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金正恩轻轻一句话,就让特朗普的计划全泡汤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0:26 1

摘要:在会议上,他公开回顾了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几次会晤。这段回忆表述得异常冷静,语气平稳,但其中包含的信号却迅速引爆国际舆论。他强调,如果美方愿意放弃长期以来对朝鲜体制的敌意,那么朝方也愿意重启接触。

朝鲜最高领导人再次出招,打乱了美韩联合推进的全部节奏。9月21日深夜,平壤传出两则消息,一则关于对话态度,一则关于大规模阅兵。

两则信息看似无关,却精准击中了美韩战略意图的要害。局势骤变,计划搁浅,特朗普团队一时间陷入被动。

2025年9月21日,朝鲜劳动党召开会议,金正恩亲自出席。

在会议上,他公开回顾了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几次会晤。这段回忆表述得异常冷静,语气平稳,但其中包含的信号却迅速引爆国际舆论。他强调,如果美方愿意放弃长期以来对朝鲜体制的敌意,那么朝方也愿意重启接触。

时值美国大选前夕,特朗普团队希望在外交上赢得突破点。重启与朝鲜对话被列为“打破僵局”的首选牌。然而,金正恩的表态相当精准地击中了这一意图。他没有否定对话,但将前提设得极高。

朝鲜外务省随后的表态更为明确。只要美方继续将所谓“无条件无核化”作为前提,朝方就不会重新考虑任何形式的会面。这一点,直接将特朗普此前准备通过“私交优势”与金正恩会面以树立“稳定东亚”的计划完全打散。

特朗普团队原本计划通过新一轮“非正式接触”削弱韩国李在明政府在半岛问题上的主导性。同时,试图借此将朝鲜从中俄阵营拉出,构建新的地区格局。但金正恩的回应让这一计划完全脱离轨道。白宫国家安全团队在一夜之内连开三次闭门会议,确认信息属实之后,相关接触工作全面暂停。

更棘手的在于,金正恩的话并未完全关上大门。这给外界留下极大解读空间。韩国外交部门开始感到警惕。因为这意味着一旦特朗普真的决定转向,韩国在战略主导上将面临严重削弱。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今年8月主动提出应推动美朝再次对话,并试图将“高尔夫外交”作为突破口。但这种尝试被朝鲜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金正恩没有直接回应所谓邀请,也没有回应美方释放的任何信息,而是选择用设置条件的方式表达立场。

金正恩的表达方式一贯强硬而克制。他没有动用任何刺激性语言,也没有拒绝接触的可能。他只将主动权收回到平壤手中。整个过程冷静、准确、迅速,反将美国与韩国之间的外交合谋解构。

白宫方面原本计划利用9月下旬联合国大会契机推动朝鲜问题热度。相关会前预案甚至已经交由国务院预审。但在平壤表态之后,这一计划被全部撤下。美国务卿原定的朝鲜相关议题发言内容被重新起草,避免触碰“对话机制”。

朝鲜的这一动作让特朗普身陷两难。若公开推进朝美接触,则必须在议题设定上向平壤让步。这将立即引发韩国政府与美国国内强硬派反弹。若坚持原有立场,则等于坐视朝鲜进一步强化自身地位。这在大选年显然不利于形象维稳。

更具冲击力的是,朝鲜没有直接攻击美韩,只是设置条件就足以搅乱全局。这与以往半岛惯用的激烈宣示截然不同。朝鲜正在用极其审慎的手法打出战略层面的逆手牌。

同一日,韩国国防情报系统确认平壤地区出现多批车辆与部队集结。朝鲜正在筹备一场规模空前的纪念活动。朝鲜劳动党将迎来成立80周年,预计将在本月底或10月初举行庆典。而这一庆典的核心环节便是阅兵。

以往朝鲜每逢大庆节点常会展示重型装备与新型部队阵列。韩国情报机构通过卫星图像确认,朝鲜正在加紧搭建临时检阅台,首都西南方向道路出现多批次装甲运输车。这些迹象被视作阅兵活动的标准前兆。

这场阅兵的时机引发韩国高度警觉。一方面,正值朝美潜在接触前夜。另一方面,李在明政府正试图拉拢美国巩固战略地位。如果朝鲜在这一节点展示高强度军事实力,将令韩国陷入“对抗还是忍让”的两难。

李在明在收到国情院简报后,当天深夜即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持续至凌晨,主要围绕两个核心:一是如何应对朝鲜可能展示的远程装备,二是是否就此公开对美发出预警。

