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命防线 红花岗区多举措守护水域安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5:35 2

摘要:漫步在遵义市湘江河畔,市民们三五成群散步健身,座椅上的老人惬意地闲话家常,河道里的游泳爱好者在河水中畅游,尽享清凉。在河岸边,红花岗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代海正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Ezview软件,轻点屏幕,便能实时观测摄像头附近的水域动态。

漫步在遵义市湘江河畔,市民们三五成群散步健身,座椅上的老人惬意地闲话家常,河道里的游泳爱好者在河水中畅游,尽享清凉。在河岸边,红花岗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代海正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Ezview软件,轻点屏幕,便能实时观测摄像头附近的水域动态。

“为加强防溺水工作,我们今年开展了‘水域哨兵’建设,在湘江深溪镇罗氏渡河段、湘江深溪镇皇坟嘴跳蹲河段、洛江忠庄办美栖地河段等10处防溺水重点水域安装了这一监控设备,使得镇(街)、村(居)干部可以实时360°查看水域现场,一旦发现未成年人私自下水,就能通过喊话功能及时劝阻,同时还能循环播报防溺水知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代海说。

水域哨兵。

在湘江河畔游泳20余年的市民谢修淡,对如今的水域安全保障感受颇深:“现在河边的安全设施特别齐全,救生圈、救生杆随处可见,还有专人值守巡逻,今年又加装了太阳能供电的高清监控,安全感满满,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多了一重重要保障。”

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红花岗区水务局在水域安全硬件建设上持续发力,累计安装防溺水警示牌982块,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救生设施288套,实现89处重点水域“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条救生绳、一根救生杆)设施全覆盖,同时搭建62处视频或语音喊话设备,让安全防护更精准、更及时。

救生设施。

在日常管理与监督方面,红花岗区水务局建立“双线抽查”机制,一方面,每日对留守儿童包保及走访宣传情况进行电话抽查,确保关爱与教育不漏一人;另一方面,对全区89个重点水域的镇、村级巡防责任人开展电话抽查,压实巡防责任,形成管理闭环。据统计,红花岗区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分组下沉辖区镇(街),累计派出督导组52个次、现场督导水域165人次,督导水域227个次,督促完成问题整改46个,推动防溺水工作落地见效。

为实现精准防控,红花岗区水务局还动态建立全区水域信息台账,综合考量水域深度、水流速度、周边人群活动频率、近5年溺水事故发生情况等因素,将89处水域精准划分为高、中、一般三个风险等级,逐一明确管理主体、行业责任单位及镇、村两级包保责任人。按照省级要求,对中高风险水域实行专人值守,并对巡防值守人员进行电话抽查同步业务培训,提升值守专业性。

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毛峻,便是中高风险水域的值守人员之一,负责湘江新华桥段至添秀桥段的安全守护工作。“我从8月份开始在这里值守,日常会主动和游泳爱好者沟通,提醒大家增强防溺水意识。暑假期间,只要看到大人带孩子来游泳,都会先确认孩子是否配备了救生圈、气囊、水袖等防护设备,确认无误后才允许下水。”毛峻说。

中高风险水域专人值守。

除了专人值守外,红花岗区还组建了73支防溺水巡防队伍,共计893人,2025年以来开展巡查防护7726次,投入人力15160人次,成功劝导、劝离私自靠近水域的未成年人5878人次;组织开展19场次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区公安分局、区水务局及部分镇(街)充分发挥无人机优势,累计开展空中巡查150余次,实现“地面+空中”全方位管控。

在宣传教育方面,红花岗区充分利用新媒体,多角度发布防溺水知识、警示教育、自救互救技能等动画视频,通过短视频、公众号、举办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标语、设置警示标识、利用农村“大喇叭”、坝坝会等形式,让防溺水知识深入千家万户。2025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宣传活动2293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4711份。

“防溺水工作关乎生命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红花岗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红花岗区水务局将以党建为引领、以防溺水为抓手、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导向,持续完善水域安全设施,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防控,加大防溺水宣传力度,不断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粟超

编辑 粟超

二审 冉阿建

三审 曾帅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