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7日,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的离世消息传出时,许多人突然意识到——这位被称作“中国卫生巾之父”的福建商人,竟是以一种最不“爷们”的方式,在女性用品领域书写了中国商业史最“爷们”的传奇。
2025年4月17日,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的离世消息传出时,许多人突然意识到——这位被称作“中国卫生巾之父”的福建商人,竟是以一种最不“爷们”的方式,在女性用品领域书写了中国商业史最“爷们”的传奇。
这个小学辍学的卖蛋郎,不仅打破了“男性不该涉足女性私密产品”的社会偏见,更用一包卫生巾开辟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全新篇章。可谁能想到,这个如今被尊为“晋江商业教父”的男人,创业初期竟被同行讥讽“不务正业”,连超市老板都嫌晦气地把卫生巾藏在货架最底层。
13岁那年,许连捷挎着竹篮穿行在晋江的土路上时,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改写中国女性生活方式的推手。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这个连小学文凭都没攥热的孩子,硬是把两枚鸡蛋滚成了人生第一桶金。收购鸡蛋转手贩卖的营生,让他比同龄人更早尝到商业的滋味。后来倒腾水果、瓜子、服装,每样小生意都浸润着闽南人骨子里的闯劲。可真正让命运拐弯的,是1985年那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关掉红火的服装厂,转战无人问津的卫生巾市场。
这个选择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大老爷们谈月经禁忌?许连捷带着清一色的男销售团队跑遍百货公司,遭遇的不是白眼就是哄笑。超市经理捂着鼻子把样品扔到角落:“和食品摆一起会触霉头!”合作伙伴施文博都差点打退堂鼓,可这个被嘲“做娘们生意”的汉子偏偏较上劲了。他自掏腰包在电影院打广告,把卫生巾宣传片插在《庐山恋》前面播放,惹得全场哗然。正是这种带着土腥味的营销智慧,让“安乐”卫生巾像野草般在神州大地疯长。
当第一片国产卫生巾从晋江的简陋厂房下线时,许连捷或许还没意识到,他正在捅破中国女性几千年的羞耻心结。那个年代,农村妇女还在用草木灰缝制的月经带,城里人托关系才能买到进口货。他硬是把男销售训练成“妇女之友”,教他们如何红着脸向女顾客讲解产品特性。有次巡店时,他发现店员把卫生巾藏在柜台底下,当场撸起袖子重新陈列:“就要摆在最显眼处!这是帮姐妹们的宝贝,藏着掖着算什么?”
这种混不吝的劲头,反而撕开了市场缺口。当“安乐护翼”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时,整个行业都惊掉了下巴——从来没人敢把私密用品搬上国家电视台。许连捷却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事,有什么见不得光?”结果证明他是对的,卫生巾销量当年就翻了五倍。等到外资品牌反应过来,恒安早已用“七度空间”“安尔乐”筑起护城河,把洋品牌逼得节节败退。
这个自称“没文化”的商人,却在公益场域展现了惊人的智慧。从长江抗洪到汶川地震,从非典前线到新冠战场,恒安的物资永远冲在最前面。别人做慈善讲究仪式感,他偏要“偷偷摸摸”做好事——2020年武汉封城时,听说女医护人员的生理期用品紧缺,他连夜调拨30卡车卫生巾直奔疫区,还叮嘱“别贴捐赠标语,别让姑娘们难为情”。这种细腻,或许源自他常挂在嘴边的“49%哲学”:“和别人合作,宁可自己少拿1%,也要让对方多赚1%”。
这种价值观甚至渗透到家庭教育。两个儿子留学归来接班时,他既没传授商战秘籍,也没安排股权纷争,只说:“记住51%和49%的区别。”如今执掌恒安的许清流兄弟,把父亲的土办法玩出了新花样:疫情期间主动降薪三成,却给基层员工加发补贴;投资新项目永远拉合作伙伴占大头。这种“吃亏是福”的智慧,让恒安在纸业红海中始终稳坐头把交椅。
就在离世前半年,73岁的许连捷还因“过早交班”引发热议。外界质疑二代能否守住江山,他笑呵呵引用稻盛和夫的话:“78岁还能再创业呢!”转头却在内部会议上拍板:砍掉所有房地产投资,专心做“纸”。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曾让恒安躲过多次泡沫危机。当同行沉迷资本游戏时,他蹲在车间研究纸巾压花;当对手跨界造车时,他带着研发团队改良卫生巾吸水芯。有高管提议进军美妆赛道,被他一句“先把卫生巾做到宇宙第一”怼了回去。
这种“一根筋”的坚持,在当下浮躁的商界显得格格不入。可正是这份清醒,让恒安穿越三十八年风雨,从乡镇作坊成长为市值千亿的跨国集团。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他还在病床上念叨:“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把产品质量盯紧咯!”这种带着海蛎子味的朴实,或许正是中国民营经济最珍贵的底色。
许连捷的传奇落幕了,可他留下的不止是卫生巾王国。那个挎着鸡蛋篮走街串巷的少年,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商业力量,从来不是算计利益的精明,而是直面偏见的勇气、甘愿吃亏的胸襟、和死磕到底的纯粹。“生意场哪有什么秘笈?不过是把别人看不上的事,做得比别人更上心。”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当追思会的消息传开时,无数普通女性会自发在网上点亮蜡烛——她们纪念的不只是企业家,更是那个敢于为女性正名,让月经不再羞耻的破壁者。
来源:史趣杂谈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