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年32岁的山东妹子高靖,放弃律师职业接掌父亲的樱桃园,既让果实质价双升,更用直播扛过减产危机;57岁的退休教师李晓霞,为帮儿子卖出滞销苹果,用带着烟台乡音的英语拍摄短视频,一月带货十万斤解困。
农产品直播间里,女性返乡创业的浪潮渐起:她们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曾在大城市闯荡,如今都转身扎进乡土。
时年32岁的山东妹子高靖,放弃律师职业接掌父亲的樱桃园,既让果实质价双升,更用直播扛过减产危机;57岁的退休教师李晓霞,为帮儿子卖出滞销苹果,用带着烟台乡音的英语拍摄短视频,一月带货十万斤解困。
齐鲁大地上,这些打破传统的女性,正凭直播电商“上桌吃饭”,为自己与乡邻开拓新路。
种樱桃的第7个年头,高靖再次面临家庭风暴。
2024年春天,山东烟台的望云农场山上,周遭一树一树粉色、白色的樱桃花如约盛放。而高靖只能干着急,她家中十几座大棚里的樱桃,长得枝繁叶茂,却不开花。
为了这300亩樱桃园,高靖一年得投入400万元。头年秋天,一位化肥商说,她家果园属于沙土地,施肥后化肥会随着泥土流失。她听信了对方的建议,往地里施用了比往年更多的化肥,以进一步提高产量。结果是灾难性的,樱桃树营养过剩,只长树不开花。
这是高靖返乡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2017年,32岁的高靖顶着压力回到老家,接手了樱桃园。当时,她已经在烟台做了6年律师,结婚,有了孩子,过着周围人眼中一个女孩所应有的生活,稳定,体面。然而,那年4、5月樱桃季,高靖回到老家山头的果园,目睹年过60的父母凌晨4点起床摘果,抬臂采摘、弯腰轻放的动作一天重复数千遍,再开车去市场销售。
她突然意识到,作为独生女,自己得考虑接班了。回去种樱桃,能照顾父母,或许也是个创业的好路子。她白天处理律师工作,夜晚研究樱桃的销售、种植技艺,半年后,高靖彻底辞职,从城市白领转型为一名农人。父母起初担忧,但考虑到 “女儿已成家、有独立能力”, 家中再无兄弟姐妹,半信半疑地默许了。
接班后,高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良技术、解放人力。她到处调研、请教专家,将家中樱桃园逐渐扩建至近300亩的大棚樱桃,几年间实现了樱桃价格翻倍、农场年产十几万斤的目标。
没想到局面刚打开,化肥施用不当,樱桃园陷入了绝境,产量骤减至 5000斤。二三十位工人的生计,还有农业贷款压身,父母急得成天在樱桃园里转悠。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哭?”高靖在人前神色自若,她内心想的是,“父母都焦虑成这样了,自己不敢倒下。”
图丨往年丰收时节,高靖农场里的新品种樱桃
田俊影和高靖一样,返乡创业,既是和父辈们传统观念博弈,也是同样不安于某种传统的人生路径。
2015年5月,25岁的田俊影,放弃上海企业月薪过万的工作,想回到山东老家大辛店镇田家村做农业电商。父亲当即反对,觉得“农村辛苦,女孩子不该遭这份罪”。而母亲哭了。
田俊影明白母亲的担忧。在卖力气、收益不稳定的传统种植业里,女性往往面临更多的挑战。老家村里人穷地瘠,为了养家糊口,父亲从上世纪70年代闯关东,在异乡的吉林谋生。此后老田家连生4个女儿,靠种苞米苦熬。好不容易供她们读完了大学,走出农村,如今却又要回到泥土的起点,母亲害怕,女儿和自己一样,“爬着地垄沟,守着孩子和锅台,过一辈子。”
图 | 田家四姐妹,田俊影(中)
但颇有事业心的田俊影,渴望把握住机遇。2014年,四姐妹因爷爷去世坐着飞机回到田家村。这个300 多人口的村子里,大多是留守老人。老人们看着这四位带着大城市气息的时尚姑娘,向她们求助:自家种的杏子烂在地里,李子也严重滞销,“能不能想办法帮我们卖卖?”
