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常年份,第二季度来是PC行业的“淡季”。学生放假、用户观望大家,都在等年底的打折季,出货量理应走低。但2025年不会走同样的路。
正常年份,第二季度来是PC行业的“淡季”。学生放假、用户观望大家,都在等年底的打折季,出货量理应走低。但2025年不会走同样的路。
Jon Peddi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GPU整体出货量环比上涨8.4%,达到7470万块。更惊人的是,独立显卡(AIB)出货量环比暴增27%,同比也涨了22%。这不是正常的市场同步,而是典型的“理性非繁荣”。
没人会在淡季抢购显卡,除非有“火烧眉毛”的理由。,这把火就悬而未决的美国进口关税政策。
关税政策尚未落地,但它的阴影已经足够吓人。PC厂商、职业者和消费者,纷纷开启“恐慌性备货”模式,生下一波采购时显卡价格猛涨15%到25%。
有人说这就像疫情时囤卡大战,其实最初是游戏玩家和发行商的“囤卡大战”。
厂商怕货压手卖不掉,怕消费者以后买不了,大家抢着进货、抢着买卡,结果本该终止的市场被提前“激活”。这一轮抢购潮,因为不是需求变多了,而是需求被提前释放了。
JPR也发出警告:这波“抢跑”可能会导致三、四季度市场疲软。毕竟大家都提前买好了,后面还能卖给谁?
除了政策压力,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新品上市。
2025年中,英伟达推出了全新的Blackwell架构显卡,AMD也发布了基于RDNA 4的新卡。具体可能等几个月观望的玩家,上碰“关税焦虑”,干脆现在就下单了。
尤其是英伟达,简直就是这轮抢购潮的最大赢家。独显市场贡献直接拉到了94%,把AMD和英特尔目光甩在了双胞胎。
虽然靠着笔记本电脑GPU支撑了整个市场,但在桌面上独显这块,几乎是英伟达的“一家独秀”。
厂商为了保量放价,中端卡价格还能让人接受;比如反倒是高端卡,RTX 5090,已经成了“一卡难求”的奢侈品。
从数据来看,本次GPU出货量激增,此前是一场“被政策推动的抢购潮”,而不是市场自然增长的结果。
这波反常的“淡季热”,究竟是短暂的插曲,还是下一个令人激动的周期的前奏?关键在于第三季度市场不会“冷得彻底”。如果三季度销量跳水,那基本可以断定:本次上涨,真的是“虚火一场”。
但无论如何,硬件圈今年的这波“关税惊魂”,已经让我们见识到:政策消息+新品发布+消费心理,三者合力,足以“烧热”一个本应平淡的季度。
来源:亓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