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9月16日,“劳动小达人·生活大智慧”2025年成都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比赛决赛在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正式举行。
对中小学生而言,劳动教育并非简单的“动手做事”,而是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
它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实用技能,磨炼自身耐心与毅力,亲身感知劳动的价值,将勤劳务实的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未来发展筑牢综合素质根基。
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9月16日,“劳动小达人·生活大智慧”2025年成都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比赛决赛在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正式举行。
本次比赛严格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各学段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按学段分为小学低年级组、小学中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五个组别,科学设置比赛项目。
前期,成都市23个区(市)县及市直属(直管)学校精心组织选拔,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各推选1支代表队参与市级决赛。各项目均采用 “一男一女” 双人协作模式,全市共 234名学生参赛。
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挂衣物+叠衣物”比赛中,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利落,力争将各个细节做到最好;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在“穿针引线+缝纽扣”比赛中扮演起小裁缝角色,一针一线间尽显耐心与专注;“麻绳打结+编织中国结”比赛,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则在制作中国结和打绳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动手能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和小学组相比,中学组比赛更加考验学生的创造性和专注力。
“搭帐篷+拆卸收纳”比赛开始,初中组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默契完成帐篷的快速搭建与规范收纳,实现从“会搭建”“善应对”到“巧收纳”的能力进阶。高中组“做风筝+画风筝”比赛赛场俨然成为“美学竞赛场”,同学们在做风筝、画风筝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巧手制作出一个个精美别致的风筝。
从2021年开始,成都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
五年间,参赛范围不断扩大,从初期中心城区学校参与,到如今覆盖全市23个区(市)县及市直属(直管)学校;参赛队伍水平持续提升,选手的劳动技能更娴熟、协作更默契,展现出更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比赛项目也愈发贴近生活实际,全方位涵盖学生成长所需的劳动素养,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标。
连续举办劳动技能比赛的背后,正是成都市加快构建 “全方位支持、全课程融入、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评价”劳动教育生态圈的具体实践。
未来,成都市也将始终秉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成都探索”,着力培育感恩奉献、珍惜劳动成果、胸怀理想、勇担使命的新时代好少年,让劳动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让劳动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最终沉淀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力量。
文丨团长 排版丨阿乔
[END]
来源:成都儿童团