从外界可见的消息来看,韩国暂未就朝鲜阅兵计划发表官方立场。但军方已进入战备调整期。多座边境观测站启动二级响应,海空监控频率提升,相关空军部队加强出动密度。一切动向表明,韩国方面对这场阅兵极为重视。

与此同时,美军驻韩部队指挥中心也收到预警。联合情报系统转入监测状态,美方多次侦察机飞越朝鲜半岛西部空域。韩国首尔、平泽两地美军基地保持常规戒备。

金正恩自从参加中国九三阅兵回国后,频繁视察军事单位。短短两周内,连续三次出现在不同兵种单位现场。朝鲜中央机构报道显示,金正恩身穿军装、亲自审阅部队,并要求全军保持“绝对战斗姿态”。

阅兵计划被视作朝鲜释放综合战略信号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法既可向国内展现政权稳定,也可向外部展示对抗能力。尤其是在特朗普团队寻求接触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阅兵将迫使美方重新权衡策略。

此时,韩国则显得格外被动。既不能公开否认特朗普接触朝鲜的动向,也无法在朝鲜阅兵面前显得毫无准备。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朝鲜并未在任何官方渠道提前告知阅兵计划。

过去朝鲜曾通过第三国通报阅兵安排,以减少区域误判。此次完全沉默被视为“不设防即展示”的新策略。这种方式增加了周边国家的战略压力,也为朝鲜预留了更大调控空间。

朝鲜外交体系在近一周内连续发布强烈立场。9月14日,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机构在维也纳表态:国家作为核武器国家的地位被写入最高法与国家基本法中,该地位已成“不可逆转”部分。代表机构指责美方持续将“无核化”要求作为谈判基础,称此要求为“过时的干预”。

与此同时,美日韩三国在济州岛外海发动名为 “Freedom Edge” 的联合海空网络演习。演习从海洋、水面舰艇到网络防御和导弹拦截要件涵盖广泛。

美日韩在这些演习中调动支援舰艇、情报飞机及海面作战舰艇,与网络战及导弹防御系统协作演练。南韩防务部门在公开资料中确认演练性质属“防御准备”,强调演练目标为提升联合作战能力与防空/导弹追踪能力,不针对单一国家。演习具体方案包括海上封锁模拟、空中加油支援,以及通信情报共享测试。

同时,朝鲜在军事科技与武力示威上也继续动作。9月18日,无人机测试被国家媒体报道,包括战术打击型无人机与战略侦察型装备。测试地点位近边界区域,平壤借此展示武器技术进步。国家领导人指示这些项目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以提升响应速度和打击精度。

自 2025 年 6 月李在明就任以来,南韩政府尝试通过外交与政策调整打开与朝鲜的对话空间。总统办公室在多个布告中提到和平与稳定,提出恢复 2018 年南北军事协议作为降低边境冲突的一步。政府公开降低边境宣传广播强度,并提出要减少军事对抗言论。

南韩防卫与外交部门相继发布消息,愿意在对话框架中考虑阶段性信任措施。媒体报道中提及若放松无核化要求,可能构建一个从低至高信任级别的对话结构。政策文件中对话方案草案内含“非核议题交流”“人道与民间交流恢复”等内容。

但此举遭到朝鲜反复回绝。朝鲜代表团指责南韩与美方在演习与对话之间存在两面性。朝鲜称南韩虽口头表达合作意愿,但军演继续开展,就实际行动而言难言诚意。朝鲜媒体利用“演习频繁”“言行不一”等表述强调在对话前提中保持警惕。

美国方面在外交公开场合仍坚持无核化为核心要求。国务官员在记者会上宣称放弃无核化前提将削弱谈判基础与盟友信任。南韩政府对此立场有时公开反对,有时低调承认限制。国内智库发表文章称坚持弃核无条件前提导致实际对话重启难度极高。

南韩总统在外交访问中对该话题多次触及。访问日本、美国时提出对话机制恢复的必要性,但在这些访问中对话条款仍含弃核要求。双方访问中,美日韩就朝鲜核导威胁合作加强情报交流与防空防导系统建设。

对话与演习并存的状态令外交拉锯加剧。南韩政府在策略上显现两种趋势:一方面试探柔性外交,包括接触朝鲜中立国中间渠道;另一方面维持与美国军方及情报合作,确保军事准备不落后。

朝鲜对于这一拉锯反应及时。在联合国演讲与官方媒体中,金正恩与朝鲜代表重申核武器与国家安全关系密切。朝方将任何对话提议中含弃核要求的部分拒绝。代表声明中提到“核状态法律上不可撤销部分”已经成为官方立场。

来源:百年战争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