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五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图源:新华网)
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这五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以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加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型产业发展壮大、筑牢未来产业成长根基。
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在先进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
(图源:新华网)
截至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和解决方案供给提档升级,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150多家,钢铁、石化等领域的解决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也取得突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逐步推进,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部副部长龙腾介绍道,围绕交通绿色化、智能化,科技部部署了交通载运装备、川藏铁路关键技术等重点任务。关键设备研发取得突破,CR450动车组运营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不断刷新“中国速度”;C919实现从“首飞”到“首航”,再到“常态化商业运营”,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取得新进展,川藏铁路开创了在极端复杂环境下一整套领先世界的建造技术、标准和装备体系。
科技与行业融合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科技以颠覆性的力量重构物流行业生态,推动行业向“智能驱动”转型升级。
在“AI+钢铁”应用方面,多家钢铁企业迈出探索步伐。中国宝武于今年2月启动了“2526”工程,推动DeepSeek本地化应用,搭建钢铁行业模型化运行平台,用AI重新定义钢铁;河钢数字自主研发的WesCarber碳中和数字化平台,聚焦‘双碳’目标,以‘能碳+AI’为全新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绿色低碳制造全流程场景,是目前行业内‘碳功能’最全面的数字化平台。
无人驾驶等智能创新模式的发展也为物流行业注入新动能。以智加科技为例,通过智加自主研发的FEM节油算法,车辆在优化油门刹车与路径规划方面表现出色,节油率最高可达10%。在中国邮政平均距离900~1200公里的单边运输任务中,自动驾驶系统的里程占比超过90%,最高达98%,并全程实现了安全可持续的双驾变单驾,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据测算,使用自动驾驶重卡每年可将运营成本从64万元降低至49万元,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数据显示,主要快递企业均已大规模投入使用无人配送车辆,目前快递物流行业无人车保有量已突破7000台,企业无人物流车采购规模持续扩大。
极兔快递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明确公布,截至6月底全网已投入无人车600辆。顺丰控股半年报显示,其在无人运输领域累计投入运营的无人车达到1800台。韵达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也表明,企业上半年投入超过500辆无人车, 应用于末端配送场景扩展至医疗物资和生鲜冷链等高附加值领域。
来源:现代物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