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商学院网络(Global Business School Network,简称GBSN)是一个遍布6大洲、汇聚全球150多所顶尖商学院的广泛网络,包括哥伦比亚商学院、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等世界顶尖商学院均是其成员。GBSN成立于2003年,是由世界银行发起
中国的商学院校正逐步成为全球管理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文|胡嘉琦
在全球化和技术迅速变革的今天,商学院不仅肩负着培养未来商业领袖的责任,更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全球商学院网络(Global Business School Network,简称GBSN)是一个遍布6大洲、汇聚全球150多所顶尖商学院的广泛网络,包括哥伦比亚商学院、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等世界顶尖商学院均是其成员。GBSN成立于2003年,是由世界银行发起的独立全球非营利性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致力于促进全球商学院间的合作及为发展中地区培育管理人才,通过加强管理教育来对社会发展需求作出贡献,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GBSN在中国的成员日益增多,其吸引商学院校加入的关注点之一就是看该院校在创新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术能力。比如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等顶尖商学院积极参与全球项目,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等。
这些商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和商业界的支持,发挥结构和组织优势,致力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环境可持续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在推动电动汽车及绿色经济发展方面贡献突出。
GBSN将打造怎样一个商学院生态,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力,对此,《商学院》记者与GBSN首席执行官Dan LeClair深入探讨。
01
连接全球商学院,赋能师生创新
“GBSN构建的是开放的生态,其核心使命之一是赋能教师和学生,助力各成员商学院及其所在社区的发展。”Dan LeClair向《商学院》记者表示。
Dan LeClair以2024年举办的非洲商业概念挑战赛为例,该赛事吸引了来自21个非洲国家的91所商学院、100支学生团队参与。在GBSN支持下,这些学生团队跨地域、跨学科合作,创新应对现实挑战。最终,比赛的获胜团队来自乌干达,该团队通过跨学科项目开发了一种安全且经济的设备,专门用于将早产儿从偏远农村地区快速转送到城市医院,极大地改善了新生儿的医疗条件和生存率。
在Dan LeClair看来,尽管许多学生选择商学院是为了提升职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但是GBSN强调,商业教育更应关注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商学院应超越单纯的品牌和经济利益,承担起推动社会公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GBSN致力于建立合作平台,使商学院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不仅如此,GBSN还注重促进教师之间的国际合作。2024年,由巴西、荷兰、南非和美国四国的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系列全球研讨会,聚焦“能源转型”议题,探索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应对能源挑战的策略差异。此类跨国合作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商学院在社会问题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
02
多样性是商学院的优势
Dan LeClair曾主持过多个会议,聚焦研究影响力的问题,致力于从研究中获取改变现实的力量。在这些会议中,他不仅关注教授们的研究成果,更关注他们是否处于能够真正介入实践、推动变革的位置。进一步而言,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教授与企业、政府等实际领域建立紧密联系提供了契机,这种“在场”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的。
面对普遍关注的商学院排名问题,Dan LeClair坦言,排名对学校宣传有帮助,但其指标有限且有误导性风险。“我们关注的是学校的整体使命和社会影响力,而非单纯的排名数字。”Dan LeClair强调,现有商学院的排名机制往往关注发表于传统学术期刊的论文量,关注已知领域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在实际变革中更具相关性的研究。他认为,要提升研究影响力,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限,使研究更紧密地结合社会需求和实际行动。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商学院之间的差异,Dan LeClair表示,虽然MBA课程看似相似,但是各校因所处的商业环境、学生背景和项目设置存在显著不同。“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商业环境差异巨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实践也大相径庭。”每所商学院的独特优势源于其多年来的投资、企业服务经验以及社会环境,正是这些多样性构成了全球商业教育的丰富生态。
对于跨国商学院合作,Dan LeClair谈到,过去学校倾向于选择相似的合作伙伴。但如今,越来越多商学院认识到创新常来自不同文化和观点的交汇。“比如中国商学院与汇丰银行的合作,正是利用差异推动创新的典范。”GBSN的使命,就是把全球不同学校连接起来,促进创新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尽管是非营利组织,但是谈到GBSN的经济来源,Dan LeClair向《商学院》记者坦言,GBSN的收入主要依赖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会员商学院的贡献。当前GBSN拥有150多所商学院,遍布50多个国家。这些学校不仅贡献时间和精力,还提供资金支持,为GBSN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项目运营产生的收入。GBSN运行多个项目,这些项目既具有教育价值,也带来商业回报。比如“社会物流挑战”(Social Logistics Challenge)项目,全球有超过百支学生团队参与,解决不同地区的供应链和物流难题。项目通过企业赞助和实际运作实现收入,这不仅为项目自身运行提供保障,也支撑了GBSN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补助金和企业赞助。GBSN积极争取各种补助资金,同时吸引企业支持,DHL就是“社会物流挑战”的重要赞助商之一。企业赞助不仅带来资金,也促进商学院与行业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Dan LeClair表示,GBSN的理念在于,未来商业领导者应具备的三大关键素质:首先是终身学习和敏捷性,领导者需快速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并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其次是跨界合作能力,能够超越企业界限,协调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第三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领导者不仅关注企业盈利,更肩负推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03
放大集体影响力
Dan LeClair坦言,GBSN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引导传统而庞大的商学院机构进行创新转型,推动其以更具社会影响力的方式运作。高校创新氛围较强,但大型机构改变既有模式、实现跨院校合作仍需克服阻力。GBSN通过构建全球生态系统,帮助商学院实现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推动其社会责任的实践。
同时,技术飞速发展为商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GBSN鼓励将技术与伦理教育深度融合,推动跨学科课程建设,提升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能力。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确保学生能够不断更新知识,保持竞争力。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迅速地发展,对商学院提出了新的挑战。GBSN强调,商学院应主动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和服务,帮助师生掌握并合理使用新工具。同时,教育者不仅要教授技术操作,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影响,推动科技朝着更有利于社会大众的方向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不断演变,教育体系和社会规则也需灵活调整,以应对变革带来的挑战。
谈及未来五至十年,Dan LeClair展望GBSN的“多重效应”战略,即通过加强已有成员商学院的协作与影响力,实现社会贡献的最大化。“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增加成员数量,而是通过合作放大每所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Dan LeClair强调,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融合不仅使非洲国家从中受益,像中国、美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也能从合作中受益。GBSN致力于建立合作平台,使商学院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GBSN通过推动学校间的合作,帮助它们发挥独特优势,实现真正的社会价值。此外,GBSN提醒学生,全球商学院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和行业联系方面差异显著。部分学校在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学生和教师的多样背景也影响教育体验。因此,选择商学院应基于深入了解和与个人目标的匹配。
在这个全球经济和社会环境剧变的时代,GBSN通过聚合多元商学院力量,推动研究、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更具社会影响力的管理教育生态。作为全球商学院合作的重要平台,GBSN通过多元项目和稳定资金支持,实现了教育使命与商业目标的统一。
面对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浪潮,GBSN强调创新教育和社会责任,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卓越领导者。对于有志于管理职业的年轻人才来说,明确自我、终身学习、跨界合作及社会担当将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未来,GBSN希望借助信息技术和全球合作,推动商学院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实现“用商业智慧改变世界”的使命。
来源:商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