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屯垦戍边者:70年奋斗,将边疆戈壁变为大美新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22:00 1

摘要:去年下半旬,乌克兰军队发动突击,打得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措手不及,如同一记耳光令俄军陷入尴尬与紧张。当时人们分析库尔斯克为何如此轻易被突破,为何边防俄军几乎未展现战斗力便溃败?

去年下半旬,乌克兰军队发动突击,打得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措手不及,如同一记耳光令俄军陷入尴尬与紧张。当时人们分析库尔斯克为何如此轻易被突破,为何边防俄军几乎未展现战斗力便溃败?

除乌方在装备与局部兵力上的优势外,有人归因于俄罗斯一贯的轻敌思想,也有人认为那些被击溃或被俘的边防军并非正规部队,战斗意志薄弱。

还有观点指出,俄乌边境线全长两千多公里,难以处处固若金汤,乌军只需寻找合适突破口即可。

这些表面理由虽可为俄方辩护,但若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则需深入一层:俄罗斯初期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边防思想过于落后。

一个国家能否维护边疆地区的国家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疆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这一体系不仅包括军事力量,还涉及经济建设、科技水平、民生发展,以及军民关系、民族关系等多重维度。库尔斯克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俄罗斯边防体系中这些要素彼此割裂。

例如,该州面积大但人口少,资源多但人均GDP低。

民族虽不复杂,但民众普遍认为守土责任与自己无关。

虽有边防军,但其与当地民众关系疏离,更像轮岗值班,遇险则保命为先。这些问题在和平时期不易爆发,但在两国交战期间却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尤其对像俄罗斯和中国这样拥有漫长陆上边界的国家而言。

如何解决漫长边界线上的边防问题?

有两种方法,需做两手准备。一是努力保持友好关系,将问题摆在明面,通过谈判解决;二是若关系无法融洽,则需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将军事、政治经济、民生和民族关系融为一体发展,避免出现短板,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从而建设一个边防复合体系。

这两种方法正是中国自建国以来通过实践不断验证的重要边防路线。后者更是新中国首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产建设兵团体制。

兵团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唯一完整保留军队番号和组织结构的单位,拥有百万职工、数十万民兵预备役和现役武警部队,至今仍承担着寓兵于农、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战略使命。

为何其他省份的兵团相继撤销,唯独新疆保留至今?这源于新疆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的关键战略地位。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陆地边界线总长5600多公里,与八个国家接壤。相比俄乌之间两千公里的边界,新疆的边防压力更为巨大。

上世纪中苏交恶时期,新中国对外面临苏联霸权的极限施压,对内则需应对尚未稳定的民族关系和严重落后的生产力。一旦中苏开战,新疆面临的挑战将远超库尔斯克,堪称地狱级别。首先是地域广阔。新疆占中国166万平方公里土地,若没有足够驻军,很容易在战时被敌人找到突破口长驱直入,而我军疲于奔命,丧失战场主动权。

其次是局势混乱。新疆在陶峙岳将军领导下实现和平解放,但当时仍有国民党顽固分子、地主和牧主反动派利用复杂的民族与宗教情况煽动仇恨、制造暴乱。

解放初期,原国民党新疆政府委员乌斯满勾结反动军官,煽动数万哈萨克群众暴动。群众因不了解共产党和解放军,容易被谣言误导,例如声称汉人要消灭宗教、没收财产,强征哈族姑娘和青年。

再则是基础薄弱。截至1949年9月,新疆全境不能生产一斤钢、一斤铁,所有大型金属器具都需外购,轻工业几乎一片空白。

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0.5%,两三户农民才有一把农具,缺乏战时就地维修军械的能力。最后是贫困落后。

解放军进疆前,美国驻乌鲁木齐领事馆间谍头子马克南曾扬言,共产党军队进得去出不来,将葬身黄沙。他如此断言是因为当时新疆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解放军和改编的国民党军队总数近20万,一年需粮食十几万吨。但新疆人口仅400万,年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如何供养大军?若削减驻军,边防不稳;若从苏联或内地调粮,资金又不足。

朝鲜战争和内地的经济建设均需经费,难以承担脱产部队的高额转运成本。

毛泽东的思想再次指引方向:人民军队必须一手拿枪,一手生产。从井冈山到南泥湾,军队早已走出一条农工商学兵相结合的道路。基于这些经验,毛主席高瞻远瞩,决定驻疆大军集体转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若用热血网文来形容,兵团子弟永镇边疆,虽不穿军装、不领军饷,却永远站在国防第一线,永不撤离。

毛主席在签发改编命令时指出:“现在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近20万以汉族为主的初代兵团人从全国各地汇集新疆,艰苦创业,自那一刻起,他们与新疆和边防命运紧密相连。

2021年初,以H&M、耐克为首的欧美服装品牌突然发难,声明抵制新疆棉花及其制品,诬称新疆存在“不人道”现象,制造了所谓“新疆棉事件”。这种彻头彻尾的造谣为何针对新疆棉?有人认为新疆棉的市场占有率威胁到美西方,意图打压中国棉纺产业;

