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卖,iPhone 17 Pro 全机身拆解也到来了。这次的拆解不只是走过场,而是揭开了苹果在散热、电池、主板以及相机系统上的全面革新。外观之外,内部设计才是真正的亮点——这代 Pro 机型,几乎是一次彻底的硬件大重构。
随着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卖,iPhone 17 Pro 全机身拆解也到来了。这次的拆解不只是走过场,而是揭开了苹果在 散热、电池、主板以及相机系统上的全面革新。外观之外,内部设计才是真正的亮点——这代 Pro 机型,几乎是一次彻底的硬件大重构。
iPhone 17 Pro 内部首次采用 三段式高度集成设计,核心变化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散热模组:全新 VC 均热板登场主板布局:改为横向设计,结构更紧密电池设计:L 型布局,空间利用更极致这样的组合不仅让机身内部更整齐,也提升了维修与组装效率,凸显了苹果「高集成度」的设计思路。
首次登场的 大面积 VC 均热板,几乎覆盖整块主板,位置紧贴电池与屏幕下方,能迅速分散 A19 Pro 芯片的高热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蒸发与冷凝循环,完成高效散热。
相比传统石墨片,VC 均热板让热量更平均,避免局部过热。再加上 铝合金一体化机身 的优良导热性,这代 Pro 在长时间游戏、视频剪辑等高负载场景下表现更稳定。
此外,iPhone 17 Pro 的屏幕内部也加入了 石墨烯散热片,并调整了触控 IC 与排线位置,从而解决了前代在户外拍摄时容易过热、亮度自动下降的问题。
主板是这次拆解的另一大亮点。iPhone 17 Pro 的主板 缩小并横置在机身上方,采用 双层堆叠,几乎把空间利用到极限:
主板面积甚至比后置相机模组还小。也正因如此,只有 iPhone 17 Pro Max 能提供 2TB 存储,而 17 Pro 则受限于 NAND 颗粒体积,无法支持。
今年苹果还带来了 钢化电池封装,并在不同地区版本上进行区分:保留实体 SIM 卡槽的机型,电池容量略小于 eSIM 版本。
Face ID 模组也调整了点阵与泛光位置,并未与机身绑定,维修替换更灵活。
相比前代的钛金属,iPhone 17 Pro 选择了 铝合金一体成型机身。虽然耐刮性稍逊,但重量更轻、导热更好,更适合高性能场景。内部还覆盖 超过 20,000 mm² 的石墨散热膜,由供应商领益智造提供,几乎将每一处发热源都照顾到位。
iPhone 17 Pro 背部相机平台的「大块头」设计并非多余,而是为了:
这也是为什么 iPhone 17 Pro 的厚度主要来自相机模组。
从单纯的堆叠美学 → 转向性能与散热优先更大电池、更强影像系统、更高效散热三段式布局 + 高集成主板 + VC 均热板来源:3C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