bp的dsRNA会由于干扰素α应答引发非特异性基因抑制。CIK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与靶细胞结合并释放穿孔素及颗粒酶对靶细胞发挥直接杀伤作用;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如 IFN-γ,TNF-α,IL-2 等)间接杀伤肿瘤细胞;调节免疫系统发挥间接杀伤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2025年4月,免疫学权威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重磅发布一项历时十余年的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对近百位肿瘤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首次系统性揭示了CIK细胞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长期生存的希望。
多项研究表明:CIK细胞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自1991年首次被提出以来,CIK细胞疗法已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其被证明能够显著延长一些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卵巢癌:中位总体生存期超过5年
研究人员团队发表在《Oncoimmunology》上的一项CIK细胞辅助治疗术后化疗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共入组64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其中72例接受化疗和序贯免疫治疗(CIT组),574例仅接受化疗(对照组)。CIT组患者接受至少8个周期的CIK细胞(范围8.0× 109–1.3× 1010细胞)输注,每个周期的间隔为2周。
总生存期(OS)评估:在中位随访33.0个月期间,47.1%的患者死亡,中位术后OS为43.67个月。CIT患者1年、3年和5年的OS率分别为87%、63%和47%,对照组患者的OS率分别为65%、44%和31%。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辅助CIT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更有利的OS(中位OS,63.6个月vs39.6个月,p=0.001)
PFS(无进展生存期)评估:术后中位PFS为28.2个月,CIT患者1年、3年和5年的PFS率分别为63%、48%和36%,对照组患者的PFS率分别为52%、35%和30%。
肺癌:患者已成功抗击疾病长达13年
在《肿瘤学前沿》期刊上,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医院团队详细报道了一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免疫细胞治疗和化疗存活13年的案例。
患者在接受了12个周期的化疗和一定量的放疗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随后再采用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的方案。
直至2024年,患者已成功抗击疾病长达13年,且病情保持稳定,原始病灶和转移灶均未恶化,也无不良反应。
肝癌:随访9年,CIK组的患者在无复发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2025年1月27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团队在行业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djuvant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xtended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post-treatment immune cell profiling的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辅助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226名接受了肝癌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了CIK细胞免疫治疗(CIK组),另一组则作为对照组。随访时间长达9年,结果发现,CIK组的患者在无复发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除此之外,CIK细胞疗法还在乳腺癌、鼻咽癌等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提高了生存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IK细胞疗法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我们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CIK细胞疗法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一治疗技术,使其成为人类对抗肿瘤的有力武器。
参考资料:
[1]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 Introna, M., et al. (2023).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 cell therapy: A 10-year follow-up analysi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4:1193572.
[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相关临床报告.
[4] Jeong-Hoon Lee et al., Adjuvant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xtended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post-treatment immune cell profiling.. JCO 43, 518-518(2025).
[5] Zhou Y, Chen CL, Jiang SW, Feng Y, Yuan L, Chen P, Zhang L, Huang S, Li J, Xia JC, Zheng M.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CIK cell therapy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Oncoimmunology. 2018 Nov 11;8(2):e1528411.
[6] Pan K, Guan XX, Li YQ, Zhao JJ, Li JJ, Qiu HJ, Weng DS, Wang QJ, Liu Q, Huang LX, He J, Chen SP, Ke ML, Zeng YX, Xia JC. Clinical activity of adjuvant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ost-mastectomy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14 Jun 1;20(11):3003-11.
[7] Li Y, Pan K, Liu LZ, Li YQ, Gu MF, Zhang H, Shen WX, Xia JC, Li JJ. Sequential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the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Chemotherapy Regimen f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LoS One. 2015 Jun 22;10(6):e0130620.
[8] Weng DS, Zhou J, Zhou QM, Zhao M, Wang QJ, Huang LX, Li YQ, Chen SP, Wu PH, Xia J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therapy lower the short-term recurrence rat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J Immunother. 2008 Jan;31(1):63-71.
来源:国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