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丨跟着膳食指南科学控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7:05 1

摘要: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的饮食变得愈发丰富多样。然而,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控糖”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25年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也在进一步推进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传播健康理念。高糖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的饮食变得愈发丰富多样。然而,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控糖”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25年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也在进一步推进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传播健康理念。高糖饮食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那么,如何科学地控制糖分摄入,让我们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保持健康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

认识糖,了解危害

糖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天然糖和添加糖。天然糖存在于水果、奶类、粮食谷薯类中,如水果中的果糖、奶类的乳糖、谷薯类的淀粉等。这些天然糖与膳食纤维及其他营养素相互配合,适量食用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延缓肠道对糖分的吸收,避免血糖急速升高 ,对健康有益。添加糖则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或甜味淀粉水解产品,像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糖浆等都属于添加糖。

过多摄入添加糖会给健康带来诸多危害。长期高糖饮食,极易引发龋齿,破坏牙齿健康。大量的糖分进入身体,会使体重不断增加,进而导致肥胖。肥胖又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诱因,胰岛素抵抗一旦出现,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大幅上升。同时,过多的添加糖还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引发肝脏损伤,提高心脏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发病几率。例如,果糖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大量摄入会加重肝脏负担,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果葡糖浆比蔗糖更易导致肥胖,还与痛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膳食指南控糖建议

1.控制添加糖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建议,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下。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留意食品中的糖分含量,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比如,很多人喜欢喝的含糖饮料,一瓶500毫升的可乐,添加糖含量大约在50克左右,几乎达到了每日建议摄入量的上限。如果经常饮用,很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超标。

2.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指南倡导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涵盖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各类食物。在控糖的过程中,这种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尤为重要。以主食为例,我们可以将精白米面与全谷物、杂豆类搭配食用。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像早餐可以选择燕麦粥搭配全麦面包,午餐用糙米饭替代白米饭,再搭配红豆、绿豆等杂豆。这样的主食搭配,既能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有助于控制血糖。

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糖分含量较低,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每天应摄入300 - 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水果虽然含有天然糖分,但同时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不过,要注意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食用量,每天200 - 350克为宜。奶类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每天摄入相当于300克液态奶的奶制品,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全谷物和大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对血糖控制和身体健康都有积极作用,每天应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 - 150克,大豆类制品适量。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这些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在食用时需要控制量。每天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为120-200克,其中建议水产品每周至少2次,蛋类每天1个(常规每个鸡蛋大小50克左右)。优选瘦肉并采用低脂肪的烹饪方式,如清蒸鱼、水煮蛋、白灼虾等,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能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和血糖稳定。

5.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防止血糖大幅波动。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以白开水和茶水为宜,尽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品,而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调节血糖的作用。

6.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学会烹饪健康的菜肴,选择新鲜、营养素密度高的食材,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营养信息。配料表是按照“用料量递减”的原则排列的,如果靠前位置出现高浓度的添加糖,如蔗糖、葡萄糖等,那么这款食品的含糖量可能较高,应谨慎购买。

日常生活控糖小贴士

1.饮品选择:白开水是最佳的饮品选择,既能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又不含任何糖分。如果觉得白开水无味,可以选择喝淡茶或来一杯咖啡作为调剂,但都尽量不加糖。一些花草茶,如菊花茶、玫瑰花茶等,不仅口感清新,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2.水果选择:优先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草莓、柚子等。高糖水果,如荔枝、龙眼、芒果等,要控制食用量。可以将水果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3.烹饪方式:采用清蒸、水煮、炖、烤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油煎等高油高糖的烹饪方法。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少放糖,或者用其他天然调味料替代糖,如用柠檬汁、醋等增加食物的风味。

4.零食选择:减少甜食糕点等高糖零食的摄入,选择一些健康的零食,如坚果、酸奶(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水果干(无添加糖的)等。坚果富含优质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有助于控制食欲,但要注意控制量,因为坚果的热量较高。

5.在外就餐注意事项:在外就餐时,要注意菜品的选择。避免选择糖醋排骨、拔丝地瓜等高糖菜品,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蔬菜、清蒸鱼、清炒时蔬等。同时,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米饭、面条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控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通过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糖分摄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一定能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远离高糖带来的健康风险,让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实习营养师 温迪雅)

临床营养科简介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开设营养门诊、孕期营养咨询门诊、减重门诊,并负责住院患者的营养会诊工作。

营养门诊:擅长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患者的营养指导;慢性肾脏疾病、各类肿瘤疾病、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的营养指导;儿童、青少年饮食营养指导;营养不良病人的饮食治疗;营养相关知识咨询。

孕期营养咨询门诊:孕前营养指导、孕前体重管理、孕期及哺乳期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营养指导;婴幼儿营养指导。

减重门诊:成立于2018年,专为肥胖或超重人群解决肥胖烦恼,根据不同人群的代谢特点、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给予科学合理的个体化减重方案,具备良好的可执行性,减重效果显著。

科室为住院患者提供营养会诊,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对重点患者进行营养查房,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治疗方案,擅长各类疾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科室全体人员秉承文明、热情服务的理念,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科室地址

1号楼2楼241诊室

每周一、周二全天,每周三、周五上午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