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无法再生。相反,它们在受到损伤时会通过瘢痕形成和纤维化来替代受损组织,这可能会导致病理性重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无法再生。相反,它们在受到损伤时会通过瘢痕形成和纤维化来替代受损组织,这可能会导致病理性重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相比之下,新生小鼠的心脏能够再生受损的心肌组织并恢复收缩功能,这主要是通过心肌细胞(CM)增殖实现的。目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MI)后非再生性心脏的治疗方法旨在补充受损的心肌,即梗死区(Infarcted Zone,IZ),因此,大多数研究心脏损伤后反应的研究也都集中在梗死区。然而,心脏损伤后恢复功能最终必须涉及整个心脏,因此,我们之前对梗死区以外损伤反应的研究不足,可能会限制开发心脏损伤后有益干预措施的机会。
2025 年 9 月 17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慧研究团队与聂宇研究员、胡盛寿院士合作,在 Cell 子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lysozyme 2 in endocardium promotes rapid recovery by modulating remote injury signa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LYZ2介导了远端损伤反应,在心内膜细胞中,LYZ2 是损伤特异性溶酶体降解的正向调控因子,影响损伤后心脏功能, 而靶向心内膜细胞中的 LYZ2,可通过调控远端损伤信号,迅速促进心肌梗死后非再生性心脏恢复。
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不具备再生能力,大多数研究心肌梗死(MI)后修复及潜在再生能力的工作都集中在心肌细胞(CM)增殖和梗死区上。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观察到,在损伤的小鼠心脏中,Lyz2基因(表达 LYZ2 蛋白,人源同源蛋白为 LYZ 蛋白)在局部损伤部位和远端区域均出现异常高表达,且在非再生性心脏的心内膜细胞中,
Lyz2的持续表达尤为显著。尽管传统上被视作髓样细胞的标志物,但该研究证明了LYZ2蛋白具有损伤特异性,是溶酶体降解能力的正向调控因子,介导了细胞外基质的病理性降解。研究团队观察到,在小鼠和人类心内膜实验模型中,破坏 LYZ2/LYZ 功能后,心肌细胞具有抗凋亡的益处。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进一步证明,Lyz2的基因敲除以及溶酶体降解的药理学抑制,都能使受损的非再生心脏迅速恢复功能。
因此,在非心肌细胞类型中针对远端损伤反应进行靶向治疗,可迅速促进心肌梗死后非再生性心脏的恢复。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局部心脏损伤会导致远端区域的
Lyz2表达异常升高;Lyz2是一种远程损伤触发的溶酶体降解能力的正向调控因子;Lyz2基因敲除可使心肌梗死后功能迅速恢复;抑制溶酶体降解的药理作用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25)00330-3
来源:长河的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