几番讨论后,四姐妹注册了线上网店,在朋友圈宣传。田俊影上着班,只能利用午休时间上架商品、联系发货,一天多时能有300多订单,而当时整个村子一天的快递只有100多单。镇书记得知后,主动表示可以提供助农政策支持,鼓励四姐妹返乡做电商。
起初四姐妹制定“三年计划”,三年后重回北京上海。2018年,公司规模扩大,田俊影考虑到一线城市的落户、买房等门槛高,她还计划着和爱人结婚,在家乡将电商创业进行到底,似乎成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
想法提出,姐妹们齐声响应,陆续回到老家,继续壮大公司,一起打拼。
山东是农业大省,被誉为“齐鲁粮仓”。烟台蓬莱区一带,依山靠海,温带季风气候孕育了樱桃、苹果、太婆梨等特色水果。在过去,农业是体力活,靠天吃饭,女人往往是辅助。因此,在传统观念里,父母都期待着女儿们能够摆脱农身,获得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相夫教子。
如今,随着当地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线下交易也逐渐被线上电商取代,女性体力上的劣势得以规避,一股女性电商创业热潮悄然兴起。
穿着迷彩服、农用围裙的李晓霞,每天在果园里忙碌。她今年57岁了。很难想象,她曾在中职院校里教建筑,后来又自修英语教育学学位,当了20年优雅、知性的英文老师。
2022年,李晓霞的儿子选择返乡创业,他承包了千亩老旧果园,创办起生态果园:种上矮砧密植新品种,引入现代化技术,一心想种出全国最好的苹果。正赶上退休,原本想着能够到处旅游、打打乒乓球的李晓霞,收心给儿子帮忙。
图 |9月,李晓霞在果园分享种植经验
平时,她习惯隐身于儿子身后,儿子和技术员们讨论技术、搞对照实验,她就和大棚里的果农们一起,培育、疏果、包果,什么都干。2024年秋天,烟台苹果较上一年减产,市场上苹果价格下跌,家中的10万多斤苹果面临滞销。
情况危急,她不得不考虑站到台前。
看到别人直播卖水果,侄女李小丫建议她也试试,李晓霞担心在镜头前表现不好,被人笑话,一直拖延。今年大年初二,小丫硬给她拍了一条短视频,上传到抖音。穿着迷彩服的李晓霞,用带着烟台口音的英语介绍自家大棚的苹果,制造出知性和粗粝的反差,瞬间爆红,这条视频获得了19万点赞。
图 |2025年春节,李晓霞拍摄的第一条短视频
流量,让李晓霞成为了果园的一张名片,她的人生下半场也突然被逆转了。开始,对直播带货有些陌生的李晓霞望着镜头无言。渐渐地,她能将直播间当成从前的三尺讲台,要随时用英语回应各种提问,介绍苹果的品种、口感、种植过程,甚至农人的不易。抖音账号开播仅一个多月,她就靠直播卖出了差不多10万斤的苹果。
进入短视频和直播时代,敢闯敢拼的新农人获得了额外的机会。
樱桃的减产无法挽回,绝境之下,高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开直播,帮其他果农卖樱桃。她返乡七八年了,早已是水果专家,有一手经验,面对身边活跃着的年轻主播,高靖没有压力。
对着直播间前的观众,她讲起家乡蓬莱区山上的樱桃园,沐浴着海风,灌溉的是泉水,大棚足够遮挡突如其来的暴雨,因此95分成熟时,便有了扎实的果肉,星星点点的表皮意味着高糖分。凭借 “对农产品的深度了解”,高靖能够获得稳定流量,缓解年龄带来的竞争焦虑。有时,她播上2小时,直播间就能收获500单下单。
直播间逐渐有了声势,樱桃季过后,高靖又开始带无花果、秋月梨、红薯、荷兰香蜜杏等土特产。一年忙活下来,减产的损失挽回不少,果园获得了转机。父母为她感到欣慰,那些质疑的声音也消失了。
