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乒球员参加WTT商业比赛,需盈亏自负,不再靠协会补贴”,这是日乒协会近日放出的明确要求。起因是WTT商业赛事过于频繁,日乒认为若继续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既会被资本消费,也会让球员被积分绑架,这也是樊振东此前退出国际乒联积分排名的初衷。
“日乒球员参加WTT商业比赛,需盈亏自负,不再靠协会补贴”,这是日乒协会近日放出的明确要求。起因是WTT商业赛事过于频繁,日乒认为若继续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既会被资本消费,也会让球员被积分绑架,这也是樊振东此前退出国际乒联积分排名的初衷。
近日WTT官方宣布2025年中国大满贯,将于9月25日至10月5日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开赛。作为乒乓球顶级商业赛事,本次总奖金达205万美元(约1460万人民币),是WTT系列赛中奖金最高的赛事之一。然而日乒协会却突然放出消息:取消旗下参赛球员的机票补贴,不再提供教练组经费。
原因很直接,WTT商业比赛太密了,若继续拿公共资金补贴,既是被资本当冤大头,也会让球员为了积分不得不参赛。就像樊振东之前退出积分排名,就是不想被这种商业规则绑住。因此张本智和、伊藤美诚、早田希娜等日乒主力,都得自己承担这次WTT中国大满贯的所有参赛费用。
目前日乒球员的反应各不相同,张本智和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要自己出钱,但为了保持世界排名,还是得参加。”伊藤美诚则通过经纪人透露,已在谈新的赞助,打算用代言费覆盖参赛成本。
而日乒二队的年轻球员却犯了难,比如18岁的佐藤瞳,一个月工资仅5万日元,根本不够支付北京的机票和住宿费用,可能要放弃此次参赛。另一边韩乒协会也在讨论是否跟进日乒政策,韩乒主席称“会参考日乒做法,避免浪费公共资源”。WTT官方则回应:“会优化奖金分配机制,让球员拿到更多分成”。
WTT的“商业逻辑”其实是“以赛养赛”,靠门票、周边和转播费盈利,但球员能拿到的奖金其实有限。比如单打冠军拿40万美元,其中要分给教练、团队和协会,最后到球员手里的可能只有20万。而参赛成本呢?张本智和去北京,机票要1万人民币,教练费2万,住宿5000,加起来3.5万,要是一轮游,就亏了3.5万。
樊振东之前算过一笔账:一年打20站WTT比赛,参赛成本要50万,奖金能拿30万,其实是“赔本赚吆喝”。这也是他退出积分排名的重要原因,不想为了积分做亏本生意。而日乒这次取消补贴,其实是在对抗这种“积分至上”的商业规则,让球员更理性地选择赛事。
日乒的决定我觉得“对事不对人”,商业赛事本就该由市场主导,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商业活动,确实说不过去。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球员都像张本智和那样有代言费,小球员怎么办?比如日乒二队的球员,一个月工资就几万日元,根本不够参赛。
我建议协会可以和赛事方合作,给球员提供“赛事补贴”,比如赛事方报销部分路费,或者给参赛球员提供免费住宿。这样既减轻球员压力,也不会让协会花太多钱。另外球迷也可以通过买周边、众筹的方式支持小球员,让乒乓球能良性发展。
来源:天天看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