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之前跟朋友一起打卡跑步减脂,她每天雷打不动跑40分钟,跑了快50天,站体重秤上一看,体重居然只掉了0.8斤,气得她差点把跑鞋扔了,说“跑步根本不瘦,纯浪费时间”。其实我一开始也踩过这坑——跑前喝杯奶茶“垫肚子”,跑完觉得“消耗大”,多吃半碗米饭,结果跑了俩礼
我之前跟朋友一起打卡跑步减脂,她每天雷打不动跑40分钟,跑了快50天,站体重秤上一看,体重居然只掉了0.8斤,气得她差点把跑鞋扔了,说“跑步根本不瘦,纯浪费时间”。其实我一开始也踩过这坑——跑前喝杯奶茶“垫肚子”,跑完觉得“消耗大”,多吃半碗米饭,结果跑了俩礼拜,肚子反而有点鼓。后来才明白,不是跑步没用,是我们没避开那些“让脂肪赖着不走”的隐形问题。
先说说最容易被忽略的:跑步没控制饮食,等于“白忙活”。很多人觉得“我都跑了这么久,多吃点没关系”,但你知道吗?慢跑1小时大概能消耗300-400大卡,而一杯中杯珍珠奶茶就有500多大卡,一块奶油蛋糕能到300大卡,等于你跑1小时,可能一口奶茶就“补”回去了。
我之前就犯过这错,跑完路过便利店,总想买个饭团当“奖励”,后来才发现,哪怕只是多吃这一个饭团,当天的热量缺口就没了——减脂的核心是“吃的比烧的少一点”,跑步只是帮你“烧得多”,但要是吃的也跟着涨,怎么可能瘦?
还有个更隐蔽的坑:身体会“偷懒”,跑多了反而代偿。我另一个同事更夸张,为了瘦,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起床跑5公里,结果白天上班坐在椅子上不想动,连倒水都想让同事帮忙,晚上回家直接躺沙发刷手机。后来我们一起算过,她跑步多消耗的200大卡,因为白天少走了1000多步、少做了点家务,反而给“补回来了”。更糟的是,要是跑步量突然加太多,身体怕“饿到”,还会悄悄降低基础代谢——比如以前每天躺着能烧1200大卡,现在可能只烧1100,这样一来,哪怕跑步量没变,减脂效率也会降下来。
那到底怎么跑才能真的掉脂肪?分享我亲测有用的3个方法,亲测2个月腰围小了4厘米,体重掉了6斤,还没饿肚子:
第一,别只跑“匀速慢跑”,试试“快走+慢跑”的间歇跑。我现在是这样:先快走1分钟热身,然后慢跑2分钟,再快走1分钟,循环8-10组,总共也就20-25分钟。这种跑法比一直慢悠悠跑燃脂效果好——因为快慢交替能让身体在跑完后1-2小时内,还保持“高燃脂状态”,比如我跑完去上班,哪怕坐着,也感觉身体在悄悄烧 calories,比之前跑40分钟匀速还管用。
第二,跑步前后的饮食要“抓重点”,别乱补。跑完别立马喝甜饮料、吃面包,最好30分钟内吃点“蛋白质+少量碳水”,比如一个煮鸡蛋+半根玉米,或者一杯无糖豆浆+一小块全麦面包,这样既能补体力,又不会让血糖骤升骤降,避免后续饿到暴饮暴食。平时三餐也不用刻意节食,就把晚餐的主食减1/3,比如以前吃一碗米饭,现在吃小半碗,多吃点绿叶菜和瘦肉(比如鸡胸肉、鱼肉),既能吃饱,又能控制热量。
第三,别光看体重秤,盯“体脂率”和“围度”更靠谱。我之前跑了10天,体重一点没降,差点放弃,结果量腰围发现小了1厘米,用体脂秤测(选平价的就行,不用太贵),体脂率降了0.5%——原来我肌肉长了点,脂肪少了,体重没变但体型更紧致了。很多人跑不瘦就怪跑步,其实是被体重秤骗了,尤其是女生,生理期前后体重会波动2-3斤,光看体重很容易焦虑,不如每周量一次腰围、测一次体脂,更能看到真实变化。
其实跑步减脂不是“跑够多少公里就瘦”,而是要把“跑步”和“饮食”搭成一对,避开“吃太多”“身体代偿”这两个坑,再用对方法,脂肪才会真的掉。我身边好几个朋友照这个方法调整后,都跟我说“现在跑20分钟,比以前跑1小时还管用”。
下次我会跟大家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跑步总膝盖疼,是不是不适合跑步?” 其实不是,我之前也疼过,后来发现是鞋子没选对、姿势错了,调整后现在跑多久都不疼,还会分享3个平价又好用的护膝(学生党也能买),新手也能放心跑,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下~
(声明:本文分享的跑步减脂经验为个人实践总结,非专业医疗或健身指导。因个体体质、健康状况不同,运动效果与风险存在差异,有心脏病、关节病等基础病者,运动前务必咨询医生。运动中若感不适请立即停止,个人饮食与运动选择需自行判断风险,本文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全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