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主持人讽特朗普遭 “封杀”!权力被滥用,言论自由要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7:22 3

摘要:一句对政治人物的讽刺,竟让深夜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坎摩尔惨遭停播。导火索是他针对“柯克案”的言论,批评特朗普支持者借悲剧“捞取政治资本”,还调侃了特朗普的反应。

一句对政治人物的讽刺,竟让深夜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坎摩尔惨遭停播。导火索是他针对“柯克案”的言论,批评特朗普支持者借悲剧“捞取政治资本”,还调侃了特朗普的反应。

更令人震动的是,总统特朗普紧接着抱怨媒体 “97% 负面报道”,直言 “或许应该吊销他们的牌照”。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随即表态施压,拒播节目的传媒集团还获其赞扬。

是言论越界该受罚,还是权力在压制批评?这场风波的背后,藏着言论自由与权力干预的激烈碰撞。

或许有人会说,坎摩尔拿悲剧开涮本就突破底线,停职只是承担后果,算不上“审查”。查理・柯克遇刺是令人痛心的暴力事件,坎摩尔将特朗普对密友之死的反应比作“四岁孩子哀悼金鱼”,确实触碰了情感红线,也可能激化群体对立。

从商业角度看,美国广播公司停职他、奈克斯塔尔传媒集团拒播节目,似乎是规避公众抵制的合理选择,媒体本就需平衡内容与受众情绪,为争议言论付出代价看似无可厚非。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后果” 与 “权力压制” 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外部权力的不当介入。坎摩尔的言论虽有争议,却并非煽动暴力的违法言论,本质是脱口秀常见的政治讽刺。

而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特朗普先抱怨媒体“97%负面报道”并暗示吊销牌照,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卡尔随即指责坎摩尔,还赞扬拒播节目的传媒集团,甚至暗示不配合可能失牌。

更值得注意的是,奈克斯塔尔正寻求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收购批准,此时“站队”很难说与权力压力无关。这种权力与商业利益的纠缠,让 “承担后果” 沦为权力压制言论的遮羞布,这正是斯蒂芬・科尔伯特怒斥“公然审查”的核心原因。

或许还有人认为,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媒体 “对公众利益负责” 是正当职权,卡尔的表态只是履行职责。毕竟该机构确实拥有牌照监管权,维护公众利益也是法定使命,从这个角度看,其行为似乎具备合法性。

但这种观点混淆了“监管”与“干预”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保护言论自由,法律学者早已指出,因政治分歧吊销牌照会被宪法否决。

联邦通信委员会的 “公众利益” 监管,本应聚焦低俗内容、虚假宣传等明确领域,而非针对言论的政治倾向。卡尔一边用牌照威胁不配合的媒体,一边表扬“听话”的集团,早已超出正常监管范畴,沦为用行政权力迫使媒体迎合特定政治立场的工具。

民主党籍委员安娜・戈麦斯的批评一语中的:绝不能借暴力事件为审查找借口。

有人可能会反驳,“取消文化”下很多人因言论受罚,坎摩尔的遭遇只是常态,何必炒作“言论自由危机”?戴夫・波特诺伊就称这只是“对行为负责”。确实,近年因言论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个人为言论买单似乎已成常态。

但这种对比忽略了“权力介入”这个核心变量。民间舆论批评、企业自主人事调整,与政府暗示吊销牌照、监管机构施压媒体,性质截然不同。

前者是社会层面的观点碰撞,后者是权力对言论的强制干预。乔恩・斯图尔特用 “政府合规节目”调侃,玛丽亚・雷萨将其与菲律宾言论压制类比,正是看穿了权力介入的危险。

当掌握牌照审批权的机构用权力引导内容,言论自由便从“想说什么”变成“能说什么”,最终形成“寒蝉效应”。前编剧乔・斯特拉祖洛提到的“编剧室恐惧气氛”,正是这种效应的直接体现。

还有人会强调,柯克遇刺被定性为“左翼意识形态灌输”的结果,坎摩尔反指特朗普支持者“捞取政治资本”,这种言论带有误导性,干预是为了避免激化对立。福克斯主持人古特菲尔德就认为坎摩尔“故意误导”,皮尔斯・摩根也质疑他为何成“言论自由烈士”。不可否认,敏感暴力事件后,言论确需谨慎以避分裂。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来界定言论是否“误导”?若由倾向特定立场的权力机构定义,所有批评性言论都可能被贴标签。坎摩尔的言论本质是对政治操弄的质疑,即便有争议,也属多元舆论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检察官“左翼意识形态灌输”的说法本身就有争议,以此为依据认定“误导”,本身就带有政治偏向。言论自由的核心,正在于允许不同观点碰撞,只要不违法,就不应被权力强行压制。

这场争议的核心,从来不是坎摩尔的言论是否 “得体”,而是权力是否越界干预言论、媒体是否向权力妥协。

特朗普的暗示、卡尔的表态,本质是想用行政权力塑造有利舆论环境;部分媒体的妥协,则可能开启“权力施压到媒体沉默再到言论萎缩”的恶性循环。正如玛丽亚・雷萨所言,权利的失去往往始于沉默。

当然,言论自由并非无边界,煽动暴力、诽谤等言论理应受限,但限制必须基于明确法律,而非权力主观判断。

坎摩尔的言论或许不够优雅,却仍在宪法保护范畴内。当权力用 “公众利益”“承担后果” 压制这类言论时,我们必须警惕:今天牺牲的是一个脱口秀主持人的话筒,明天可能轮到更多批评者的声音。

这正是坎摩尔事件的深层意义:在权力与言论的博弈中,对权力干预的任何妥协,都是对言论自由根基的侵蚀。

来源:云梦说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