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雨涵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寻甸县六哨乡板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她刚到村里2个月,就积极参与彝族立秋文化活动的筹办,以文化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熟悉驻村工作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乡村振兴既要修桥铺路,更要留住乡愁记忆。
驻村日志(十)
马雨涵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寻甸县六哨乡板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她刚到村里2个月,就积极参与彝族立秋文化活动的筹办,以文化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熟悉驻村工作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乡村振兴既要修桥铺路,更要留住乡愁记忆。
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共绘新篇
2025年立秋之际,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板桥村委会举办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彝族立秋节斗牛活动。我作为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有幸参与了该活动的筹备工作。这是一场既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传统盛会。
立秋这天,村委会的斗牛场早早便热闹起来。彝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整个场地都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着。斗牛比赛中,参赛斗牛精神抖擞,交锋场面激烈,引得观众阵阵惊呼、掌声不断,充分展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活力。此外,彝族歌舞表演、特色美食品鉴等活动同步开展,让观众全方位体验了彝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活动筹备阶段,我们驻村工作队就积极参与其中,帮助村委会制定活动方案,提出活动建议,确保活动流程没有疏漏。同时,工作队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前期宣传推广,有效扩大了活动影响力,吸引周边群众及外地游客关注及参与,提升了活动的参与度与覆盖面。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强了各民族群众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凝聚了乡村发展合力。大量外来观众的涌入,也为当地民族文化宣传、特色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潜在机遇,有效助力当地乡村产业发展。
未来,工作队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比如修缮道路、完善配套设施等,为乡村发展和文化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作为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也将搭建起乡村人才培养的桥梁,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努力挖掘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富裕,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