也有人认为此举易让人联想黑人奴隶种植园,煽动公众情绪。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未触及根本。

实际上,美西方策划该事件的深层目的是颠覆我们的生产建设兵团体制。只要搞垮兵团,他们利用极端分子在新疆制造事端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高。

扰乱新疆不仅破坏边防安全,更阻碍中国经略中亚、中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他们诬蔑汉族压迫少数民族,这类言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西方指责兵团是“内部殖民主义”模式。

所谓“内部殖民主义”,最初是从殖民角度讨论国家内部民族发展问题,实质是一国核心地区对边缘地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如同帝国主义对待殖民地。西方有些人自己心怀不轨,便以为他人亦然。但凡了解兵团历史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等蠢话。

兵团确实是政府治理地区的政治组织,但其诞生是基于当时国防和边疆巩固的历史环境,既解决边防需求,又保障军队给养,还支援地区经济建设。若仅因移民和政治组织属性就污蔑为内部殖民,那么美国更应批评自己——整个美国军队都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

更何况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而美国才是殖民掠夺者。

谁见过殖民者选择的地方在开发前是荒凉恶劣的无人区?兵团的14个师及下属农牧团场虽遍布全疆,但仔细观察可知,50年代初创时,它们都位于河湖灌溉末梢和原有优质农牧场的边缘。

几十年来,兵团所在区域涌现城镇、绿洲和优质农牧场,都是一代代兵团人一锹一镐垦殖出来的。在当时的环境、资源和人口条件下,兵团未与新疆地方争夺自然资源,也不存在经济剥削。

自1954年兵团创立至1960年,兵团新开荒地56万余公顷,新建农牧场100余个。工业生产同步发展,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七一棉纺厂、苇湖梁发电厂等开创了新疆现代化工业的先河。

谁见过殖民者不征税反而主动交税?兵团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要纳税,是农民入工会,是企业办社会。”

兵团与自治区政府同属一个区域内的两套省部级管理主体。兵团拥有行政、司法、民兵和武装等机构,职工的工资、养老和社会服务由兵团自行承担,但兵团无工商、税务等政府权限,其企业和职工均需向地方政府纳税。

谁见过殖民者从自己口袋里掏钱给别人?

如今,兵团拥有185个农牧团场,近500家独立核算企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较为发达,是全国最大的农工商经济联合体。兵团占新疆七分之一的人口,生产出全疆五分之一的粮食、五分之二的棉花和三分之一的轻工业品,并缴纳五分之一的税金。

谁见过殖民者将自己经营的事业无偿移交他人?

据兵团政治部1959年9月发布的《兵团十年来支援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前十年,兵团及其前身部队无偿为少数民族群众代耕、代播、代收土地4378余亩,支援劳力95.17万个,工作102.7852万个工日,为农业社调换优良品种971.22万斤,赠送农具4.294万件、农药4800余斤,转让已开垦土地61万余亩,修建房屋1318间,无偿接济贫困农民粮食192.15万斤。

1962年,苏联幕后策划了伊犁、塔城地区6万多边民非法外逃事件。当时中苏尚未彻底决裂,中方确实疏忽,未料苏修如此卑劣。

边境几乎未设防,外逃边民多次往返运输财物如入无人之境,导致两地区损失牲畜23万多头,荒废粮田几十万亩,并发生打砸抢烧事件。

事后根据国家部署,兵团派遣1.7万余名职工赴当地代耕、代牧、代管荒废田地牧场。在塔城地区,“三代”工作队代耕土地42万亩,代管庄稼78万亩,代牧牲畜30多万头,支出费用900余万元。事件平息后,兵团又将代耕、代牧、代管的土地、牲畜和财物全部无偿移交当地政府和少数民族同胞。

谁见过殖民者在类似事件中不武力镇压,而是首先反思自身?

事件后,兵团一方面出资出力弥补群众损失,一方面吸取边防空虚教训,组建21个基干民兵连沿塔城至阿克苏一线布防,配合国防军制止边民越境。

同时在两千多公里边境沿线建立纵深10至30公里的团场带,陆续组建300多个民兵值班连,成员包括复员军人及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地知识青年,兵种涵盖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国防屏障。

这些民兵连战斗力如何?完全可以信任。

自伊塔事件后,苏联变本加厉,在边境陈兵施压,却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他们的军队是脱产劳师远征,而兵团民兵既屯垦又备战,装备与战斗力直逼野战军。

解放军总参部发布的规定明确:兵团值班连队是一支不脱离生产、劳武结合、按国防军编制装备组建的战斗部队。1966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搞民兵师,这等于正规军。你们要把北部边界一块一块经营起来。”一个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一个是劳武结合、请君入瓮。边境线长、民族不同、文化多元又如何?

