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家长们的朋友圈被一种病毒刷了屏,不少孩子因为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出现了中重度症状,这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来消息,近期呼吸科病房里,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竟高居首位,病房里那些小小的身影,被疾病折磨得难受,其中最小的肺炎患儿才
最近,家长们的朋友圈被一种病毒刷了屏,不少孩子因为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出现了中重度症状,这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来消息,近期呼吸科病房里,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竟高居首位,病房里那些小小的身影,被疾病折磨得难受,其中最小的肺炎患儿才 1 个多月大,实在让人心疼。这病毒到底是何方 “妖孽”,为何突然来势汹汹?上海的情况有多严峻?又该如何应对呢?
走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呼吸科病房,紧张的氛围扑面而来。医生护士们脚步匆匆,忙着照顾每一位小患者。在这里,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已经高达 40%,位列第一。一位家长满脸焦虑地说:“孩子一开始就有点咳嗽,我们还以为是平常感冒,多喝点水就能好,哪晓得病情发展这么快,越来越严重,可把我们吓坏了。”
据了解,本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很不寻常。往年,它的流行期一般从 10 月中旬才开始,可今年立秋之后,病例就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开学这近两周,更是呈现出持续小幅上升的态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满脸忧虑地分析道:“如果 9 月就出现呼吸道合胞病毒如此明显的活动,照这趋势,预计今年它的流行周期可能会比较长,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从门诊情况来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孩子多数是轻症。这些孩子通常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咳嗽,有些还会发低烧,就跟普通感冒症状有点像。医生一般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只要护理得当,1 到 2 周内孩子基本就能痊愈。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个病毒,对于 6 月龄以内的早产儿、免疫力较弱的少部分患儿而言,它就像个凶狠的 “恶魔”。
一旦感染,这些孩子更容易出现中重度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引发肺炎,孩子呼吸变得急促困难,小脸憋得通红;还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生命体征变得微弱;甚至引发脑炎,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后果不堪设想,有些患儿甚至会因此失去生命。更让人揪心的是,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婴幼儿时期要是严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的喘息、哮喘发作关系密切。也就是说,一次感染,很可能给孩子的长期呼吸健康埋下一颗 “定时炸弹”,影响他们一辈子。
那呼吸道合胞病毒到底是什么来头呢?它属于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是一种 RNA 病毒。这病毒传染性可不弱,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 “中招”,不过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就像脆弱的 “小绵羊”,是感染的高危对象。而且,它可以重复感染,一家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感染,就很容易在家庭内部传来传去,防不胜防。目前,在我国,既没有上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这无疑让防控难度增加了不少。
面对来势汹汹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专家特别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小脸烧得通红;或者剧烈咳痰,感觉喉咙里有咳不完的痰,呼吸也变得费力,小肚子一鼓一鼓的,这时候一定要赶紧带孩子去医院,一秒钟都别耽误。除了关注孩子,家庭成员的防护也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之后;出门尽量戴上口罩,既能防止自己被感染,也能避免传染给他人;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降低病毒在室内传播的风险。要是家里有人已经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吃饭、生活用品都要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一位家长都像是守护孩子的 “战士”,要时刻保持警惕。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做好防护措施,让孩子们远离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侵害,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期待医学专家们能早日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为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来源:日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