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关于加沙人质的言论,最近把中东局势搅得更热闹了。原本就紧绷的巴以局势,因为这组出入极大的死亡数字,再添一层迷雾,连一直和美国站在一边的以色列都直接唱起了反调。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关于加沙人质的言论,最近把中东局势搅得更热闹了。原本就紧绷的巴以局势,因为这组出入极大的死亡数字,再添一层迷雾,连一直和美国站在一边的以色列都直接唱起了反调。
事情发生在周五,特朗普公开谈起了加沙剩余人质的状况,这话一出口就引发了轩然大波。他说现在加沙还剩下 48 名人质,但其中 “非常接近” 40 人可能都已经死了,还特意提到以色列国防军占领加沙城的行动不光不会威胁到人质,反而 “可能让他们获得释放”。
这番话让一直揪着心的人质家属们更慌了,毕竟这些数字和他们从以色列官方那听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特朗普当天的说法一直在变,先是含糊地说 “可能有 20 名人质还活着”,没等大家消化完,又马上补充实际数字 “可能更少”,到后来干脆给出了更具体的范围。
一会儿说 “死者人数在 32 到 38 人之间”,一会儿又变成 “总共找到了近 40 具尸体,还有 20 具大概活着,实际可能更少”。这些来回变动的数字,每一个都戳在人质家属的心上,让原本就焦虑的他们更加不安。
以色列那边很快就有了回应,态度坚决得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官员专门对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 Kan 表态,说以方对人质状况的评估根本没有变,还斩钉截铁地指出 “任何其他数字,即使是美国总统的说法,都是虚假和误导性的”。
这位消息人士特意强调,以方没有掌握任何能证明人质死亡人数增加的新信息,按照他们的统计,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绑架 251 名人质后,现在剩下的 48 人里,至少 26 人已经被确认死亡,20 人据信还活着,另外 2 人的安全状况不太确定。两组数字的差距摆在台面上,谁都没法含糊过去。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说这些话的时候,正好赶上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要对加沙城动 “前所未有的武力”。以军还透露,加沙城原本有大约 100 万居民,现在差不多一半都逃到南方去了。这个消息一出,反对的声音立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联合国和不少人道主义组织都急着警告,这波攻势肯定会让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雪上加霜,要知道现在加沙的救援人员本来就缺设备少燃料,好多遇难者和失踪人员还埋在废墟底下没人管。
连以色列国防军内部都有人担心,这么干不光士兵危险,人质的安全更没法保证。人质家属和之前被释放的俘虏反应更激烈,直接开了火,把以军的这个决定批得一无是处。
面对记者追问,问他怎么看人质家属呼吁 “强制停火以避免人质面临更大危险”,特朗普的回答挺耐人寻味。他说 “他们可能是(面临危险),但也许他们会自由,因为战争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还把人质死亡的原因归到了哈马斯的地下隧道上,说 “很多人死于这些可怕的隧道里,他们大多被关押在那里”,还感慨 “年轻人虽能承受很多,但还是没能活下来”。
这时候有人提起联合国独立委员会的报告,那份报告直接指责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特朗普说自己 “尚未细看” 这份报告,话锋一转就开始强调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入侵以色列的行为才是 “最高级别的种族灭绝”。
他反复说着当时的惨状,“小婴儿被砍成两半,有人胳膊、头颅被砍掉,这就是种族灭绝”,还不停念叨 “人们正在忘记 10 月 7 日的大屠杀,那是世界历史上最糟糕的日子之一,我不会忘记”。
国际社会对这事儿的关注早就拉满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都忍不住说,加沙现在发生的一切太可怕了,居民区被大规模破坏,加沙城遭到系统性损毁,他在联合国秘书长任上快 9 年了,从没在任何冲突里见过这么大规模的暴力,直言这在道德、政治和法律上都让人无法容忍。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以色列的地面进攻会让已经极其危急的局势变得更糟,意味着更多死亡、更多破坏和更多流离失所,还说欧盟委员会会提出措施向以色列施压。
加拿大外交部更直接,用 “骇人听闻” 来形容以军的攻势,说这会加剧人道主义危机,还危及人质释放,要求以色列遵守国际法。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下周就要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了,这可是他今年 1 月重返白宫后的首次联大发言。他自己也说 “去联合国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加沙、以色列和中东的每一天都很关键”。
现在他这番关于人质的言论,再加上以色列正在推进的加沙城攻势,正好形成了双重争议,成了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焦点。
大家都在猜,他在联大上会不会再抛出什么惊人言论,而以色列这波 “前所未有的武力” 攻势,又会把人质问题和整个中东局势带向何方。毕竟现在别说人质家属了,连国际社会都在盯着这两组矛盾的数字,等着看这场风波到底会怎么收场。
来源:青梅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