田俊影也意识到,回到久违的村庄,既是和土地拉扯,也是和传统观念的搏斗。周围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四姐妹身上,情绪复杂。
起初一两年,做惯都市白领的田俊影处处沟通不顺,与果农、或冷库老板谈价格时常常碰壁。市场价较低时,果农主动联系收果,但谈定价格去果园拉货时,市场价浮动上涨,对方又现场变卦,要求补上价差。田俊影一度想取消交易,想到仓库几十位等待打包、发货的工人,拉不回原料要支付更多工钱,她渐渐学会灵活行事,答应了补价,果子品质好就装上。
田俊影能感受到家乡鲜少静下心做农业创业的年轻人,做客服的四妹曾被客户骂哭。仓库与公司相距 50 公里,负责采购、品控的员工一天开车往返100公里,工作12、3个小时,一个做采购品控的男孩“累跑了”,只能大姐先顶上。
坚持到2019年,四姐妹分工稳定下来,大学学市场营销的田俊影主要负责选品、品控、产品包装,95后的四妹年轻、脑子活络,主导平台销售,尤其是抖音、视频号内容制作。姐妹们个性不一,发生分歧时,性格圆融的田俊影便从中协调,促进姐妹们达成共识,坚持了下来。
田俊影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疫情来袭,烟台的苹果、梨运不出去,因此滞销。政府特批四姐妹开冷库直播,还配了一辆专属快递车。冷库里,她手冻得拿不稳手机,就把暖宝宝贴在手机背面。从冬天播到春天,她们的抖音直播间@田家四姐妹 终于火了。四姐妹把“苹果是条红还是片红,现场测糖度”“现摘现发”的台词写在纸箱上,轮流从早上8点坚持到晚上10点,一直播了14个小时。
图 | 田春影、田俊影(从左到右)
5月的一天晚上,直播间突然涌进6000多人,评论区刷满“我要烟台苹果”。库存4000多箱苹果上架就被抢光。一算账,那天她们卖了20多万元。
因为四姐妹带货的家乡水果口感好,包装精致,为她们吸引了稳固的客源。如今,田家四姐妹 的直播间,单场能卖掉5000斤苹果,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
一晃返乡近10年,紧紧拧成一股绳的四姐妹,成了当地的创业明星。只要回到田家村,她们都会受到乡亲们的盛情款待。2018年,她们把远在吉林的父母接回了山东。眼见女儿们在家乡的土地上做出一番事业,老两口心里也自豪。 全村的希望
9月10日至11日,抖音电商2025丰收盛典在山东烟台举办,高靖意外发现,现场的女性创业者不少,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者有城市打拼的经历。
和同行交流时,她分享了自己刚回到家乡,和父母“斗智斗勇”的经历。
那几年,露天果园赶上烟台暴风雨天气,常面临十年九不收的困境。她了解到,附近区县有些果农采用大棚种植,樱桃能卖八九十元一斤,而自家樱桃在市场上单价才二三十元。但是给露天樱桃园上棚,投入巨大,又不懂技术,父亲始终犹豫。
没办法,高靖决心自己投入积蓄、农业贷款等,那一年光是大棚改造就花了400万元。头两年大棚管理技术不成熟,一直亏损,直到2023年,家中300亩樱桃产量从8万斤提升到十几万斤,樱桃单价上涨了一倍。父亲逐渐相信了女儿的眼光。
高靖仍不满足。她发现,同样品种的樱桃,大棚里产出的有些脆甜、汁水饱满,而有些就是软趴趴,没有樱桃味。她主动去农业局、寻找农业大户学习大棚樱桃的管理方式,最终,高靖迎来了樱桃品质的再一次提升:樱桃红如玛瑙,透过果皮看得到白点,那是糖分的显现。
图 |高靖(中)在农场和工人们在一起
