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故里春风暖”描述了春天回到故乡,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仿佛整个故乡都被温暖的春天气息所笼罩,一种归乡的亲切感与春风带来的和暖惬意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春天回到故乡,春风带来温暖的喜悦心境。
上联:春回故里春风暖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春回故里春风暖”描述了春天回到故乡,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仿佛整个故乡都被温暖的春天气息所笼罩,一种归乡的亲切感与春风带来的和暖惬意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春天回到故乡,春风带来温暖的喜悦心境。
“春”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象征着新生、复苏和繁荣。“故里”赋予乡土情怀,隐含游子归乡或家园焕新的喜悦,蕴含着游子的眷恋、思念以及归属感。“春风暖”则强化了春天的氛围,它轻柔温暖,吹过大地,带来了生机。营造出一种春天回归故乡的温馨意境,处处洋溢着温暖与希望。
出自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忆秦娥·初春》:“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诗中通过初春景象与诗人醉卧花丛的描写,营造出早春回归与新生交织、时光匆匆与闲适自在对比的独特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春景、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情怀,表达了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下联:燕入新巢燕语欢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燕入新巢燕语欢”描绘了燕子飞进新筑的巢穴,欢快的燕语仿佛在诉说着对新巢的喜爱与对新生活的期待。营造出燕子进入新巢,欢快呢喃的温馨、和谐意境,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喜悦和温馨之感。
燕子是春天常见的候鸟,在传统文化中代表家宅安宁。“新巢”表示燕子新筑的巢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安定。“燕语欢”则以拟人手法描绘了燕子的呢喃声,这种声音给人一种亲切、欢悦的感觉,展现出春天里生命的活力和家庭温暖的景象。
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⑷,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的燕子在春天里忙碌着啄泥筑巢、繁衍,它们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情,让诗人深受感染。黄莺用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这副对联以春日归乡和燕入新巢为意象,传递出温暖欢愉的情感,展现了传统对联的艺术魅力。上联描绘了春回故乡的温暖氛围,营造出万物复苏、故土焕新的氛围。下联则通过燕子入新巢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生机与家庭的温馨,与上联形成视听交融的春日画卷。上下联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春天里归乡的喜悦和生命蓬勃发展的美好意境。
上下联在词性结构上严谨对应。“春回”对”燕入”,主谓结构相对;“故里”对“新巢”,偏正结构相对。“春风”对“燕语”,主谓结构相对;“暖”对“欢”,形容词相对,工整中体现时空转换。核心意境是通过自然景物(春风、燕子)传递出对家园焕新、生活美满的期许,兼具传统民俗寓意与现代生活气息。上下联词语搭配合理,逻辑清晰,对仗工整。
平仄格式上,上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严格遵循对联的平仄规则。上联节奏为“春回/故里/春风/暖”;下联为“燕入/新巢/燕语/欢”,韵律节奏划分清晰合理,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感。
恭请师友妙笔赐联斧正
来源:蔡yj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