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再受关注!医生:爱便秘的老人常吃茼蒿,或有5个好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1:10 1

摘要:谁能想到,那个一直被嫌“味道重”、常年在火锅里躺着的茼蒿,竟然成了养生圈的“新宠”?尤其对一些容易便秘、肠胃不太“争气”的老人来说,它可能悄悄藏着5个实打实的好处。

谁能想到,那个一直被嫌“味道重”、常年在火锅里躺着的茼蒿,竟然成了养生圈的“新宠”?尤其对一些容易便秘、肠胃不太“争气”的老人来说,它可能悄悄藏着5个实打实的好处。

很多人对茼蒿的印象还停留在“气味古怪”,但其实那股独特的“香”并不是它的缺点,反而是它“身上的精华”。茼蒿含有一种叫挥发油的物质,正是它给了茼蒿特殊的香味,同时也刺激肠道蠕动,对排便有点“推波助澜”的意思。

老年人常说“肚子顺,人才精神”,便秘不只是排便不畅那么简单,它可能带来食欲下降、腹胀、心烦、甚至影响睡眠。长期便秘还可能影响对营养的吸收,让人越吃越虚,越虚越便秘,陷入恶性循环。

这时茼蒿就有点像“润滑剂”的角色。它的膳食纤维含量不低,每100克茼蒿大约含有1.6克纤维,虽然算不上惊艳,但胜在细腻柔软,不会对肠道造成刺激,比较适合肠胃敏感的老人。

比起粗糙的芹菜、难咀嚼的甘蓝,茼蒿的纤维属于那种“温柔型”的,它不像刷锅那样“猛搓”,而是像细毛巾一样“轻擦”,有助于促进排便同时减少肠道摩擦负担。

除了通便,茼蒿还有一项被严重低估的本事——调节血脂。它富含钾、镁等矿物质,这类营养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减少血脂沉积。

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饮食结构不合理、肉类摄入多,血脂容易“悄咪咪”升高,这时候在餐桌上多一道茼蒿,既增加蔬菜比例,又能悄悄地“稀释”那些油腻负担。

曾有营养师总结过,绿叶菜里有三类“气质型选手”:菠菜是补铁的,苋菜是清热的,而茼蒿,属于那种“清肠又安神”的。它富含维生素B群,尤其是叶酸,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有人说,老年人容易心烦气躁,其实很多时候跟植物化学物质摄入不足有关。茼蒿里的类黄酮也参与了自由基清除,对抗轻度氧化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情绪上火”。

茼蒿虽好,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建议每次一小把,约100~200克,吃得太多反而可能引起肠道胀气。尤其是生吃或凉拌的人群,更要控制用量,注意焯水去除部分草酸。

在烹饪方式上,茼蒿最适合的不是大火翻炒,而是轻焯轻煮。这样既保留了它应有的营养价值,又避免了高温导致的营养流失。火锅、汤羹、清炒、蒸菜都可以是它的“舞台”。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提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茼蒿“性凉”,吃了容易拉肚子。这其实是一种以讹传讹。茼蒿属于温和蔬菜,除非本身脾胃虚寒,一般人适量吃是没问题的。

如果肠胃本就敏感,建议搭配姜丝、蒜末等温性调料一起烹饪,既增加风味,又能中和寒性,起到一种饮食上的“平衡”。这就是中餐智慧——讲究食物搭配的和谐。

说到底,老年人的饮食讲究“顺其自然”,茼蒿恰好是那种既不喧宾夺主、又能默默发力的“绿叶担当”。长期便秘、口苦气闷、饭后腹胀的人群,不妨把它当成厨房里的“常驻演员”。

但别忘了,茼蒿再好,也得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行。每天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充足饮水,才是对付便秘最根本的方式。茼蒿只是“辅佐”,不能“独挑大梁”。

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茼蒿富含钾元素,这对高血压患者很友好。但肾功能不好的人摄入过多钾,反而可能增加肾脏负担。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吃茼蒿”。

我更建议把茼蒿当成一种“调剂蔬菜”,不是天天吃,而是隔三差五地吃。比如每周吃2~3次,每次100克左右,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避免了摄入过量的风险。

讲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便秘的人只要吃茼蒿就能解决?”答案当然不是。便秘的成因复杂,包括饮食、作息、情绪、药物等多重因素,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一棵菜上。

但换个角度想,茼蒿至少能在你的“肠道地图”上,画出一条轻松的路线。它不是万能钥匙,却是不错的“润滑剂”,尤其适合那些肠道功能下降、排便不畅的中老年人。

从传统饮食中我们能看出,茼蒿在江浙一带尤其受欢迎,当地人喜欢用它煮汤、拌饭、做馅,甚至直接用来做“茼蒿羹”。这或许就是民间早就发现它“通气顺气”的妙用。

顺气这事儿,说小是排便顺畅,说大是身心通达。茼蒿这种植物,带着点“草木之灵”,既能清肠、又能养气,是很多老年人饮食里不应缺席的一员。

说到底,健康从来不是靠一味食物、一个动作、一种方法,而是靠长期坚持和细节积累。茼蒿只是提醒我们,有些被忽视的普通食材,可能正藏着健康的“小线索”。

就像地奥心血康胶囊中使用的三七、丹参,也并非神药,而是中医千百年“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积淀。我们吃茼蒿,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顺应身体的节奏,调理生活的节拍。

真正的健康,是日常里的一点一滴,是你愿意为身体多走几步、多咀嚼几下、多一点蔬菜摄入、少一点油盐浮躁。茼蒿不贵、不稀罕,却可能是饭桌上的“黄金搭档”。

最后再提醒一句,不要把任何食物“神化”。茼蒿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边界。健康从来不是“靠吃”,而是“靠养”。养好胃口、养好心情、养好节奏,茼蒿只是其中的小助手。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旭,黄瑶.茼蒿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4):172-176.
[2]刘畅.老年人便秘的饮食干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0):2593-2595.
[3]朱薇.常见绿叶蔬菜的营养比较及其科学摄入建议[J].营养与健康,2020,12(6):45-48.

来源:马医师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