兵团已与边疆深度融合,有团场就有民兵连,有民兵连就有守土卫国的抵抗精神。

谁见过殖民者愿将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研究的先进生产技术无偿用于殖民地发展?他们恨不能永远掌控核心技术,让殖民地民众世代为其奴役。

自1954年兵团成立起,新疆军区发布决定,要求生产部队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大力援助各族农民,改进生产技术,实现地区农业增产。

改革开放后,兵团设立志愿帮扶少数民族经济科教发展基金,每年拨款数百万元用于地方科教建设和培训技术人员,这是兵团作为战斗队、生产队之外的第三重身份:工作队。

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工作队的角色越发重要。兵团在机械化生产、高端农业技术研发应用方面水平较高,甚至不逊于内地及沿海省份。推广先进生产经验、推动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的使命,深植于几代兵团人基因中。

例如扎根伊犁的农四师,下属各团场充分利用当地“塞外江南”的冰雪融水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代表性单位六十五团因土壤条件与法国普罗旺斯相似,60年代初被列为国家香料区域化试验点之一。

当时,来自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种子交到了65团技术员、后来的“中国薰衣草之父”徐春堂手中。

1964年,20岁的徐春堂承担起实现薰衣草精油国产化、打破外国垄断的重任。

薰衣草种子小如芝麻,尽管伊犁土质与普罗旺斯相似,但种植条件远逊于法国,伊犁河谷冬季也更漫长难熬。没有温室,徐春堂就在防护林后挖试验田,用苇子和麦草制土温床,每日精心照料,但发芽率仅1.4%。

他从冬小麦种植中琢磨出方法,经反复试验将薰衣草出苗率提高到90%;又从葡萄藤埋土越冬经验中汲取灵感,将薰衣草基部厚土覆盖,使越冬成活率达95%。经过六年区域试验,他探索出一整套薰衣草科学栽培和加工工艺,建成国家级薰衣草油生产基地,结束了中国完全依赖进口薰衣草香料的历史。

90年代,伊犁薰衣草种植规模达数万亩。农四师始终铭记工作队使命,将先进育种和提炼技术传播给地方。至今,伊犁河谷有薰衣草加工企业十余家,综合产值规模达2亿元。

薰衣草产业还带动服务业发展,建成科古尔琴、解忧公主、汉家公主等薰衣草园,既提高农民收入,又延伸产业链至食用、保健、美容、工艺品等领域。这一产业化道路正是基于徐老当年的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日益追求天然产品和自然生活方式,香与美的体验消费迅速增长。2006年,伊帕尔汗品牌成立,成为中国首个拥有薰衣草生产许可证的品牌,2020年与玻尿酸大厂福瑞达合作,实现兵团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强强联合。

依托农四师61年薰衣草种植经验,伊帕尔汗专研精油养肤、芳疗和康健领域。每一滴精油由6840克薰衣草花蒸馏萃取,价值堪比黄金。

作为牢记初心、为边防事业和边境百姓造福的兵团企业,伊帕尔汗从原材料到加工均让人放心,且价格仅百余元,相比市面同类三四百元的产品,可谓实用实惠。

网上有人打趣说,看到055大驱和航母后,激动得一天抽两包烟,要“狠狠造”。虽是玩笑,却体现当代国民的朴素爱国情怀。支持兵团企业,一定程度上就是支持新疆边防事业。

现在应明白,生产建设兵团体制为何遭美西方嫉恨,以致编造如新疆棉事件般的低级谣言,动用大量媒体和公知攻击抹黑?因为兵团是国家统一、新疆长治久安的压舱石。

朱德曾说:“兵团事实上就是一个高级的、大型的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和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贺龙指出:“一旦有事情,兵团的民兵就是一支野战部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一针见血:“兵团是我们稳定新疆的核心。”

2024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兵团的历史作用及当下与未来的使命,庆祝大会上多次强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兵团的存在未曾攫取新疆资源,未有汉族压迫少数民族,相反,兵团为地方开垦农田、兴建学校、创办工厂、培养技术人员。

哪个核心地区对边缘地区的“掠夺”会是如此?一代代兵团人放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奔赴边疆荒漠,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挤出粮食物资支援少数民族同胞修路兴水,且总是亲力亲为,唯恐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2009年乌鲁木齐暴恐事件中,第一时间承担巡逻警卫任务的也是兵团武警民兵。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句话:平等有信仰,团结有力量。平等是团结的基础,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力量则守护我们共同的信仰。

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将新疆作为分化中国的突破口,恐怖组织图谋将新疆纳入其势力范围,民族分裂分子也伺机而动。但因兵团存在,他们从未得逞。近年来,眼见无法在中国境内兴风作浪,他们只能转而在外搞事,例如资助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武装。要知道,十几年前这类事还发生在中国境内。

随着“一带一路”这一旷世战略推出,我们同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起点,在与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西方敌对势力三股力量数十年斗争中积累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对打通中亚、中东等文化与宗教部分相似地区极具借鉴意义,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可事半功倍。

这正是美西方几十年来染指中东、垂涎中亚却始终无法达到的高度。

近年来,中东一步步脱离美西方掌控,中亚方向中吉乌铁路的喜讯更令他们咬牙切齿。这些看似国运亨通,实则是中国几十年前就打下的基础——因为我们拥有一个稳定、牢不可破且充满希望的边疆。

兵团不仅是兵团人的兵团、新疆人的兵团,更是全国人民的兵团。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