农产品电商,她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返乡第二年,高靖便给自家樱桃注册了商标,迅速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她还去参加电商培训班,宣传、运输、售后,包装,都从头学起。也正因此,樱桃减产时,她立即又抓住了直播电商的机会。
当然,作为母亲的高靖,始终还面临着家庭内部的 “隐性期待”。2025年樱桃季,正是12岁的儿子小升初前夕,忙着电商工作,高靖没时间陪伴儿子冲刺,她好几个月都陷入“对儿子亏欠”的情绪中。即便父母、丈夫支持创业,她内心深处仍存在“女性是否应优先照顾家庭”的纠结,并为此困扰着。
高靖这些经历,田家四姐妹深有共鸣。她们穿着“全村的希望”T恤出现,在丰收节现场格外亮眼。
如今的田家村,遍布四姐妹助农的印迹。常在基层和农民打交道,大姐田春影看到,有农民种地几十年,有人在产业化中投入几百万,在新农人的致富路上仍然踩坑。四姐妹有了新的梦想和目标:教农民卖货。2021年,获得办学许可的四姐妹正式创办了连农学校,为一批有志于从事直播带货的村干部、返乡创业者、大种植户、养殖户、合作社、农资人等提供技能培训。
图 |四姐妹在抖音电商丰收盛典
后来,她们又联合蓬莱区妇联成立“巾帼木兰创业就业联盟”,培训扶持了40多名女性主播。“原来村里妇女只能在家带娃,现在白天种地、晚上直播,一个月能挣三四千,腰杆都挺起来了。”
直播确实改变了很多农村女性的命运。根据2025丰收节《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数据显示,平台上超过546万名创作者参与了农产品带货,扎根家乡的村播达人数量同比增长13%。
52岁的沂蒙二姐吕玉霞也在丰收节上做了分享。她喜欢写诗,但在家里,这被视为 “不务正业”、耽误农活。2022年,吕玉霞在种田时,举起手机拍摄家乡的风光,并在抖音上分享了自己写作的诗歌,走红后,如今已经积累了164.8万粉丝。
见粉丝们喜欢看,她试着帮助邻居张大爷带货滞销的香椿。此后,越来越多乡亲找上门来,黄小米、桃子等当地农产品都进入了吕玉霞带货的直播间。2025 年,二姐带货的桃子单品总销量达 8 万箱。家人们不再反对她写诗、直播,还会主动帮她准备直播道具、打包农产品。
过去,吕玉霞的生活半径围绕着农田、家里的桃树,还有村子几公里外的纺织厂。成为带货博主后,她走到陕西等地,和同行、专家交流学习,眼界不断拓宽。更让她开心的是,她能凭借对文字的热爱赚钱,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图 | 吕玉霞在抖音电商丰收庆典
创业久了,这些女人们对于故乡和土地的情感也被重新激活了。
在城市里打拼的日子里,一些童年的记忆经常会涌上高靖心头。小时候,母亲带她去拔草、收花生,督促她走出大山,但高靖从不觉得做农活辛苦。收成时节,闻着麦秸、樱桃的香气,她总能感受到莫名的归属感。
现在,她推广了家乡蓬莱的樱桃、无花果、秋月梨、苹果等,还建设了属于自己的“望云农场”,成了乡村达人。果农们也都和她处出了感情,希望她能做得长久,增加销路。
2024年,家中樱桃园减产后,她为此发愁。在农场工作好几年的一名工人,悄悄找到高靖,“我这里有5万块,你要不要用?”她拒绝了,但差点掉眼泪。
度过危机后,如今高靖计划收缩线下店铺规模,把重心聚焦在直播电商上,充分利用抖音电商的新商扶持政策。同时,她还在为农场的产业化发展做准备:筹钱购置水果分选机、建设气调库,希望能把家乡的好果子卖到更远的地方。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